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試科目難度較高、知識點比較集中,考試題量很大。主要包括三個模塊: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表面看著比較復雜,難以理解,但是內里邏輯清晰,學員只要抓住主線和重點,有針對性的復習,通過考試并不是很難。小編整理匯總了財務成本管理歷年章節真題考點,考生在備考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做真題進行自我檢測。進入233網校全真模擬系統刷題練習。>>進入快速刷題入口
點擊關注>>【真題考點速記】【歷年真題下載版】【真題視頻免費看】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歷年考試真題及答案:第十三章
第一節 成本分類
1.(2016年考試真題)【單選題】企業在生產中為生產工人發放安全頭盔所產生的費用,應計入( )。
A.直接材料
B.管理費用
C.直接人
D.制造費用
第二節 產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1.(2018年考試真題)【單選題】甲企業基本生產車間生產乙產品,依次經過三道工序,工時定額分別為 40 小時.35 小時和 25 小時。月末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假設制造費用隨加工進度在每道工序陸續均勻發生,各工序月末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 60%,第三道工序月末在產品數量6000 件。分配制造費用時,第三道工序在產品約當產量是( )件。
A.3660
B.3450
C.6000
D.5400
2.(2016年考試真題)【計算分析題】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企業,只生產和銷售一種新型保溫容器。產品直接消耗的材料分為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各月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多,波動較大,公司在分配當月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的成本時,對輔助材料采用約當產量法,對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采用定額比例法。
2016 年 6 月有關成本核算.定額資料如下:
要求:
(1)計算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主要材料費用。
(2)按約當產量法計算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輔助材料費用。
(3)按定額人工工時比例計算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人工費用。
(4)按定額機器工時比例計算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制造費用。
(5)計算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參考解析:
(1)①本月完工產品的主要材料費用=540000/(3500+500)×3500=472500(元)
②本月在產品的主要材料費用=540000/(3500+500)×500=67500(元)
(2)在產品的約當產量=500×60%=300(只)
①本月完工產品的輔助材料費用=38000/(3500+300)×3500=35000(元)
②本月月末在產品的輔助材料費用=38000/(3500+300)×300=3000(元)
(3)①本月完工產品的人工費用=148000/(3500×2+500×0.8)×(3500×2)=140000(元)
②本月月末在產品的人工費用=148000/(3500×2+500×0.8)×(500×0.8)=8000(元)
(4)①本月完工產品的制造費用=29600/(3500×1+500×0.4)×(3500×1)=28000(元)
②本月月末在產品的制造費用=29600/(3500×1+500×0.4)×(500×0.4)=1600(元)
(5)①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472500+35000+140000+28000=675500(元)
②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675500/3500=193(元)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1.(2019年考試真題)【計算分析題】甲公司下屬乙部門生產A產品,全年生產能量為120000機器工時,單位產品標準工時為120小時。2018年實際產量為11000件,實際耗用機器工時1331000小時;
2018年標準成本資料如下:
(1)直接材料標準消耗10千克/件,標準價格22元/干克
(2)變動制造費用預算額為3600000元
(3)固定制造費用預算額為2160000元。
2018年完全成本法下的實際成本資料如下
(1)直接材料實際耗用121000千克,實際價格24元/千克;
(2)變動制造費用實際額為4126100元
(3)固定制造費用實際額為2528900元
該部門作為成本中心,一直采用標準成本法控制和考核業績,最近,新任部]經理提出,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標準成本考核業績不合理,建議公司調整組織結構,將銷售部門和生產部門合并為事業部,采用部門可控邊際貢獻考核經理業績。目前,該產品年銷售10000件,每件售價1000元。經分析,40%的固定制造費用為部門可控成本60%的固定制造費用為部門不可控成本。
要求:
(1)計算A產品的單位標準成本和單位實際成本。
(2)分別計算A產品總產品的直接材料的價格差異金額數量差異、變動制造費用的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用三因素分析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的耗費差異、閑置能量差異和效率差異,并指出各項差異是有利差異還是不利差異
(3)計算乙部門實際的部門可控邊際貢獻。
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2160000/12000=1.8(元/小時)
單位標準成本=22x10+3x120+1.8x120=796(元)
單位實際成本=(121000/11000)x24+(41262528900)/11000=869(元)
(2)直接材料價格差異=121000x(24-22)=242000(元)(不利差異)
直接材料數量差異=(121000-11000x10)×22=242000(元)(不利差異)
變動制造費用價格差異(耗費差異)=4126100-1331000x3=133100(元)(不利差異)
變動制造費用數量差異(效率差異)=(1331000-11000x120)x3=33000(元)(不利差異)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2528900-2160000=368900(元)(不利差異)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1200000-1331000)x1.8=-235800(元)(有利差異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1331000-11000x20)x1.8=19800(元)(不利差異
(3)乙部門實際的部門可控邊際貢獻=10000x1000-121000x24-4126100-2528900x40%=1958340(元)
第五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1.(2019年考試真題)【多選題】企業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可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逐步結轉分步法或平行結轉分步法。下列關于這兩種方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外銷售半成品的企業應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
B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需要進行成本還原
C逐步結轉分步法能全面反映各生產步驟的生產耗費水平
D平行結轉分步法能提供各步驟半成品存貨資金占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