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 法
一、測試目標
本科目主要測試考生的下列能力:
1.熟悉稅法與稅制相關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現行各稅種的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節、納稅地點和稅收優惠等相關規定;
3.掌握不同企業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所涉及的稅種及應納稅額計算;
4.掌握個人取得各種收入涉及的稅種、應納稅額計算及相關納稅事項的有關規定;
5.掌握同一經營活動涉及多稅種的相互關系和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6.協助企業或個人準確無誤地填列各主要稅種的納稅申報表;
7.分析稅收政策變動對企業等相關納稅人的潛在影響并能結合納稅人生產經營狀況提出稅收籌劃建議;
8.用恰當合理的專業性語言和報告明確表述企業稅收遵從、涉稅風險、納稅事項等與稅法執行相關問題的結論;
9.體現并培養稅收遵從意識,提高納稅意識和稅收服務意識,具備從公正立場為政府和納稅人服務的職業道德。
二、測試內容與能力等級
測試內容 |
能力等級 |
(一)稅法概論 1.稅法的概念 (1)稅收概述 (2)稅法的概念 (3)稅法的作用 (4)稅法的地位及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2.稅法基本理論 (1)稅法的原則 (2)稅收法律關系 (3)稅法的構成要素 3.稅收立法與稅法的實施 (1)稅收立法 (2)稅法的實施 4.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稅法體系概述 (2)稅法分類 (3)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4)我國稅收制度的沿革 5.我國稅收管理體制 (1)稅收管理體制的概念 (2)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3)稅收執法權的劃分 |
|
(二)增值稅法 1.增值稅基本原理 (1)增值稅概念 (2)增值稅的特點 (3)增值稅的類型 (4)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5)增值稅的作用 2.征稅范圍及納稅義務人 (1)征稅范圍的一般規定 (2)征稅范圍的特殊規定 (3)納稅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 3.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1)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2)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3)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4.稅率與征收率 (1)基本稅率 (2)低稅率 (3)零稅率 (4)征收率 5.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銷項稅額的計算 (2)進項稅額的計算 (3)應納稅額的計算 6.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額的計算 (2)含稅銷售額的換算 7.特殊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應稅勞務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非增值稅應稅勞務 (4)電力產品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和管理 (5)油氣田企業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和管理 8.進口貨物征稅 (1)進口貨物的征稅范圍及納稅人 (2)進口貨物的適用稅率 (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4)進口貨物的稅收管理 9.出口貨物退(免)稅 (1)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政策 (2)出口貨物退(免)稅的適用范圍 (3)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4)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的計算 (5)舊設備的出口退(免)稅處理 (6)出口卷煙免稅的稅收管理辦法 (7)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 10.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5)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 (6)對增值稅即征即退企業實施先評估后退稅的管理 11.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及管理 (1)專用發票的聯次 (2)專用發票的開票限額 (3)專用發票領購使用范圍 (4)專用發票開具范圍 (5)專用發票開具要求 (6)開具專用發票后發生退貨或開票有誤的處理 (7)專用發票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規定 (8)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 |
|
(三)消費稅法 1.消費稅基本原理 (1)消費稅概念 (2)消費稅的發展 (3)各國消費稅的一般做法 (4)消費稅計稅方法 (5)我國消費稅的特點 (6)消費稅的作用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范圍 (1)生產應稅消費品 (2)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 (3)進口應稅消費品 (4)零售應稅消費品 4.稅目與稅率 (1)稅目 (2)稅率 5.計稅依據 (1)從價計征 (2)從量計征 (3)復合計征 (4)計稅依據的特殊規定 6.應納稅額的計算 (1)生產銷售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2)委托加工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3)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4)已納消費稅扣除的計算 (5)稅額減征的計算 7.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 (1)出口退稅率的規定 (2)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政策 (3)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額的計算 (4)出口應稅消費品辦理退(免)稅后的管理 8.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
|
(四)營業稅法 1.營業稅基本原理 (1)營業稅概念 (2)營業稅的發展 (3)各國營業稅制度一般規定 (4)營業稅計稅方法 (5)營業稅的作用 2. 納稅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1)納稅義務人 (2)扣繳義務人 3.稅目與稅率 (1)稅目 (2)稅率 4.計稅依據 (1)計稅依據的一般規定 (2)計稅依據的具體規定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幾種特殊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1)兼營不同稅目的應稅行為 (2)混合銷售行為 (3)兼營應稅勞務與貨物或非應稅勞務行為 (4)營業稅與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劃分 7.稅收優惠 (1)起征點 (2)稅收優惠規定 8.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
|
(五)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1.城市維護建設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稅率 4.計稅依據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7.征收管理 (1)納稅環節 (3)納稅期限 (2)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附:教育費附加的有關規定 |
|
