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考試命題規律來看,涉及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認定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目標、審計程序的關系的題目,特點較顯著,就是多采用填表的方式進行考核。例如給出“應收賬款”相關的認定名稱,要求寫出相應的審計目標和審計程序。此類型的題目往往和后面的循環審計章節的有較多的聯系。在綜合題中也會間接地涉及到認定,且分值不少,希望引起考生的注意。(本篇講記錄)
一、與所審計期間各類交易、事項及相關披露的認定
與所審計期間各類交易、事項及相關披露的認定(通常用于利潤表) | |
發生 | (1)是“發生”,而不是“發生性”,專業名詞不能漏字也不能加字,否則一分沒有。 |
完整性 | (1)是“完整性”,而不是“完整”。 |
準確性 | (1)“發生”和“完整性”屬于定性的認定,“準確性”屬于定量的認定。 |
截止 | (1)和時間相關的一個認定。 |
分類 | (1)與會計知識密不可分。 |
列報 | (1)關鍵就是把會計科目和報表項目區分開來。 |
二、與期末賬戶余額及相關披露的認定
與期末賬戶余額及相關披露的認定(用于資產負債表) | |
存在 | (1)與利潤表有區別。利潤表是時段,資產負債表是時點,所以利潤表是看一段時間發生與否,資產負債表是看資產負債表日存在與否。 (2)比如說ABC公司賬面上有100萬的應收賬款,從賬簿反查至原始憑證,發現只有90萬的貨款有證據支持,此時還有10萬的貨款“并不存在”,因此應該回答:應收賬款/存在。 |
完整性 | 參照上表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和上表的性質不同 |
準確性、計價和分攤 | (1)注意專業名詞,不同于利潤表的“準確性”,要記得帶上計價和分攤。 (2)通常來說,涉及減值、折舊、攤銷會用到此認定。 |
權利和義務 | (1)資產負債表所特有。因為資產是企業所擁有的權利,負債是企業應該履行的義務。 (2)主要是判斷資產是否歸屬于被審計單位,負債是否屬于被審計單位的義務。 (3)通常和“抵押”密不可分。 |
分類 | (1)與會計知識密不可分。 (2)舉例來說:應付而未付的租金,應該計入“其他應付款”,而非“應付賬款”。 |
列報 | (1)關鍵就是把會計科目和報表項目區分開來。 (2)舉例來說:“存貨跌價準備”是會計科目,但在財報上應該列示為“存貨”。以此類推。 |
【模擬練習】
注冊會計師李某在對某上市公司審計中發現如下問題:
(1)該上市公司2018年年末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一批商品,合同總價款為840萬元,分四年于每年的年末收款。經對比發現,售價總額為720萬元。
(2)年末,該公司處置一棟原用來出租的房屋,處置時賬面價值為350萬元,實際收到價款為400萬,該公司確認營業外收入50萬元。
(3)此外,注冊會計師陳某在詢問中了解到,該公司年末實際的結賬日為12月29日,對于30, 31兩日發生的銷售商品收入35萬,均記在2019年1月的賬簿中。(假定均不考慮相關稅費)
大家可以試著練習一下該題目,再去精講班第三講>>聽老師的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