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B
【答案解析】如果根據判斷認為需要溝通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是故意和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就此盡快向治理層通報。如果懷疑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涉及管理層或治理層,注冊會計師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等更高層級的機構通報。
2、B
【答案解析】選項B是審計準則明示的舞弊(侵占資產)情形之一。
3、A
【答案解析】注冊會計師有責任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實施審計工作,獲取財務報表在整體上不存在重大錯報的合理保證。
4、A
【答案解析】選項A是審計準則明示的舞弊(侵占資產)情形之一;選項BC均是未加掩飾的,一般來說屬于非故意行為;選項D是審計準則列示的錯誤情形之一。
5、C
【答案解析】是否承擔責任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準則的具體情況。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完全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工作,則責任不在注冊會計師;如果未完全執行審計準則的要求,則可能被判為違約、過失或欺詐等。
6、A
【答案解析】選項BCD均屬于可能導致對財務報告做出虛假報告的動機或壓力因素;選項A屬于機會因素。
7、C
【答案解析】選項AB屬于舞弊的動機或壓力,選項D屬于舞弊的借口。
8、C
【答案解析】舞弊風險因素包括動機或壓力、借口和機會。
9、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
改變擬實施的審計程序的性質屬于為了應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應采取的措施,故A不對。其余三項都屬于應對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而采取的總體應對措施。
10、C
【答案解析】選項ABD均屬于是針對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而言的,由于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是不會針對具體的某項認定的,所以我們具體的審計程序的調整是無法實現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
11、A
【答案解析】如果針對特別風險實施實質性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使用細節測試,或將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結合使用,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做此規定的考慮是,為應對特別風險需要獲取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審計證據,僅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是不足以獲取有關特別風險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12、D
【答案解析】如果因被審計單位阻撓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評價是否發生或可能發生對財務報表具有重大影響的違反法規行為,例如,被審計單位拒絕提供必要的資料或故意銷毀重要證據,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其視為審計范圍受到重大限制,根據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的程度,出具保留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13、A
【答案解析】如果認為違反法規行為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且未能在財務報表中得到恰當反映,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二、多項選擇題
1、ABD
【答案解析】選項C是導致財務報表錯報的非故意行為,屬于錯誤,而非舞弊。
2、ABC
【答案解析】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有錯誤或舞弊的可能性時,應對其重要性進行評估,并確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審計程序。當注冊會計師確定了已發現的錯誤與舞弊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此時可能會發表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
3、ABCD
4、BCD
【答案解析】選項A說明的是舞弊風險因素的“態度或借口”因素。
5、ABC
【答案解析】選項D,將注冊會計師的目的暴露無遺。
6、AD
【答案解析】在臨近期末的銷售業務中發現重大錯報,很可能表明被審計單位存在舞弊行為,即注冊會計師應考慮錯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存在舞弊行為,并考慮該錯報是否涉及較高級別人員。注冊會計師不應將錯報作為孤立事項;同時也不應確定管理層聲明就是可靠的。
7、ABD
【答案解析】選項A,對通常由于風險程度較低而不會做出測試的賬戶余額實施實質性程序,是審計準則的要求;選項BD為準則要求的;選項C的程序為必須實施的,但并非命題所需的應對措施。
8、ACD
【答案解析】選項B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在沒有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前不能考慮出具的審計報告的類型。
9、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違反法律法規是指被審計單位有意或無意違背除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以外的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選項A不正確;對第二類法律法規的違反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選項C不正確。
三、簡答題
1、【正確答案】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屬于特別風險。無論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的評估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都應當涉及和實施審計程序,用以:
(1)測試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做出的會計分錄以及編制財務報表過程中做出的其他調整是否適當;
(2)復核會計估計是否存在偏向,并評價產生這種偏向的環境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在復核是否存在偏向時,注冊會計師應當:
①評價管理層在做出會計估計時所作的判斷和決策是否反映出管理層的某種偏向(即使判斷和決策單獨看起來是合理的),從而可能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如果存在偏向,注冊會計師應當從整體上重新評價會計估計;
②追溯復核與以前年度財務報表反映的重大會計估計相關的管理層判斷和假設。
(3)對于超出被審計單位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或基于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以及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其他信息而顯得異常的重大交易,評價其商業理由(或缺乏商業理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從事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對財務信息做出虛假報告或掩蓋侵占資產的行為。
2、【正確答案】就法律法規而言,由于下列原因,審計的固有限制對注冊會計師發規重大錯報的能力的潛在影響會加大:
(1)許多法律法規主要與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相關,通常不影響財務報表,且不能被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所獲取;
(2)違反法律法規可能涉及故意隱瞞的行為,如共謀、偽造、故意漏記交易、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或故意向注冊會計師提供虛假陳述;
(3)某行為是否構成違反法律法規,最終只能由法院認定。
因此,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防止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也不能期望其發現所有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
為了幫助大家通過考試,233網校為大家提供注冊會計師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233網校祝大家考試成功!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