(六)關稅法 1.關稅基本原理 (1)關稅概念 (2)關稅的發展 (3)關稅分類和關稅政策 (4)關稅計稅方法 (5)世界貿易組織(WTO)與關稅談判 (6)關稅的作用 2. 征稅對象與納稅義務人 (1)征稅對象 (2)納稅義務人 2.進出口稅則 (1)進出口稅則概況 (2)稅則商品分類目錄 (3)稅則歸類 (4)稅率及運用 3.原產地規定 (1)全部產地生產標準 (2)實質性加工標準 (3)其他 4.關稅完稅價格 (1)一般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2)特殊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3)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4)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中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的計算 (5)完稅價格的審定 5.應納稅額的計算 (1)從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從量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3)復合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4)滑準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1)法定減免稅 (2)特定減免稅 (3)臨時減免稅 7.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 8.征收管理 (1)關稅繳納 (2)關稅的強制執行 (3)關稅退還 (4)關稅補征和追征 (5)關稅納稅爭議 |
|
(七)資源稅法 1.資源稅基本原理 (1)資源稅概念 (2)資源稅征收的理論依據 (3)資源稅的發展 (4)各國資源稅的一般規定 (5)資源稅計稅方法 (6)資源稅的作用 2. 納稅義務人 3.稅目、單位稅額 (1)稅目、稅額 (2)扣繳義務人適用的稅額 4.課稅數量 (1)確定資源稅課稅數量的基本辦法 (2)特殊情況課稅數量的確定方法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1)減稅、免稅項目 (2)出口應稅產品不退(免)資源稅的規定 7.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
|
(八)土地增值稅法 1.土地增值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范圍 (1)征稅范圍 (2)征稅范圍的界定 (3)若干具體情況的判斷 4.稅率 5.應稅收入與扣除項目的確定 (1)應稅收入的確定 (2)扣除項目的確定 6.應納稅額的計算 (1)增值額的確定 (2)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7.稅收優惠 (1)建造普通標準住宅的稅收優惠 (2)國家征用收回的房地產稅收優惠 (3)個人轉讓房地產的稅收優惠 8.征收管理 (1)土地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2)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 (3)納稅地點 (4)納稅申報 |
|
(九)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法 1. 房產稅法 (1)房產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與征稅對象 (3)征稅范圍 (4)計稅依據與稅率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7)征收管理 2.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1)城鎮土地使用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范圍 (4)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稅收優惠 (6)征收管理 3.耕地占用稅法 (1)耕地占用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范圍 (4)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稅收優惠 (6)征收管理 |
|
(十)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法 1. 車輛購置稅法 (1)車輛購置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對象與征稅范圍 (4)稅率與計稅依據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7)征收管理 2. 車船稅法 (1)車船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范圍 (4)稅目與稅率 (5)應納稅額的計算 (6)稅收優惠 (7)征收管理 |
|
(十一)印花稅和契稅法 1.印花稅法 (1)印花稅基本原理 (2)納稅義務人 (3)稅目與稅率 (4)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稅收優惠 (6)征收管理 2.契稅法 (1)契稅基本原理 (2)征稅對象 (3)納稅義務人與稅率 (4)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稅收優惠 (6)征收管理 |
|
(十二)企業所得稅法 1.企業所得稅基本原理 (1)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2)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原理 (3)各國對企業所得征稅的一般性做法 (4)我國企業所得稅的制度演變 (5)企業所得稅的作用 2. 納稅義務人與征稅對象 (1)納稅義務人 (2)征稅對象 3.稅率 4.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收入總額 (2)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3)扣除原則和范圍 (4)不得扣除的項目 (5)虧損彌補 5.資產的稅務處理 (1)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 (2)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 (3)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4)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處理 (5)存貨的稅務處理 (6)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 (7)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差異的處理 6.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處理 (1)資產損失的定義 (2)資產損失扣除政策 (3)資產損失扣除管理 7.企業重組的所得稅處理 (1)企業重組的定義 (2)重組的一般性稅務處理方法 (3)重組的特殊性稅務處理方法 8.房地產開發的所得稅處理 (1)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的定義 (2)收入確認的所得稅處理 (3)成本費用扣除的所得稅處理 (4)計稅成本的核算方法 (5)特定事項的稅務處理 9.應納稅額的計算 (1)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2)境外所得抵扣稅額的計算 (3)居民企業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4)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5)房地產開發企業所得稅預繳稅款的處理 10.稅收優惠 (1)免征與減征優惠 (2)高新技術企業優惠 (3)小型微利企業優惠 (4)加計扣除優惠 (5)創投企業優惠 (6)加速折舊優惠 (7)減計收入優惠 (8)稅額抵免優惠 (9)民族自治地方優惠 (10)非居民企業優惠 (11)其他有關行業優惠 (12)其他優惠 11.源泉扣繳 (1)扣繳義務 (2)扣繳方法 12.特別納稅調整 (1)調整范圍 (2)調整方法 (3)核定征收 (4)加收利息 13.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 (2)納稅期限 (3)納稅申報 (4)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5)合伙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6)新增企業所得稅征管范圍調整 (7)納稅申報填寫方法 |
