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1•單選題】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長期借款”總賬賬戶余額為800萬元,其中“長期借款一A公司”明細賬余額為300萬元,該 借款將于2014年6月5日到期。資產負債表中“長期 借款”項目余額為800萬元。則與“長期借款”賬戶或項目有關的認定存在問題的是( )。
A.存在
B.分類和可理解性
C.分類
D.完整性
【答案】B
【解析】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分類到“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中。要注意,“分類和可理解性”和“分類”認定的涵義是有區別的,“分類”是 指在做會計分錄時,經濟業務分類是否正確,通俗地講,就是會計分錄的借貸科目是否正確,“分類”的錯報就是指會計賬簿記錄的錯報;“分類和可理解性”是指 列報時對項目的一種重分類,便于報表使用者理解和分析報表項目,會計賬 簿記錄并無錯報。
【例題2•單選題】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長期借款”總賬賬戶余額為800萬元,其中“長期借款一A公司”明細賬余額為300萬元,該 借款將于2014年6月5日到期。資產負債表中“長期 借款”項目余額為800萬元。則與“長期借款”賬戶或項目有關的認定存在問題的是( )。
A.存在
B.分類和可理解性
C.分類
D.完整性
【答案】B
【解析】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分類到“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中。要注意,“分類和可理解性”和“分類”認定的涵義是有區別的,“分類”是 指在做會計分錄時,經濟業務分類是否正確,通俗地講,就是會計分錄的借貸科目是否正確,“分類”的錯報就是指會計賬簿記錄的錯報;“分類和可理解性”是指 列報時對項目的一種重分類,便于報表使用者理解和分析報表項目,會計賬 簿記錄并無錯報。
【例題3•多選題】下列情形中,注冊會計師在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時,選用的基準恰當的有( )。
A.盈利水平穩定的企業,通常選用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
B.公益性基金會,通常選用捐贈收入或捐贈支出總額
C.側重于搶占市場份額的新興行業的企業,通常選用已發生的資本支出
D.經營狀況大幅波動的企業,通常選用過去三到五年的經營性業務的稅前利潤或虧損的平均值
【答案】ABD
【解析】選項C,企業處于新興行業,目前側重于搶占市場份額、擴大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通常選用主營業務收入為基準。
【例題4•多選題】下列情形中,注冊會計師在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時,選用的基準恰當的有( )。
A.盈利水平穩定的企業,通常選用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
B.公益性基金會,通常選用捐贈收入或捐贈支出總額
C.側重于搶占市場份額的新興行業的企業,通常選用已發生的資本支出
D.經營狀況大幅波動的企業,通常選用過去三到五年的經營性業務的稅前利潤或虧損的平均值
【答案】ABD
【解析】選項C,企業處于新興行業,目前側重于搶占市場份額、擴大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通常選用主營業務收入為基準。
【例題5•多選題】下列有關函證控制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將詢證函中列示的賬戶余額或其他信息與被審計單位有關資料核對
B.在詢證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審計業務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回函
C.詢證函經被審計單位蓋章后由其直接發出
D.將發出詢證函的情況形成審計工作記錄
【答案】ABD
【解析】詢證函經被審計單位蓋章后,由注冊會計師直接發出。
【例題6•單選題】在審計結束或臨近結束時,使用分析程序對財務報表進行總體復核的目的是( )。
A.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
B.再次測試認為有效的內部控制,評估控制風險
C.針對自上年以來尚未發生變化的賬戶余額收集證據
D.確定財務報表整體是否與其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一致
【答案】D
【解析】在審計結束或臨近結束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分析程序,在已收集的審計證據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整體的合理性做最終把握,評價報表仍然 存在重大錯報風險而未被發現的可能性,考慮是否需要追加審計程序,以便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合理基礎。其最終目的也是用以確定財務報表整體是否與其對被審計 單位的了解一致。故選項D正確。
【例題7•多選題】下列審計程序中,可以采用審計抽樣的有( )。
A.應收賬款函證
B.實質性分析程序
C.存貨計價測試
D.風險評估程序
【答案】AC
【解析】審計抽樣適用于:在控制測試中,控制的運行留下軌跡的;實質性程序中,實施的細節測試。風險評估程序、未留下運行軌跡的控制實施的控制測試程序、在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不適宜使用審計抽樣。
【例題8•單選題】注冊會計師采用系統選樣法從10000張憑證中選取200張作為樣本.確定隨機起點為憑證編號的第35號,則抽取的第5張憑證的編號為( )。
A.155
B.195
C.200
D.235
【答案】 D
【解析】抽樣間隔(區間)為10000÷200=50,抽取的前5張憑證的編號應為:35、85、135、185、235,即抽取的第5張憑證的編號應為235號。
如果題目不僅僅只要求寫出第5張憑證的編號,而是要求寫出抽取的第191張憑證的編號,那就要用上述公式計算了:35+(191-1)×50=9535,即注冊會計師抽取的第191張憑證的編號為9535號。
【例題9•單選題】在細節測試中運用非統計抽樣方法,在確定樣本規模時采用公式估計樣本規模,甲注冊會計師確定的總體賬面金額為3750000元,預計總體錯報為35000元,可容忍錯報為125000元,保證系數為3.0,則確定的樣本規模是( )。
A.65
B.90
C.128
D.322
【答案】B
【解析】樣本規模一總體賬面金額/可容忍錯報×保證系數一3750000/125000×3=90(個)
【例題10•單選題】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丁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從總體規模為1000個、賬面價值為300000元的存 貨項目中選取200個項目(賬面價值50000元)進行檢查,確定其審定金額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計抽樣,注冊會計師推斷的存貨總體錯報為( )。
A.500元
B.2500元
C.3000元
D.47500元
【答案】C
【解析】比率=50500÷50000=1.01
估計的總體實際金額=300000×1.01=303000(元)
推斷的總體錯報=303000-300000=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