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8月26-28日,其中會計、稅法、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分兩批次進行,注會考試在考場中遇到相同考題的可能性極低,但是注會考試遵循著“重者恒重”的原則,相同的真題考點也有可能極大概率會在考場遇到哦,考前爭分奪秒,一起考點速記!
選擇基準時應考慮的因素(★★★)
1.財務報表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
2.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項目(如為了評價財務業績,使用者更可能關注利潤、收入或凈資產);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所處生命周期階段以及所處行業和經濟環境;
4.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如被審計單位通過債務而非權益融資,報表使用者更可能關注資產及資產的索償權,而非被審計單位的收益);
5.基準的相對波動性。(波動性小)
避雷躲坑指南:
【坑2】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實體,應當以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作為基準?
【答案】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實體,通常以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作為基準。如果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不穩定,選用其他基準可能更加合適,如毛利或營業收入。
【坑3】基準的數據應當是本期最新的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結果。
【答案】基準的數據可以是前期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本期最新的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本期的預算和預測結果。 本期最新的財務成果和財務狀況、本期的預算和預測結果需要根據被審計單位情況的重大變化(如重大的企業并購)和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和經濟環境情況的相關變化等作出調整。例如,當按照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的一定百分比確定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時,如果被審計單位本年度稅前利潤因情況變化出現意外增加或減少,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按照近幾年經常性業務的平均稅前利潤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更加合適。
【坑4】注冊會計師為被審計單位選擇的基準在各年度中需要保持穩定,不能變化。
【答案】注冊會計師為被審計單位選擇的基準在各年度中通常保持穩定,但是并非必須保持一貫不變。例如新設階段選用總資產為基準,成長期選用營業收入為基準,經營成熟期選用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為基準。如果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較上年沒有重大變化,通常使用替代性基準確定的重要性不宜超過上年度的重要性。
【坑5】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是適當的基準。
【答案】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通常不是適當的基準,因為波動性較大。
開啟考點速記>>

加入202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交流群,可以一起討論難點、分享考前心情、互相解答疑難問題,考后也可以分享考場趣事、吐槽考試難度、分享題目對答案。
相關推薦:2022注冊會計師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合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