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產業結構的內涵及其劃分
1、產業結構:指國民經濟中各產業之間及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和結合狀況,是國民經濟結構的一個基本方面。
2、產業結構的劃分:
劃分 | 內容 |
兩大部類分類法 | 把整個社會生產歸納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后來人們把兩大部類進一步具體化為物質生產領域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業等產業。同時,每一產業內部還存在部門產業結構,如工業是由生產資料工業和消費品工業構成,或者是由重工業和輕工業構成;農業是由農業(指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構成。在這些比例關系和結合狀態中,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 |
三次產業分類法 | “三次產業”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簡稱。 第一產業:指用自然界本來就存在著的勞動對象進行生產的初級產品的生產部門。(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指對初級產品進一步加工的生產部門,主要是指各種制造業部門。(工業和建筑業,其中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第三產業:不生產物質產品而只提供服務的部門,即廣義的服務業。(可分為流通部門(商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等)和服務部門(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旅游業、技術信息服務業等)兩個部分。) |
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分類法 | 根據不同的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不同生產要素的依賴程度,將產業劃分:資本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等。 |
考點二、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
1、消費結構:指人們所消費的不同類型的消費資料之間的比例關系。
2、資源結構: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和經濟技術資源兩大類,自然資源分為生態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四種類型。
3、投資結構:指投資總量中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
4、科學技術進步:①用新的科學技術可以改造傳統產業;②當新的科學技術在某些領域獲得應用,并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時,會形成獨立的新的產業部門。
5、勞動力素質和數量
6、產業間關聯方式
考點三、產業結構的優化
1、產業結構優化: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間建立起最佳的結構和最優的比例關系。
2、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我國產業結構存在比例關系不合理和低級現象
表現: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一、二、三產業的關系不協調;產業發展在低水平上重復等方面。
3、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
(1)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短期目標是實現產業結構的運行均衡.
(2)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長期目標是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優化。
4、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目標的途徑:
①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業結構轉換機制,充分發揮價值規律、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的作用,推動產業發展和調整。
②選準主導產業,培育戰略產業,強化基礎產業。
5、在產業結構中,根據各種產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
(1)主導產業:指在國民經濟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對它依賴程度大,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關聯度大,又具有較高社會綜合效益的產業。
(2)戰略產業:指反映世界新技術革命成果,能在將來帶動整個產業結構向高度優化演進的產業。代表著世界產業發展的方向,必須及早培育,為將來主導產業轉換打下良好基礎。
(3)基礎產業:整個產業體系賴以發展的基礎,一般包括農業、能源、原材料工業以及交通、通信、服務、科技、教育等產業,它們為產業體系的發展提供能源、原材料、流通、信息服務、技術和人才。在我國的基礎產業中,當前最為薄弱的是農業、運輸、通信、科技等產業部門,應重點加以發展。
2023初級經濟師【小班督學·快通關】4維立體督學+【AI智能題庫】章節練習、全真機考題庫、考前點題等8大版塊+【不過重學保障】覆蓋2個考期,立即報名>>
①幫助零基礎考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了解考情,梳理學習思路。②系統性的幫助考生夯實基礎,掌握新教材考點。③針對性講解典型習題,讓你掌握考核方式、出題方式,提升做題技巧及效率。
①串講考試中反復出題的考點,針對性突破重難點,穩抓核心分值。②針對性拆分講解重難點,幫助考生攻克難題,抓住重要分值。③對當年考試真題進行詳細講解,并結合課程預測考試趨勢及方向。
①講解高含金量考題突擊卷,幫助考生做"考題",短期沖分。②臨考直播總結歷年高分考點,預測當年考點,實現考前迅猛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