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講解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等相關內容,近三年考試平均分值為3分左右,2018年分值為1.5分,題型可能為客觀題,也可能涉及計算分析題(2017年考了一道8分的計算分析題)。大家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對于計算公式要勤加練習,對于概念性的知識,要著重把握例子和關鍵詞。
【客觀題考點】
一、企業組織結構與責任中心劃分
1、科層組織結構(集權)
缺點:
(1)不同部門各自為政,整個企業對外在環境的反應會比較遲鈍。
(2)只看到本部門的目標和利益,缺乏整體意識和創新精神。
2、事業部制組織結構(分權)
特點:
(1)每個事業部對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實現負全部責任。
(2)總公司是一個利潤中心。
3、網絡組織結構(分權)
特點:
(1)小且多,很大的獨立性。
(2)最高管理層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驅動創新過程。
(3)高效與協作。
二、成本中心
1、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標
標準成本中心 | 考核指標:既定產品質量和數量條件下的標準成本。 不負責的內容:定價、產量、結構、設備、技術、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固定制造費用的閑置能量差異)。 |
總結:領導提要求,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 |
費用中心 | 考核指標:費用預算 注意:一個費用中心的支出沒有超過預算,不能說明該中心業績良好,可能該中心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低于計劃的要求。 |
2、責任成本
含義 | 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
可控成本 | (1)通常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①成本中心有辦法知道將發生什么樣性質的耗費(可預測); ②成本中心有辦法計量它的耗費(可計量); ③成本中心有辦法控制并調節它的耗費(可控制和調節)。 |
(2)可控成本具有相對性。 | |
分攤 | 共同費用按可控原則分配。而制造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按受益原則分配。 |
原則 (影響+決定) | 1、某責任中心通過自己的行動能有效地影響一項成本的數額(影響) 2、某責任中心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某種資產或勞務(決定是否使用) 3、某管理人員雖然不直接決定某項成本,但是上級要求他參與有關事項,從而對該項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響,則他對該成本也要承擔責任。(影響) |
【真題再現】
(2013多選題)判別一項成本是否歸屬責任中心的原則有( )。
A.責任中心是否使用了引起該項成本發生的資產或勞務
B.責任中心能否通過行動有效影響該項成本的數額
C.責任中心是否有權決定使用引起該項成本發生的資產或勞務
D.責任中心能否參與決策并對該項成本的發生施加重大影響
3、制造費用歸屬和分攤方法(重視舉例)
直接計入 | 例如: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領用等。 |
按責任基礎分配 | 例如動力費、維修費。 |
按受益基礎分配 | 例如按裝機功率分配電費。 |
歸入某一個特定的責任中心 | (1)有些費用既不能用責任基礎分配,也不能用受益基礎分配,則考慮有無可能將其歸屬于一個特定的責任中心。 (2)例如車間的運輸費用、試驗檢驗費用,難以分配到生產班組。 |
不進行分攤 | (1)不能歸屬于任何責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進行分攤。 (2)例如車間廠房的折舊。 |
【真題再現】
(2009多選)甲公司將某生產車間設為成本責任中心,該車間領用材料型號為GB007,另外還發生機器維修費、試驗檢驗費以及車間折舊費。下列關于成本費用責任歸屬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型號為GB007的材料費用直接計入該成本責任中心
B.車間折舊費按照受益基礎分配計入該成本責任中心
C.機器維修費按照責任基礎分配計入該成本責任中心
D.試驗檢驗費歸入另一個特定的成本中心
三、 利潤中心
1、利潤中心劃分和類型
含義 【易錯點】 | 1、并不是可以計量利潤的組織單位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利潤中心 2、從根本目的上看,利潤中心是指管理人員有權對其供貨的來源和市場的選擇進行決策的單位。 |
類型 | (1)自然的利潤中心(記住舉例) ①直接向企業外部出售產品,在市場上進行購銷。 ②例如事業部制,每個事業部均有銷售、生產、采購的職能。 (2)人為的利潤中心(關鍵詞):內部。 |
2、利潤中心的考核指標
邊際貢獻 |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總額 |
部門可控邊際貢獻 | 部門可控邊際貢獻=邊際貢獻-可控固定成本 ①以可控邊際貢獻作為業績評價依據可能是最好的,它反映了部門經理在其權限和控制范圍內有效使用資源的能力。 ③由于分配總部管理費用而引起部門利潤的不利變化,不能由部門經理負責。 |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 |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可控邊際貢獻-不可控固定成本 更適合評價該部門對公司利潤和管理費用的貢獻 |
3、內部轉移價格
類型 | 具體運用 |
價格型內部轉移價格 | ①以市場價格為基礎; ②一般適用于內部利潤中心; ③外銷大/有活躍市場:以外銷價或活躍市場報價; ④不外售/無報價/價穩定:模擬市場價; ⑤無外部市場+需要設置模擬利潤中心的:生產成本+一定毛利。 |
成本型內部轉移價格 | ①以標準成本等相對穩定的成本數據為基礎; ②一般適用于內部成本中心。 |
協商型內部轉移價格 | ①適用于分權程度較高的企業(集權的不用商談); ②一般不高于市場價,不低于變動成本。 |
四、投資中心
1、投資中心的劃分(關鍵詞):
(1)擁有投資決策權;(2)能控制占用的資產。
2、投資中心的考核指標
方法 | 計算 | 缺點 |
投資報酬率 |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 | 有可能會傷害公司整體的利益 |
剩余收益 |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要求的稅前投資報酬率 | 絕對數指標 |
復習推薦
點擊領取:更多201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易錯題]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卷實戰演練。
注會刷題太費腦?聽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幽默風趣的冶志峰老師,嚴謹細致的孫文靜老師、魅力超凡的MR.H+葛廣宇老師,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順手!【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