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根據以下內容,回答47-61題。
資料一:A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按照規定辦理增資手續后,將資本公積90000元轉增注冊資本。該公司原有注冊資本2910000元,其中甲、乙、丙三家公司各占1/3。
(2)用盈余公積50000元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3)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積153000元。
(4)接受B公司投資,經投資各方協議,B公司實際出資額中1000000元作為新增注冊資本,使投資各方在注冊資本總額中均占1/4。B公司以銀行存款1200000元繳付出資額。
資料二:甲企業是2013年1月1日由投資者A和投資者B共同出資成立,每人出資6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該企業2013年10月31日“資本公積”貸方余額為6000元。11月份發生如下與資本公積有關的業務(所涉及款項全部以銀行存款收支):
(1)11月1日投資者A和投資者B決定吸收C.D兩位新投資者加入甲企業。經有關部門批準后,甲企業實施增資,將實收資本增加到2400000元。經四方協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各占甲企業1/4的股份。C.D投資者的出資情況如下:
①投資者C以900000元投入甲企業作為增資,11月11日收到此款項并存入銀行。
②投資者D以一臺生產用設備投入甲企業作為增資,雙方確認的價值為600000元,稅務部門認定應交增值稅額為102000元,甲企業收到后作為固定資產核算。投資者D已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2)甲企業于11月1日取得乙企業30%的股權,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乙企業11月30日其他資本公積金額增加15000元。
假定:以上合同約定的價值均和公允價值相等。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題。
資料一,根據業務(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資本公積”減少90000元
B.“實收資本”增加90000元
C.“股本”增加90000元
D.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金額為0
48、 資料一,根據業務(2)~(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盈余公積補虧導致“盈余公積”減少50000元
B.盈余公積補虧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
C.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會使“未分配利潤”減少
D.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會使留存收益減少
49、 資料一,根據業務(4),B公司投資后,A公司的注冊資本總額是( )元。
A.4000000
B.4090000
C.4800000
D.4890000
50、 資料二,關于投資者C.D的增資,甲企業的處理錯誤的是( )。
A.增加“實收資本”1200000元
B.對“資本公積”的影響金額是0
C.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702000元
D.資本公積的入賬金額為402000元
51、 資料二,對于乙企業的其他資本公積變動,甲企業的處理正確的是( )。
A.確認“資本公積”4500元
B.確認“投資收益”4500元
C.確認“營業外收入”4500元
D.不需要做會計處理
52、 資料二,2013年11月末,甲企業的“資本公積”余額為( )元。
A.10500
B.408000
C.6000
D.412500
53、根據以下資料,回答53-67題:
甲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為一家從事機械制造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2×10年1月1日所有者權益總額為5 400萬元,其中實收資本4 000萬元,資本公積400萬元,盈余公積800萬元,未分配利潤200萬元。2×10年度甲公司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經批準,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入無形資產專利權并交付使用,合同約定的價值為3 500萬元(與公允價值相符);同時甲公司增加實收資本2 000萬元,相關法律手續已辦妥。
(2)出售一臺設備,售價25萬元,款項存入銀行,不考慮相關稅費。該項設備固定資產原值為50萬元,累計折舊38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凈殘值為50元,清理過程中未發生清理費用。
(3)被投資企業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加導致資本公積凈增加300萬元,甲公司采用權益法按30%持股比例確認應享有的份額。
(4)向企業困難員工捐贈5萬元。
(5)攤銷遞延收益31萬元(該遞延收益是以前年度確認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6)年末某研發項目完成并形成無形資產,該項目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為200萬元。
(7)除上述經濟業務外,甲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10 500萬元,發生營業成本4 200萬元.營業稅金及附加600萬元.銷售費用200萬元.管理費用300萬元.財務費用200萬元,經計算確定營業利潤為5 000萬元。
按稅法規定當年準予稅前扣除的職工福利費120萬元,實際發生并計入當年利潤總額的職工福利費150萬元。除此之外,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項目,也未發生遞延所得稅。所得稅稅率為25%。
(8)確認并結轉全年所得稅費用。
(9)年末將“本年利潤”科目貸方余額結轉至未分配利潤。
(10)年末按凈利潤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11)年末將“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明細科目余額結轉至未分配利潤。
假定除上述資料外,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針對業務(1)、(2)、(3)下列處理正確的是( )。
A.借:無形資產 3 500
貸:實收資本3 500
B.業務(2)所處置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2萬元
C.業務(2)應確認固定資產處置利得38萬元
D.業務(3)應確認其他權益變動90萬元
54、 根據業務(4)、(5)、(6),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業務(4)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5萬元
B.業務(5)應沖減相關資產成本30萬元
C.業務(5)應確認一項收入
D.業務(6)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200萬元
55、 2×10年度利潤總額和全年應交所得稅分別為( )萬元。
A.5 039和1 267.25
B.5 008和1 259.5
C.5 064和1 266
D.5 069和1 267.25
56、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確認應交所得稅借方應計入所得稅費用科目
B.所得稅費用期末直接結轉到未分配利潤
C.提取盈余公積應借記盈余公積科目
D.提取盈余公積會減少未分配利潤金額
57、 2×10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項目金額分別為( )萬元。
A.4 000,1 990,3 405.98,
B.6 000,490,3 971.75
C.4 000,490, 3 971.75
D.6 000,1 990,3 405.98
58、 根據以下內容,回答58-72題。
鴻雁公司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對甲產品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生產費用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費用發生較為均衡,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計算。
資料1:鴻雁公司2010年12月有關甲產品成本費用資料如下:
(1)月初甲在產品40件,直接材料為40000元,直接人工為3000元,制造費用為4000元。
(2)本月投入生產甲產品160件,本月完工產品150件,月末在產品50件。
(3)本月生產甲產品發生有關成本費用資料如下:
①本月投入生產甲產品耗用主要材料150000元,輔助材料10000元,車間管理部門耗用材料6000元。
②本月分配生產甲產品的直接工人工資12000元,福利費25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5000元。
③本月確認的生產甲產品應負擔的車間管理部門水電費750元。
資料2:鴻雁公司2010年甲產品單位計劃成本1160元,其中直接材料980元,直接人工95元,制造費用85元。
假定除上述資料外,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第(1)~(4)題。
關于甲產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分配,計算正確的是( )。
A.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費為142500元
B.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費為15000元
C.完工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為11250元
D.在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為3750元
59、 完工入庫甲產品的成本為( )元。
A.65900
B.54750
C.178500
D.500000
60、
甲產品12月計劃完工產品總成本為( )元。
A.196000
B.256000
C.174000
D.147000
61、
關于計劃完成情況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直接材料實際比計劃節約3000元,計劃完成比較好
B.直接人工實際比計劃超支750元,計劃完成不夠好
C.制造費用實際比計劃超支750元,計劃完成不夠好
D.制造費用實際比計劃節約750元,計劃完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