當大家在成績查詢的焦急等待中的時候,小編要給大家科普一下cpa的閱卷規則,解開它神秘的面紗。這也許能解釋你明明感覺考得還不錯,查成績卻沒有60分的疑惑。
誰來閱卷?
每年的CPA考試主要由以下兩類人完成閱卷工作:
一是與中注協有合作的各大財經類高校的閱卷中心,相關導師加上指派或自愿報名的碩博士承擔具體的閱卷工作;
二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或當地知名國內所審計部、技術部等經理級別以上員工,通常是抽調和指派的形式,水平相對較高。
怎么閱卷?
第一階段:制定標準和集中培訓
閱卷前中注協的專家會組織進行集中授課,對每個題目的閱卷規則、采分點、考生可能作答的類型等進行講解,閱卷人參加相應的規則考試,考試通過后方可進入閱卷組,關于主觀題的閱卷要點主要為以下幾點:
①按得分點給分。對主觀題的每個小題,專家都會確定得分點和可接受的“關鍵詞”(每題大概10個得分點);
②判斷正確才給分。涉及先判斷正誤再進行解釋的題目,判斷錯誤則全題判錯,即使理由正確也無法得分;
③冗余信息不扣分。對于理由闡述的部分,即使存在其他非得分點的錯誤內容,不影響整題的給分情況,總而言之踩中“關鍵詞”即可得分。
第二階段:正式閱卷
在10月的20多天里,勤勞的閱卷人被分為幾組,每組負責一個大題,每天都要經過9-12小時以上的伏案閱卷工作:
①第一輪評卷。每道題會由兩位閱卷人同閱一道題目,分差在合理范圍內則取平均分,分差超過限定則提交上級閱卷,如果在高校閱卷,兩位同學任何一個得分點評判不一致都會呈交導師定奪,因此在第一輪一套答卷就至少被閱卷兩次。
②第二輪評卷。第一輪評卷結束后,后臺進行統計。將分數結果出入較大的小題目歸總進行第二輪,過程和程序與第一輪相同。至此,每一道題至少經過4次、最多6次閱卷評分。
③第三輪評卷。第二輪結束后后臺再進行結果統計。將未合格但接近60分的卷子(例如57、58、59這樣的分數)再次篩選出來檢查,整體堅持有利于考生的判卷原則,對于個別題目確實裁量空間很大的,無法準確判斷對錯,按對的給分。
何為調分?
在注冊會計師cpa考試閱卷以后存在一個調分的情況,所謂調分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整體加減分,或者按正態分布確定通過率乘系數到總分上,調分其實是這樣的:
第一步,從閱卷平均成績中確定每個題目的難易程度;假設總分均為10分的三道題目,第一輪評卷后,范圍內的考生平均得分結果為10分、6分和2分,三題按得分率評價為難度低、正常和高;
第二步,評定考卷整體的難易程度;
第三步,結合上述兩點難易程度確定需要調分的題目,如上述第三題得分率過低,而當年整體難度又偏高,則以此題為基礎進行“調分”,比如將此題總分下調為6分,調下來的差值4分按照比重進行分配到低難度與正常難度的題目上。
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有些年度考試難度很大,但是通過率卻沒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