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看到有人在問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不是一定要掌握?是否可以戰略性的放棄?答案就是別放棄!首先時間還有很多;其次這個知識點其實并不難,公式有訣竅可尋;更重要的是,莊欣老師2020年初級會計實務的精講班已經更新到第13講,葛廣宇老師的精講班更新到第21講,馬上就可以講到存貨的內容,帶著問題去聽課,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及概述
方法 | 特點 |
個別計價法 | 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優點: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 缺點: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
先進先出法 | 優點: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 缺點: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常考點】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 優點: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 缺點: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不利于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 |
移動加權平均法 | 優點:能夠使企業管理層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 缺點:由于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位成本,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太適用。 |
二、個別計價法: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
計算方法: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
簡而言之,該計價方法就是逐一、分別核算其實際成本。
三、先進先出法
顧名思義,就是按照進貨的順序發貨。比如:
11月1日購進100元/克的原材料1000克;
11月2日購進150元/克的原材料1000克;
11月3日購進100元/克的原材料1000克;
11月4日需要領用1500克原材料,先領用11月1日購進的100元/克的原材料1000克,再領用11月2日購進150元/克的原材料500克。
四、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計算公式:
①存貨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總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總數量)
【總結】存貨單位成本=總的成本÷總的數量
②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即月初+本期購入-本期發出)
【總結】②和③的公式=量×單價
【實戰演練】
(2018年單選題)某企業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發出材料成本。2017年6月1日結存乙材料200件、單位成本35元,6月10日購入乙材料400件、 單位成本40元,6月20日購入乙材料400件、單位成本45元。當月發出乙材料600件。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6月份發出乙材料的成本為( )元。
A.24600
B.25000
C.26000
D.23000
五、移動加權平均法
計算公式:
①存貨單位成本=(原有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結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總結】存貨單位成本=總的成本÷總的數量
②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的存貨單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注意】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對比學習。區別就在于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月末一次性算一次,而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每購入一次存貨就重新計算一次存貨。
【實戰演練】
ABC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發出存貨的成本。
2×20年初,A公司庫存甲原材料100件的成本為120萬元,未計提跌價準備。2×20年發生的購進及發出存貨業務如下:
(1)4月1日,購入甲材料150件,每件不含稅單價1.1萬元,增值稅為21.45萬元;支付的運輸費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運輸費用5萬元,增值稅0.45萬元;
(2)6月30日,發出甲材料200件;
(3)8月1日,購入甲材料120件,價款144萬元(不含增值稅),支付運雜費3萬元,另支付保險費1萬元;
(4)12月15日,發出甲材料100件。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20年12月31日A公司結存的甲原材料的成本是( )。
A、85.00萬元
B、84.00萬元
C、61.67萬元
D、86.33萬元
6月30日,發出材料的成本=1.16×200=232(萬元);
8月1日,甲原材料的單位成本=(120+150×1.1+5-232+144+3+1)/(100+150-200+120)=1.21(萬元);
12月15日,發出材料的成本=100×1.21=121(萬元);
2×20年12月31日結存的甲原材料的成本=206-121=85(萬元)。
其中85=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120+150*1.1+5-200*1.16+144+3+1-100*1.21=85。
大家還覺得初級會計實務中有哪些知識點難呢?可以在下方留言,老師會繼續為大家進行細致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