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冊會計師備考已經開始,233網校學霸君已經為大家提供了預習階段的學習計劃,大家跟著學霸君爭取在新版教材出來之前完成第一輪的預習吧!本章內容提供注冊會計師《經濟法》知識點第二章內容,一起來學習吧!
下載APP>>獲取注會輔導筆記/學習計劃表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知識點總結: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一、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1、概念: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2、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于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1)單方民事法律行為是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僅有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無需他方的同意即可發生法律效力。(如委托代理的撤銷、債務的免除、無權代理的追認等)
(2)雙方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因兩個當事人之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3)多方民事法律行為,是三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意思表示(★★★)
1、意思表示可以分為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和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2、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在表示完成時產生法律效力。法律另有規定的,如遺囑行為、拋棄動產等,依照其規定。
3、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分為對話的意思表示和非對話的意思表示。
(1)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
(2)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
(3)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4)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4、意思表示可以明示或默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5、意思表示可以撤回。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應當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相對人。
點擊進入課后練習: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多種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試卷實戰演練。
點擊注冊 >>領取注冊會計師新人禮包(購課優惠券+精講班視頻+考試真題)>> |
熱點關注
注會刷題太費腦?聽完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劉勝花老師重磅回歸,帶你讀薄教材,解決會計難題!【2020年零基礎入門新課搶先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