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計提的折舊越多,應納稅所得額就越少,企業的收益也就會越大。會計上可用的折舊方法很多,加速折舊法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節稅計提折舊法,雖然國家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都規定了一個期限,但企業可選擇最低折舊年限來增加每年提取的折舊額,以達到延期納稅或少繳稅的目的。前期多提折舊,還能使固定資產投資盡早收回,降低了固定資產投資風險。又由于資金存在時間價值,這樣做也就相當于依法從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同樣,無形資產攤銷額越大應納稅所得額就越少,對沒有明確規定攤銷年限的資產應盡量選擇較短的攤銷年限。
2、八項減值準備的籌劃
目前稅法對各項準備允許扣除的數額并無具體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及時靈活地計提各項準備,以增加計稅時的可扣除金額。
3、增值稅的籌劃
經常發生運輸費用的企業,在采購材料時應盡量與國有的運輸部門發生業務以取得正規的運輸發票來進行抵扣,增大進項稅額以減少應納增值稅額。辦理代墊運費的銷貨企業,必須認真負責地按規定辦理產品托運手續,以滿足代墊運費的核算條件即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必須是開具給購貨方并要銷貨方轉交給購貨方的,以免從購貨方取得的運費收入作為價外費用并入貨物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增加企業的稅負。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應努力擴大出口產品的銷售額,因為該部分銷售額執行零稅率,并且盡可能地采用“免、抵、退”方式,這樣隨增值稅附征的城建稅及教育附加稅等地方稅可以節省下來,增加企業的稅后收益。
4、工資獎金的籌劃
企業的工資獎金應在各個月份均勻發放,這樣就能少繳一部分個人所得稅。
5、成本費用的籌劃
企業要弄清楚稅法允許扣除的費用與財務上允許列支的費用的關系,使成本費用能夠充分有效地列支。如很多稅前扣除項目如各種財產損失須報經稅務機關審核后方可扣除,未經批準不得扣除,企業年末要檢查有關扣除項目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在確保費用有效列支,增加企業稅后收益。
6、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籌劃
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應選擇后進先出法計價,以降低期末存貨余額而提高本期銷售成本,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在物價持續下降的情況,應選擇先進先出法計價以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而在物價上下波動的情況下,則宜采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以避免企業各期應納所得稅額上下波動,增加企業統籌安排使用資金的難度。此外,企業在壞賬損失的處理及研發成本、借款費用、遞延稅款、合同收入等的確認方面都存在不同的會計原則和處理方法可供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選用。
7、技術開發的稅收優惠
企業要合理使用技術開發費,使之呈波浪式增長,即每隔一年技術開發費就比上年增長10%以上,就增加了扣除額,縮小了稅基,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另外,單臺價值在10萬元以內的用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關鍵設備可一次性攤銷進成本,這一點應引起企業注意?
8、區域性的稅收優惠
在享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區設立子公司,使企業整體稅負最小化。如果該子公司設在國外,則一定要將其設在與我國已簽訂互不重復征稅的國家或地區。在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的征收中,國家規定了一些特殊區域及其所屬的房屋可以免稅,如醫院、學校、幼兒園、存放危險品的區域等。如果可能的話企業應盡量使用這些優惠條件,以擴大免稅范圍。
9、具體項目的稅收優惠
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選擇的投資項目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并且在實施過程中盡可能地購買國產設備,因為這部分投資額的40%可以抵免企業應交所得稅額。
稅法規定購入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因此固定資產需要更新時,應采用大修理計提方式逐步進行,只有這樣,購入的用料及修理費發生的進項稅額才可以合法地抵扣銷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