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注冊會計師考試已結束,考生們最關心的考試真題答案已出,學霸君整理了8月28日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給各位考生,預祝每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此外考生朋友可以進入233估分小程序快速估分對答案,提前知曉考試成績!
微信掃描圖片二維碼,實時估分>>
2021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真題及答案-8月28日
一、計算分析題
1.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當前每股市價60元。市場上有兩種以該股票為標的資產的期權:歐式看漲期權和歐式看跌期權,每份看漲期權可以買入1股股票,每份看跌期權可以賣出1股股票。兩種期權行使權利的價格都為70元,都是三個月到期,到期前甲公司不分配現金股利。預計三個月后甲公司股價上漲26元或者下跌14元,三個月的無風險報酬率為0.8%。
乙投資者準備買入1000股甲公司股票,同時買入1000份看跌期權。
要求:
(1)利用套期保值原理,計算套期保值比率和每份看漲期權的價值;
(2)利用看漲期權一看 跌期權平價定理,計算每份看跌期權的價值;
(3)在(2)的基礎上,如果股票價格下跌14元,計算Z投資者的組合凈損益。
股價下行時市價46元(60- 14)低于執行價格,所以股價下行時期權到期日價值為0
套期保值比率= (16-0) / (60+26- 46) =0.4
購買股票支出= 0.4x60=24 (元)
看漲期權價值=24- (46x0.4-0) / (1 +0.8%) = 5.75 (元)
(2)根據期權的平價定理公式:看漲期權價格-看跌期權價格=標的資產的價格-執行價格的現值,則有5.75 -看跌期權價格=60 - 70/(1 + 0.8%) ,得出看跌期權價格= 15.19 (元)
(3)乙投資者準備買入1000股甲公司股票,同時買入1000份看跌期權,這是保護性看跌期權。
股價下跌14元,股價=60- 14=46 (元)
這時候股價小于執行價格,組合凈損益= 1000x (執行價格-股票買入價格-期權費用) = 1000x
(70- 60- 15.19) = - 5190 (元)
或者:
股票投資凈損益= 1000x (46- 60) = - 14000
期權投資凈損益= 1000x (70-46- 15.19) = 8810
組合凈損益= - 14000 + 8810= - 5190 (元)
2.甲公司是一家從事新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為了投資新項目,公司擬發行“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進行籌資,相關資料如下:
(1)每份債券面值1000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6%,每年未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債券按面值發行。每份債券同時附送50張認股權證,每張認股權證可按55元價格購買一股普通股;認股權證期限5年,自債券發行日開始計算,假設認股權證均在第5年年末行權。
(2)預計公司未來7年的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分別為30000萬元、42000萬元、50000萬元、54000萬元、57000萬元、63000萬元和66000萬元,以后保持5%的永續增長。
(3)公司目前發行在外普通股2億股,股權資本成本10.5%。等風險普通債券市場利率8%。企業所得稅稅率25%。
要求:
(1)什么是認股權證?什么是“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有什么優缺點?
(2)預計第5年年末甲公司股票每股價值。
(3)計算甲公司“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
(4)判斷該籌資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如果不合理,計算票面利率的合理區間。
2、“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指認股權證與公司債券可以分開,單獨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買賣。
3、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的主要優點:①發行附認股權證債券可以起到一次發行,二次融資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②發行附認股權證債券,是以潛在的股權稀釋為代價換取較低的利息。
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的主要缺點:①靈活性較差。相對于可轉換債券,發行人一直都有償還本息的義務,因無贖回和強制轉股條款,從而在市場利率大幅降低時,發行人需要承擔一定的機會成本。②附認股權證債券的發行者,主要目的是發行債券而不是股票,是為了發債而附帶期權。③附認股權證債券的承銷費用通常高于債務融資。
(2)第五年末甲公司股票每股價值=3.15×(P/F,10.5%,1)+3.3×(P/F,10.5%,2)+3.3×(1+5%)/ (10.5%一5%)X(P/F,10.5%,2)=2.851+2.703+51.596=57.15(元)
