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cpa的階段,許多考生會產生一些疑問,其中就包括本科生在考CPA的時候會有一些優勢存在嗎?下面就給有疑問的同學分享一下較為普遍的CPA相關解讀。
1.注會考試本科有優勢嗎?怎么備考?
對于備考注會的考生來說,談不上學歷上的絕對優勢,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只要提前備考,那么就贏在了起跑線。尤其是對于注會的一些知識點,如所得稅、合并報表,大家都會覺得難,所以建議考生提前備考。
2.能詳細介紹一下注會考試科目中都代表了什么內容嗎?
注冊會計師考試主要目標是為了會計師事務所輸入人才,從性質上來說需要代表考完注會的人,首先專業功底好,其次知識層面要廣。那么引申到事務所主要核心業務是為企業的報表進行審計。需要扎實的功底內容就比較多。
《經濟法》:經濟法的范疇比較廣,信息也比較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在法律大環境下生存,如何去設立公司、如何簽訂合同就需要法律作為參考,甚至上市公司需要ipo等信息,也需要了解,所以經濟法這個科目是我們作為參考的科目。
《會計》:CPA考試做為一個和經濟接軌度第一的考試,你會發現有時候會計考試特別有意思。會計作為企業核算要素,國家規定了會計政策給大家參考,但不同的企業會有很多經濟業務會涉及到多種核算內容。會計主要是跟給大家介紹這些業務如何核算。
《稅法》:稅務局是企業接觸最多的政府機構,18個稅種都需要學會,常見的比如所得稅,會分為企業繳納的、個人繳納的,再比如這兩年很熱的營改增,增值稅的計算,大家都可以學習一下,會發現你生活中處處都有稅。
《財務成本管理》:結合中級的角度來說,CPA會更深入一些,中級更多是站在企業內部的思路,注會的財管即會有企業內部的投資、籌資、經營活動等管理,還會有企業投資的管理比如企業價值評估、股票價值估算等等。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一個公司會在設立的時候就需要有自己的大方向,選好大方向就會持續發展,這個從理論上來說就是大戰略,當然大戰略下面也會有小戰略。這個科目,我覺得無論你想不想考注會,只要想在公司混、職稱混都可以加點戰略思維的。
《審計》: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主要工作方向,通過審計流程、技巧思路及內容去學習審計。審計這個科目對于沒有做過審計的人來說,需要從流程化內容去進行考慮。因為審計去審的是會計,這個科目有一定會計功底的人來看會發現會學起來比較簡單。
3.學注會是不是就可以過中級?
對于今年備考注會的考生,如果你報考的是和中級相關度較高的三科,也就是《會計》《財管》《經濟法》,那么通過中級的幾率也會很高,但是提醒這部分考生一定要將注會的知識點學習扎實完整,確保首先注會能通過,中級考試之前再看一下,考完中級之后再考注會,一年拿雙證是沒有問題的。
4.CPA和中級一起備考,先學什么,時間怎樣安排?
備考注會的考生今年同時備考中級,那么可以先學注會的《會計》《財管》和《經濟法》。學之前考生一定要對比一下注會教材和中級教材的區別,看看各有哪些重點,考查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建議考生在回看一下教材對比表,對于同時備考這兩個考種的考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送給考生兩種學習方法,一是考生可以先學注會《會計》里面涉及到的中級的知識點,學完之后重復學習注會的內容,八月份開始練習中級的考題。另外一種方法,在學習第一論基礎班時可以用注會課件搭配中級的輔導書來做題,但不管怎么說八月份之前一定要學完。
所以大家應該清楚,備考CPA最根本的就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這才是能確保你成功的關鍵。
注冊會計師考試書難啃?考點難理解?來233網校聽講師授課,4大專項通關體系助力通關!【點擊馬上聽課>>】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