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本節主要涉及讓渡無形資產等資產使用權的使用費收入的核算。
一、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ㄒ唬┫嚓P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賬務處理
企業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所讓渡資產計提的攤銷額等,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
企業確認讓渡資產使用權的使用費收入時,按確定的收入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企業對所讓渡資產計提攤銷以及所發生的與讓渡資產有關的支出等,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等科目。
第四節 政府補助
一、政府補助的內容、特征及形式
?。ㄒ唬┱a助的內容
政府補助是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其中,政府包括各級政府及其所屬機構,如財政、衛生、稅務、環保部門等。
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二)政府補助的特征
1.政府補助是無償的、有條件的政府補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條件,主要包括
(1)政策條件,企業只要符合政府補助政策的規定,都有資格申請政府補助。符合政策規定不一定都能夠取得政府補助,不符合政策規定、不具備申請政府補助資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補助。
?。?)使用條件,企業已獲得批準取得政府補助的,應當按照政府相關文件等規定的用途使用政府補助。
2.政府資本性投入不屬于政府補助
政府以投資者身份向企業投入資本,享有企業相應的所有權,企業有義務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政府與企業之間是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的關系。財政撥入的投資補助等專項撥款中,相關政策明確規定作為“資本公積”處理的部分,也屬于資本投入的性質。政府的資本性投入無論采用何種形式,均不屬于政府補助的范疇。
(三)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政府補助表現為政府向企業轉移資產,包括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通常為貨幣性資產,但也存在非貨幣性資產的情況。
1.財政撥款。
2.財政貼息。
3.稅收返還。
4.無償劃撥非貨幣資產。
二、政府補助的確認和計量
?。ㄒ唬┱a助的確認
政府補助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企業能夠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
(二)政府補助的計量
1.政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算。
政府補助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撥付的,通常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算。只有存在確鑿證據表明該項補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額標準撥付的,如按照實際銷量或儲備量與單位補貼定額計算的補助,可以按照應收的金額計量。
2.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計量。
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如該資產附帶有關文件、協議、發票、報關單等憑證注明的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不大的,應當以有關憑據中注明的價值作為公允價值入賬,沒有注明價值或注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交易市場的,應當根據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市場交易價格作為公允價值計量,如沒有注明價值、且沒有活躍交易市場、不能可靠取得公允價值的,應當按照名義金額計量,名義金額為1元。
三、政府補助的賬務處理
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1)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2)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3.與資產和收益均相關的政府補助,企業需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