(3)1000=1000×6%×(P/A,i,10)+1000×(P/F, i,10)+50×(57.15-55)×(P/F, i,5)
當i=7%時:1000×6%× (P/A,7%,10) +1000× (P/F,7%,10)+50×(57.15-55)×(P/F,7%,5)
=60×7.0236+1000×0.5083+107.5×0.713=1006.36 (元)
(當i=8%時:1000×6%×(P/A,8%,10)+1000× (P/F,8%,10)+50× (57.15-55)×(P/F,8%,5)
=60×6.7101+1000×0.4632+107.5×0.6806=938.97 (元)
(i-7%)/ (8%-7%)= (1000-1006.36)/ (938.97-1006,36)
解得:i=7.09%
(4)(4)由于“分離型”認股權證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小于等債券風險普通債券市場利率,對投資人沒有吸引力,所以,該籌資方案不合理。
當稅前資本成本為8%時
1000=1000×票面利率×(P/A,8%,10)+1000× (P/F,8%,10)+50×(57.15-55)×(P/F,8%,5)
解得:票面利率=6.91%
稅前股權資本成本=10.5%/(1-25%)=14%
當稅前資本成本為14%時1000=1000×票面利率×(P/A,14%,10)+1000× (P/F,14%,10)+50× (57.15-55)×(P/F,14%,5)
票面利率=12.93%
所以票面利率的合理區間為(6.91%,12.93%)。
3.甲公司是一家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主要生產農業植保無人機。三款主力機型分別是X、Y和Z,這三種機型的制造都需要使用同一臺生產設備,該設備是關鍵限制資源,年加工能力8000小時,年固定成本總額304000千元。假設X、Y和Z種機型均當年生產、當年銷售,年初、年末沒有存貨。2021年相關資料如下:
要求:
(1)按照最有效利用關鍵設備實現最大利潤的原則,確定生產安排優先順序。在該優先順序下,X、Y和Z種三種機型各應生產多少臺?稅前經營利潤總額為多少?
(2)假設市場只需要X機型,預計2022年X機型銷量達到40000臺,單位變動成本保持不變,固定成本總額保持不變。如果需要維持要求(1)的稅前經營利潤總額,X機型的最低售價是多少?
(3)基于要求(2)的結果,計算稅前經營利潤總額對單位售價的敏感系數。
Y機型無人機的單位限制資源邊際貢獻=(39-27)/0.3=40(千元/小時)
z機型無人機的單位限制資源邊際貢獻=(20-13)/0.1=70(千元/小時)
因為Z機型無人機的單位限制資源邊際貢獻≥X機型無人機的單位限制資源邊際貢獻≥Y機型無人機的單位限制資源邊際貢獻
按照有效利用關鍵設備,實現最大利潤的原則,應該優先生產Z產品,其次是X產品,最后是Y產品。Z產品生產16000臺,利用產能16000×0.1=1600(小時)﹔X產品生產20000臺,利用產能20000×0.2=4000(小時)﹔剩余產能8000-1600-4000=2400(小時),可生產Y產品2400/0.3=8000(臺)。稅前經營利潤總額
=7×16000+12×20000+12×8000-304000=144000(千元)
(2)設X機型的最低售價是P千元
(P-18)×40000-304000=144000
P=29.2 (千元)
(3)假如單位售價增長10%
增長后的單位售價=29.2× (1+10%)=32.12(千元)
增長后的稅前經營利潤=(32.12-18)×40000-304000=260800(千元)
稅前經營利潤增長率=(260800-144000) /144000=81.11%
稅前經營利潤總額對單位售價的敏感系數=81.11%/10%=8.11。
4.(考生回憶版)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企業,下設一基本生產車間生產X產品。公司按品種法核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產品成本,月末按約當產量法(加權平均法)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成本。原材料在開工時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隨加工進度陸續發生。
X產品有兩個型號X-1和X-2,使相同工藝切割同一材料,經過三個工序加工完成,材料和加工成本不易按型號分別核算。公司確定X-1為標準產品,經測算,X-2的直接材料成本是標準產品的1.2倍,直接人工、制造費用是標準產品的1.25倍。在成本分配時,將X-2折算為標準產品。
2021年7月相關資料如下:
要求:
(1)計算X-1、X-2月末在產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約當產量。(2)編制X產品成本計算單。(結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計算過程)
(1) x-1月末在產品直接材料的約當產量=6500(件)
X-1月末在產品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約當產量=2000×20%+2500×40%+2000×80%=3000(件)
X-2月末在產品直接材料的約當產量=4250(件)
X-2月末在產品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約當產量=1000×20%+2000×40%+1250×80%=2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