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定項選擇題( 模考系統)
81、A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按照規定辦理增資手續后,將資本公積90 000元轉增注冊資本。該公司原有注冊資本2 910 000元,其中甲、乙、丙三家公司各占1/3。
(2)用盈余公積50 000元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3)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積153 000元。
(4)接受B公司投資,經投資各方協議,B公司實際出資額中1 000 000元作為新增注冊資本,使投資各方在注冊資本總額中均占1/4。B公司以銀行存款1 200 000元繳付出資額。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業務(1)應借記實收資本,貸記資本公積
B、業務(1)應借記資本公積,貸記實收資本
C、業務(2)應借記盈余公積
D、業務(2)應貸記盈余公積
正確答案:BC
解析:完整正確的處理為:
(1)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90 000
貸:實收資本—甲公司 30 000
—乙公司 30 000
—丙公司 30 000
(2)借:盈余公積 50 000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50 000
借: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50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0 000
<2>、根據業務(3)和業務(4)表述,下列處理不正確的是()。
A、借:盈余公積 153 000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53 000
B、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53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53 000
C、借:銀行存款 1 200 000
貸:實收資本—B公司 1 0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00 000
D、借:銀行存款 1 200 000
貸:實收資本—B公司 1 200 000
正確答案:ABD
解析:完整正確的處理為:
(3)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53 000
貸:盈余公積 153 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53 000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53 000
(4)借:銀行存款 1 200 000
貸:實收資本—B公司 1 0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00 000
82、智達公司原由投資者A和投資者B共同出資成立,每人出資200 000元,各占50%的股份。經營兩年后,投資者A和投資者B決定增加公司資本,此時有一新的投資者C要求加入該公司。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智達公司實施增資,將實收資本增加到900 000元。經三方協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資者均擁有該公司300 000元實收資本,各占智達公司1/3的股份。各投資者的出資情況如下:
(1)投資者C以銀行存款投入智達公司390 000元。
(2)投資者A將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為增資,該批材料賬面價值95 000元,合同約定價值105 000元,稅務部門認定應交增值稅稅額為17 850元。投資者A已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3)投資者B將一項專利權投入公司作為增資,投資合同中約定該專利權價值為125 000元。
假定以上合同約定的價值都是公允的。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收到投資者C款項時,應直接確認實收資本390 000元
B、應按照協議規定確認投資者C應享有的實收資本份額300 000元
C、投資者C投資后,三位投資者分別持有智達公司1/3的股權份額
D、投資者C投入款項390 000元大于取得實收資本份額300 000元的差額應確認為資本溢價
正確答案:A
解析:正確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390 000
貸:實收資本—C 300 000(900 000×1/3)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90 000
<2>、下列表述和處理正確的是()。
A、接受投資的材料應按照賬面價值來入賬
B、應確認增值稅進項稅額17 850元
C、接受材料投資的分錄為:
借:原材料 105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850
貸:實收資本—A 1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2 850
D、接受無形資產投資的處理為:
借:無形資產 125 000
貸:實收資本—B 125 000
正確答案:BC
解析:選項D,正確處理為:
借:無形資產 125 000
貸:實收資本—B 100 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5 000
相關推薦:
2013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全真機考模擬試題5套
2013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深度預測試題5套
編輯推薦:233網校推行全真模擬機考應用平臺,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