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第八章歷年真題精選(下載版)
一、單項選擇題
1.(2013年)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的是( )。
A.售價法
B.交互分配法
C.直接分配法
D.計劃成本分配法
【答案】A
【解析】售價法是聯產品成本的分配方法,其余選項是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
2.(2013年)某企業生產A、B兩種產品,A、B兩種產品的外購動力消耗定額分別為4工時和6.5工時。6月份生產A產品500件,B產品400件,共支付動力費11040元。該企業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動力費,當月A產品應分配的動力費為( )元。
A.3840
B.4800
C.6133
D.6240
【答案】B
【解析】單位工時應分配的動力費=11040÷[(4×500)+(6.5×400)]=2.4(元/工時),
A產品應分配的動力費=2.4×4×500=4800(元)。
3.(2012年)某企業產品入庫后發生可修復廢品一批,生產成本14萬元,返修過程中發生材料費1萬元、人工費用2萬元、制造費用3萬元,廢品殘料作價0.5萬元已回收入庫。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為( )萬元。
A.5.5
B.14
C.19.5
D.20
【答案】A
【解析】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即在返修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費用要計入到“廢品損失”科目,同時收回的殘料價值以及應收的賠款要從“廢品損失”科目轉入到“原材料”或“其他應收款”科目,沖減廢品損失,故此時的廢品損失凈額是1+2+3-0.5=5.5(萬元)。故答案選A。
4.(2012年)企業采用計劃成本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輔助生產車間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與按計劃成本分配轉出的費用之間的差額,應計人的科目是( )。
A.生產成本
B.制造費用
C.管理費用
D.銷售費用
【答案】C
【解析】輔助生產車間實際發生的費用與按計劃單位成本分配轉出的費用之間的差額采用簡化計算方法全部計入到管理費用。故答案選C。
5.(2011年)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是( )。
A.固定資產報廢凈損失
B.支付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C.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D.基本生產車間設備計提的折舊費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產品成本的內容。選項A,固定資產報廢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B,支付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計入管理費用;選項C,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計入銷售費用。
6.(2011年)甲產品經過兩道工序加工完成,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將直接人工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甲產品月初在產品和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總計23200元。本月完工產品200件;月末第一工序在產品2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40%;第二工序在產品4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60%。月末在產品的直接人工成本為( )元。
A.2400
B.3200
C.6000
D.2000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約當產量比例法。
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0×40%+40×60%=32(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23200÷(200+32)=100(元/件)
月末在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成本=100×32=3200(元)
7.(2011年)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時,最適宜將產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是( )。
A.定額比例法
B.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C.約當產量比例法
D.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生產費用在月末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問分配。選項A,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選項B,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適用于各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選項C,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于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8.(2011年)某工業企業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不可修復廢品一批,該批廢品的成本構成為:直接材料32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費用2000元。廢品殘料計價500元已回收入庫,應收過失人賠償款1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廢品的凈損失為( )元。
A.7700
B.8700
C.9200
D.1070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廢品損失的核算。該廢品凈損失=3200+4000+2000-500-1000=7700(元)。
您是否想看:1999-2013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歷年真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