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提供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會計實務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第六講(2)
【8.不定項選擇題】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該企業生產主要耗用一種原材料,該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計劃單位成本為每千克20元,2013年6月初,該企業“銀行存款”科目余額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余額分別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甲企業發生如下經濟業務:(2014年改編)
(1)5日,從乙公司購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9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5300元,全部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達。
(2)8日,從乙公司購入的材料到達,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0千克,經查明,短缺為運輸途中合理損耗,按實際數量入庫。
(3)10日,從丙公司購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57000元,增值稅稅額為969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并且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4)15日,從丁公司購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88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496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款項尚未支付。
(5)6月份,甲企業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總計為84000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1.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甲企業向乙公司購入材料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原材料增加90000元
B.材料采購增加90000元
C.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D.應交稅費的進項稅額增加15300元
【答案】BD
【解析】資料(1)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材料采購 9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5300
貸:銀行存款 105300
2.根據資料(2),甲企業的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發生節約差異9000元
B.發生超支差異9000元
C.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D.原材料增加99000元
【答案】AD
【解析】資料(2)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99000(4950×20)
貸:材料采購 90000
材料成本差異 9000
3.根據材料(3),下列各項中,甲企業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原材料 60000
貸:材料采購 60000
B.借:原材料 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00
貸:應付賬款 70200
C.借:材料采購 5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9690
貸:銀行存款 66690
D.借:材料采購 3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 3000
【答案】ACD
【解析】資料(3)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材料采購 5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9690
貸:銀行存款 66690
借:原材料 60000(3000×20)
貸:材料采購 57000
材料成本差異 3000
4.根據期初資料和資料(1)至(4),甲企業“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為269000元,下列關于材料成本差異的表述正確的是( ?。?/p>
A.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3.77%
B.“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為8000元
C.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0.8%
D.“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發生額為19000元
【答案】BC
【解析】6月份,“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發生額=8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發生額=9000+3000=12000(元)。
6月30日,甲公司“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6152-9000-3000+8000=2152(元)。
6月材料成本差異率=2152/269000×100%=0.8%。
5.根據期初資料和資料(1)至(5),2013年6月30日甲企業相關會計科目期末余額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銀行存款”科目為26050元
B.“原材料”科目為153000元
C.“原材料”科目為186480元
D.“銀行存款”科目為128010元
【答案】D
【解析】6月30日,“銀行存款”科目余額=300000-105300-66690=128010(元);“原材料”科目余額=269000-84000=185000(元)。
【9.不定項選擇題】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2014年12月初,A材料賬面余額90000元,該企業12月份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2013年改編)
(1)5日,購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300000元,增值稅稅額51000元,購入該種材料發生保險費1000元,發生運費4000元(已取得運費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稅額為440元。運輸過程中發生合理損耗10千克,材料已驗收入庫,款項均已通過銀行存款付清。
(2)15日,委托外單位加工B材料(屬于應稅消費品),發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費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為10000元,材料加工完畢驗收入庫,款項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
(3)20日,領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業專設銷售機構辦公樓的日常維修,購入A材料支付的相關增值稅稅額為10200元。
(4)31日,生產領用A材料一批,該批材料成本為15000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1.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外購原材料實際成本的是( ?。?。
A.運輸過程中的合理損耗
B.采購過程中發生的保險費
C.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
D.增值稅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
【答案】ABC
【解析】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購入物資負擔的稅金(如關稅等)和其他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不計入材料成本。
2.根據資料(1),下列各項中,關于甲企業采購A材料的會計處理,結果正確的是( )。
A.記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額為305000元
B.記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額為304000元
C.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為51000元
D.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為51440元
【答案】AD
【解析】甲企業采購A材料的成本=300000+1000+4000=305000(元),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00+440=51440(元)。
3.根據資料(2),關于甲企業委托加工業務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為90000元
B.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為100000元
C.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10000元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D.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10000元應記入“應交稅費”科目的借方
【答案】AD
【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按規定準予抵扣,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不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中,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70000+20000=90000(元),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
4.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甲企業專設銷售機構辦公樓日常維修領用A材料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p>
A.借:銷售費用 60000
貸:原材料 60000
B.借:在建工程 70200
貸:原材料 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200
C.借:銷售費用 70200
貸:原材料 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200
D.借:在建工程 60000
貸:原材料 60000
【答案】A
【解析】辦公樓日常維修領用原材料,原材料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選項BC錯誤;銷售部門領用的原材料計入銷售費用,選項D錯誤,選項A正確。
5.根據資料(1)-(4),甲企業31日A材料結存成本( ?。┰?。
A.304800
B.31500
C.319720
D.320000
【答案】D
【解析】甲企業31日A材料結存成本=90000+305000-60000-15000=320000(元)。
【10.不定項選擇題】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度至2012年度發生的與無形資產有關業務如下:(2013年)
(1)2010年1月10日,甲企業開始自行研發一項行政管理用非專利技術,截至2010年5月3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外單位協作費74萬元,領用本企業原材料成本26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因素),經測試,該項研發活動已完成研究階段。
(2)2010年6月1日研發活動進入開發階段,該階段發生研究人員的薪酬支出35萬元,領用材料成本85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因素),全部符合資本化條件,2010年12月1日,該項研發活動結束,最終開發形成一項非專利技術投入使用,該非專利技術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攤銷。
(3)2011年1月1日,甲企業將該非專利技術出租給乙企業,雙方約定租賃期限為2年,每月月末以銀行轉賬結算方式收取租金1.5萬元。
(4)2012年12月31日,租賃期限屆滿,經減值測試,該非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52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資料(1)和(2),甲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是( )萬元。
A.100
B.120
C.146
D.220
2.根據資料(1)至(3),下列各項中,關于甲企業該非利技術攤銷的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是( ?。?。
A.應當自可供使用的下月起開始攤銷
B.應當自可供使用的當月起開始攤銷
C.該非專利技術出租前的攤銷額應計入管理費用
D.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非專利技術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
3.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甲企業2011年1月出租無形資產計提的攤銷額和收取租金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其他業務成本 2
貸:累計攤銷 2
B.借:管理費用 2
貸:累計攤銷 2
C.借:銀行存款 1.5
貸:其他業務收入 1.5
D.借:銀行存款 1.5
貸:營業外收入 1.5
4.根據資料(4),甲企業非專利技術的減值金額是( )萬元。
A.0
B.18
C.20
D.35.6
5.根據資料(1)至(4),甲企業2012年12月31日應列入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項目的金額是( ?。┤f元。
A.52
B.70
C.72
D.88
1.
