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報考注冊會計師的時候那是還是大三的學生,時間比較充實,而且沒受過打擊,雄心壯志地報了四科(除了經濟法)。從四月中開始看書,因為第一次接觸cpa教材,先每科都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看書和做練習,按財管-稅法-會計-審計的順序看下來,大概七月初完成了第一遍的看書。第一遍看書主要是將書里的重點字句劃出來,然后在233網校在線考場中做練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預測試題)等相關習題。當時的感覺是財管比較有信心,稅法和會計也還好,就是審計完全找不到方向,好像完全學不到東西一樣。然后我就回家過暑假了,蹉跎了一個月以后,在只剩下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才開始第二次復習。從5月初看完財管到8月,已經有3個月沒有接觸過這一科,發現我完全忘記了財管的內容,所以財管考試悲催的失敗。
那個夏天,每天早上八點出門看書,晚上十點多才回宿舍洗澡睡覺。第二遍的學習我主要跟著233網校高清視頻課程,就著第一次看書是劃出的書中重點開始做筆記,再將第一次做錯的題目看多一次,將覺得比較難和較為重要的標示出來,主要是為了方便第三遍的快速梳理,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再詳細看書了。當時我做了一個每天學習內容的計劃表,基本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好像是9月初才看完了第二遍,第三遍主要是看自己做的筆記和標示出來的練習題,再總結出幾頁紙的重點,方便臨考前看。再將近2年的考題做一遍,算是熟悉一下完整地做一套題。然后說到考試了,由于我報了審計,稅法和會計三科,第一、二天是連續作戰,考到會計幾乎已經沒有精神了,而且當時也沒有把握好會計考試的策略,所以當年的會計、稅法和審計都是好運氣的低空飛過。
大學畢業后,經歷了從學生到工作的轉型,這個過程其實很不好受,而且我的動力好像在第一年完全用完了一樣,拖拖拉拉地直到七月中旬才開始看書,這一年報了剩下的三科。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備考財務管理,比起之前算是比較輕松。因為之前的基礎打得不好,我先把書看了一遍,順便看了往年的考題,第二遍看233網校注冊會計師講師的輔導講義和做電子書里的客觀題,第三遍主要是在233網校在線考場中做練習題,提前體驗考場氛圍。財管的大題練習是很重要的,大家千萬不要輕視它!
其實我覺得CPA考試,一半要靠努力,一半要靠方法,再加上一點點運氣,以下所講的心得只是我考試中小小的體會,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