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審計概述難度較大(因為知識點比較多,也為審計打基礎),尤其關于認定的理解,是教材的難點,也是考核綜合題的必備知識點。本章近幾年平均分值7分左右。2019年考核了單選題和多選題。本章分值比較高,且屬于奠基內容,同學們需要通過理解牢固掌握。
1、審計的目的: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或內涵,增強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即以合理保證的方式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議。
2、審計提供合理保證,是一種高水平保證(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由于審計存在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據以得出結論和形成審計意見的大多數審計證據是說服性而非結論性的,因此,審計只能提供合理保證,不能提供絕對保證。
3、鑒證業務的保證程度分為:合理保證(如:審計業務)和有限保證(如:審閱業務),而不是只提供有限保證。
4、【法定or可接受】財務報表編制基礎——即是標準。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指①法律法規要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②或是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就被審計單位性質和財務報表目標而言,采用的可接受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5、審計證據既包括支持和佐證管理層認定的信息,也包括與這些認定相矛盾的信息。在某些情況下,信息的缺乏(如管理層拒絕提供注冊會計師要求的聲明)本身也構成審計證據,可以被注冊會計師利用。【對于做題而言,題干說:審計證據包括XXX,一定是對;若題干說審計證據不包括XXX,一定是錯】
6、審計的總體目標:
(1)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使得注冊會計師能夠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計意見;
(2)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根據審計結果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并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
7、(★★★★★)認定>>(認定的關鍵在于理解并運用,背沒有意義也浪費時間)
沒有基礎的考生需要借助老師的點撥,用舉例+知識點學透該知識點>>
8、雖然注冊會計師需要在審計成本與信息的可靠性之間進行權衡,但是,審計中的困難、時間或成本等事項本身,不能作為省略不可替代的審計程序或滿足于說服力不足的審計證據的理由。(成本需要考慮,但這不是犧牲可靠性的借口)
9、職業懷疑要求客觀評價管理層和治理層:【總之就是不能信以前,不能信現在,全程保持合理懷疑,只相信證據】
(1)由于管理層和治理層為實現預期利潤或趨勢結果而承受內部或外部壓力,即使以前正直、誠信的管理層和治理層也可能發生變化。
(2)注冊會計師不應依賴以往對管理層和治理層誠信形成的判斷。
(3)即使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和治理層是正直、誠實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職業懷疑的要求,不允許在獲取合理保證的過程中滿足于說服力不足的審計證據。
10、會計師事務所的業績評價、薪酬和晉升機制會促進或削弱(而不一定是削弱)審計實務中對職業懷疑的保持程度,這取決于這些機制如何設計和執行(比如:績效和審計項目的數量掛鉤可能會削弱;若與審計項目的質量掛鉤則可能會促進)。
11、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認定層次)×檢查風險【反向關系】
12、審計固有限制的來源:
(1)財務報告的性質:某些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變動幅度,這種變動幅度不能通過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來消除(比如預計負債)。
(2)審計程序的性質:CPA獲取審計證據的能力受到實務和法律上的限制(比如管理層不提供全部信息、蓄意謀劃的舞弊、審計不是對涉嫌違法行為的官方調查)。
(3)在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審計的需要(不可能一直審,也不可能一年只審一家)。
233網校學霸君給大家準備了注會學習資料包,里面包含: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歷年真題、公式/分錄/法條、考情分析等,點擊下方圖片即可獲取~
熱門答疑:注冊會計師發展前景好嗎?薪資待遇如何?
點擊注冊 >>領取注冊會計師新人禮包(購課優惠券+精講班視頻+考試真題)>> |
注會刷題太費腦?聽完老師講講考點和答題技巧,你會豁然開朗!劉勝花老師重磅回歸,帶你讀薄教材,解決會計難題!【2020年零基礎入門新課搶先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