【答案】B
【解析】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在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最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最終計入無形資產。所以甲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35+85=120(萬元)。
2.
【答案】BCD
【解析】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可供使用的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所以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該無形資產出租前供行政管理使用,所以出租前其攤銷額應計入管理費用,選項C正確;企業選擇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項D正確。
3.
【答案】AC
【解析】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租金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每月攤銷額=120÷5÷12=2(萬元)。所以該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1.5
貸:其他業務收入 1.5
借:其他業務成本 2
貸:累計攤銷 2
4.
【答案】B
【解析】2012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已計提攤銷額=2×(1+12×2)=50(萬元),計提減值損失前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120-2×(1+12×2)=70(萬元),可收回金額為52萬元,所以計提減值金額=70-52=18(萬元)。
5.
【答案】A
【解析】列入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項目金額=無形資產賬面原值-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損失=120-50-18=52(萬元)。
【11.不定項選擇題】甲公司為工業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度發生的與固定資產相關業務如下:(2012年)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從乙公司一次購進三臺不同型號且具有不同生產能力的A設備、B設備和C設備,共支付價款4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80萬元,包裝費及運雜費30萬元,另支付A設備安裝費18萬元,B、C設備不需要安裝,同時,支付購置合同簽訂、差旅費等相關費用2萬元,全部款項已由銀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臺設備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三臺設備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000萬元、1800萬元和1200萬元。甲公司按每臺設備公允價值的比例對支付的價款進行分配,并分別確定其入賬價值。
(3)三臺設備預計的使用年限均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均為2%,均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4)2011年3月份,支付A設備、B設備和C設備日常維修費用分別為1.2萬元,0.5萬元和0.3萬元。
(5)2011年12月31日,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發現B設備實際運行效率和生產能力不足以達到預計的狀況,存在減值跡象,其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為120萬元,其他各項固定資產未發生減值跡象。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資料(1)、(2),下列各項中,關于固定資產取得會計處理的表述正確的是( ?。?/p>
A.固定資產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B.支付的相關增值稅稅額不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C.固定資產取得成本與其公允價值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
D.購買價款、包裝費、運輸費、安裝費等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2.根據資料(1)、(2),下列各項中,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A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612萬元
B.B設備的入賬價值為1450.8萬元
C.C設備的入賬價值為967.2萬元
D.A設備分配購進固定資產總價款的比例為40%
3.根據資料(1)、(2),固定資產購置業務引起下列科目增減變動正確的是( )。
A.“銀行存款”減少4050萬元
B.“管理費用”增加2萬元
C.“制造費用”增加2萬元
D.“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增加680萬元
4.根據資料(3),下列各項中,關于甲公司固定資產折舊表述正確的是( ?。?。
A.前3年計提折舊所使用的折舊率為40%
B.A設備2011年度應計提折舊額為652萬元
C.B設備2011年度應計提折舊額為580.32.萬元
D.計提前3年折舊額時不需要考慮殘值的影響
5.根據資料(4),甲公司支付設備日常維修費引起下列科目變動正確的是( )。
A.“固定資產”科目增加2萬
B.“管理費用”科目增加2萬
C.“在建工程”科目增加2萬
D.“營業外支出”科目增加2萬
6.根據資料(5),甲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其利潤表項目的影響是( ?。?。
A.資產減值損失增加120萬元
B.營業利潤減少120萬元
C.利潤總額減少120萬元
D.凈利潤減少120萬元
1.
【答案】BD
【解析】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固定資產取得成本。
2.
【答案】BCD
【解析】設備A的入賬價值=(4000+30)×2000/(2000+1800+1200)+18=1630(萬元);設備B的入賬價值=(4000+30)×1800/(2000+1800+1200)=1450.8(萬元);設備C的入賬價值=(4000+30)×1200/(2000+1800+1200)=967.2(萬元);A設備分配購進固定資產總價款的比例=(4000+30)×2000/(2000+1800+1200)×100%=40%。
3.
【答案】BD
【解析】
借:固定資產——A 1630
——B 1450.8
——C 967.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80
管理費用 2
貸:銀行存款 4730
4.
【答案】ABCD
【解析】2011年A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630×2/5=652(萬元);2011年B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450.8×2/5=580.32(萬元);雙倍余額遞減法前三年的折舊率=2/5×100%=40%;因為預計使用年限為五年,所以前三年計提折舊時不考慮殘值。
5.
【答案】B
【解析】生產車間發生的固定資產日常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
6.
【答案】ABCD
【解析】
選項ABCD均正確,相關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