|
(十三)個人所得稅法 1.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 (1)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2)個人所得稅的發展 (3)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原理 (4)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 (5)個人所得稅的作用 2.納稅義務人 (1)居民納稅義務人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3.所得來源的確定 4.應稅所得項目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5.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稅率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稅率 (3)稿酬所得適用稅率 (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稅率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稅率 6.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1)費用減除標準 (2)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準 (3)每次收入的確定 (4)應納稅所得額的其他規定 7.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4)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5)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8)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9)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0)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1)其他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2)應納稅額計算中的特殊問題 8.稅收優惠 (1)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優惠 (2)減征個人所得稅的優惠 (3)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優惠 (4)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1年以上、不到5年的納稅人的減免稅優惠 (5)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不超過90日的納稅人的減免稅優惠 9.境外所得的稅額扣除 10.征收管理 (1)自行申報納稅 (2)代扣代繳納稅 (3)核定征收 (4)個人所得稅的管理 |
|
(十四)國際稅收協定 1. 國際稅收協定概述 (1) 國際稅收 (2) 稅收管轄權與國際稅收協定的產生 (3) 國際稅收協定概念、分類及其與國內稅法的關系 2.國際重復征稅及其產生 (1)國際重復征稅的概念 (2)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 (3)國際重復征稅的經濟影響 3.國際重復征稅消除的主要方法 (1)免稅法 (2)抵免法 4.國際避稅與反避稅 (1)國際避稅 (2)國際反避稅的措施 5.國際稅收協定 (1)國際稅收協定的產生和發展 (2)兩個國際稅收協定范本 (3)國際稅收協定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4)我國參與或簽訂的國際稅收協定 |
|
(十五)稅收征收管理法 1.稅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1)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 (2)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適用范圍 (3)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體 (4)稅收征收管理法權利和義務的設定 2.稅務管理 (1)稅務登記管理 (2)賬簿、憑證管理 (3)納稅申報管理 3.稅款征收 (1)稅款征收的原則 (2)稅款征收的方式 (3)稅款征收制度 4.稅務檢查 (1)稅務檢查的形式和方法 (2)稅務檢查的職責 5.法律責任 (1)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 (2)扣繳義務人違反賬簿、憑證管理的處罰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的法律責任 (4)對偷稅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 (5)進行虛假申報或不進行申報行為的法律責任 (6)逃避追繳欠稅的法律責任 (7)騙取出口退稅的法律責任 (8)抗稅的法律責任 (9)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法律責任 (10)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法律責任 (11)不配合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法律責任 (12)非法印制發票的法律責任 (13)有稅收違法行為而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法律責任 (14)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拒絕配合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的法律責任 (15)擅自改變稅收征收管理范圍的法律責任 (16)不移送的法律責任 (17)稅務人員不依法行政的法律責任 (18)瀆職行為的法律責任 (19)不按規定征收稅款的法律責任 (20)違反稅務代理的法律責任 6.納稅評估管理辦法 (1)納稅評估指標 (2)納稅評估對象 (3)納稅評估方法 (4)評估結果處理 (5)評估工作管理 (6)納稅評估通用分析指標及其使用方法 7.納稅擔保試行辦法 (1)納稅保證 (2)納稅抵押 (3)納稅質押 (4)法律責任 |
|
(十六)稅務行政法制 1.稅務行政處罰 (1)稅務行政處罰的原則 (2)稅務行政處罰的設定和種類 (3)稅務行政處罰的主體與管轄 (4)稅務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 (5)稅務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 (6)稅務行政處罰的執行 2.稅務行政復議 (1)稅務行政復議的概念和特點 (2)稅務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 (3)稅務行政復議管轄 (4)稅務行政復議申請 (5)稅務行政復議的受理 (6)證據 (7)稅務行政復議決定 3.稅務行政訴訟 (1)稅務行政訴訟的概念 (2)稅務行政訴訟的原則 (3)稅務行政訴訟的管轄 (4)稅務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5)稅務行政訴訟的起訴和受理 (6)稅務行政訴訟的審理和判決 |
|
(十七)稅務代理 1.稅務代理的一般理論 (1)稅務代理的概念 (2)稅務代理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3)稅務代理制度在稅收征納關系中的作用 (4)稅務代理的范圍和法律關系 2.企業涉稅基礎工作的代理 (1)企業稅務登記代理 (2)發票領購代理 (3)建賬記賬代理 3.商品和勞務稅納稅申報代理 (1)增值稅代理申報 (2)消費稅代理申報 (3)營業稅代理申報 4.所得稅納稅申報代理 (1)企業所得稅代理申報 (2)個人所得稅代理申報 5.其他稅務代理業務 (1)減免稅政策申請代理 (2)涉稅文書填報代理 (3)稅務行政復議代理 |
|
(十八)稅務咨詢和稅務籌劃 1.稅務咨詢 (1)稅務咨詢的概念 (2)稅務咨詢的業務流程 (3)稅務咨詢的技術要點和操作規范 2.稅務籌劃 (1)稅務籌劃的概念 (2)稅務籌劃基本方法 (3)稅務籌劃的基本步驟 3.稅務咨詢和稅務籌劃的風險控制 (1)稅務咨詢和稅務籌劃的職業風險 (2)稅務咨詢和稅務籌劃的風險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