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本題考查比例的概念。比例是以l為基數的,所以比值不可能大于l。它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比率可以是一個總體中各個不同部分的數量對比,也可以是同一現象在不同時間或空間上的數量對比。2.A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總體的構成或結構。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l。不可能大于l。
3.B
【解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定義及特征。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總體的構成或結構。整體中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為1。
4.A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將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數或百分比,它是將對比的基數抽象化為100而計算出來的,用%表示,它表示每l00個分母中擁有多少個分子。
5.A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比率是各不同類別的數量的比值。在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研究中,經常使用比率,例如,經濟學中的積累與消費之比,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產值之比。
6.C
【解析】本題考查比率指標的計算。人口性別比是指男性人口與女性人口之間的比例,一般以女性人口數為l00,計算結果為C。
7.A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圖示。分類數據的圖示方法主要有圓形圖和條形圖。
8.B
【解析】本題考查條形圖的基本形式。用寬度相同的條形的高度或長短來表示數據變動的圖形是條形圖。條形圖可以橫置或縱置.縱置時也稱為柱形圖。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整理與顯示。分類數據本身就是對事物的一種分類,因此,在整理時除了要列出所分的類別外.還要計算出每一類別的頻數、頻率或比例、比率。
2.AE
【解析】本題考查頻數的定義。頻數也稱次數.是落在各類別中的數據個數。
3.ACE
【解析】本題考查比率所具有的特征。比率是各不同類別的數量的比值。由于比率不是總體中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對比關系,因而比率的比值可能大于l。為方便起見,比率可以不用1作為基數.而用100或其他便于理解的數作為基數。
4.BCD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整理方法。分類數據本身就是對事物的一種分類,因此,在整理時除了要列出所分的類別外,還要計算出每一類別的頻數、頻率或比例、比率,同時選擇適當的圖形進行顯示,選項BCD正確。累積頻數和累積百分比適用于順序數據的整理和顯示。5.AC
【解析】本題考查數據的圖示。由于題干中涉及的數據屬于分類數據,因此主要可以采用條形圖和圓形圖。
6.DE
【解析】本題考查分類數據的圖示。圓形圖也稱餅圖,是用圓形及圓內扇形的面積來表示數值大小的圖形,故選DE。
7.BD
【解析】本題考查數據的分組。在連續變量或變量值較多的情況下,通常采用組距分組。劃分的組數既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選項BD正確。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上組限不在內”。
8.CD
【解析】本題考查數據分組的方法。確定分組組數的要求是:第一,劃分的組數,既不應太多也不應太少,組數過多,達不到分組壓縮資料的目的;組數太少,將造成原始資料的信息丟失過多。第二,組數的確定.要盡量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與組內資料的同質性。第三,采用的分組辦法,要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