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補助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收益法中的總額法,即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確認為收益。
16.2.1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一)會計處理原則
1.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即: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費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如果企業無法分清是用于補償已發生的費用還是用于補償以后將發生的費用,通??梢詫⑴c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對于金額較大且受益期明確的政府補助,可以分期計入營業外收入。
3.企業取得針對綜合性項目的政府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將政府補助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視情況不同計入當期損益,或者在項目期內分期確認為當期收益。
(二)一般會計分錄
1.企業日常活動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準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應收金額計量,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
2.不確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動中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或遞延收益)
3.按期分攤遞延收益的,作如下處理: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要點提示】記住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原則。
經典例題-2【教材案例】A儲備糧企業(以下簡稱A企業),20×7年實際糧食儲備量1.5億斤。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財政部門按照企業的實際儲備量給予每季度每斤0.039元的糧食保管費補貼,于每個季度初支付。20×7年1月10日,A企業收到財政撥付的補貼款。
A企業的賬務處理如下:
[答疑編號5732160102]
(1)20×7年1月1日,A企業確認應收的財政補貼款:
借:其他應收款 5 850 000
貸:遞延收益 5 850 000
(2)20×7年1月10日,A企業實際收到財政補貼款:
借:銀行存款 5 850 000
貸:其他應收款 5 850 000
(3)20×7年1月,將補償1月份保管費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1 95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1 950 000
20×7年2月和3月的分錄同上。
經典例題-3【教材案例】C企業生產一種先進的模具產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該企業的這種產品適用增值稅先征后返政策,按實際繳納增值稅額返還70%。20×7年1月,該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額150萬元。20×7年2月,該企業實際收到返還的增值稅額105萬元。
[答疑編號5732160103]
C企業實際收到返還的增值稅額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 05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1 050 000
企業取得針對綜合性項目的政府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將政府補助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視情況不同計入當期損益,或者在項目期內分期確認為當期收益。
經典例題-4【教材案例】甲公司20×6年12月申請某國家級研發補貼。申報書中的有關內容如下:本公司于20×6年1月啟動數字印刷技術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360萬元、為期3年,已投入資金120萬元。項目還需新增投資240萬(其中,購置固定資產80萬元、場地租賃費40萬元、人員費100萬元、市場營銷費20萬元),計劃自籌資金120萬元、申請財政撥款120萬元。
20×7年1月1日,主管部門批準了甲公司的申報,簽訂的補貼協議規定:批準甲公司補貼申請,共補貼款項120萬元,分兩次撥付。合同簽訂日撥付60萬元,結項驗收時支付60萬元(如果不通過驗收,則不支付第二筆款項)。
[答疑編號5732160104]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實際收到撥款60萬元:
借:銀行存款 600 000
貸:遞延收益 600 000
(2)自20×7年1月1日至20×9年1月1日(未來還有兩年):
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分配遞延收益(假定按年分配)
借:遞延收益 30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 000
(3)20×9年項目完工,假設通過驗收,于5月1日實際收到撥付的60萬元:
借:銀行存款 60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600 000
備考專題:2013注會《會計》沖刺輔導|備考沖刺專題
真題推薦:1997-201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CPA)真題及答案
系列推薦:2013注會《會計》章節課后練習題匯總 |2013《會計》重要知識點及章節習題匯總
為了幫助大家通過考試,233網校提供會計單科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233網校祝大家考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