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某企業(yè)存貨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月初庫存材料30 件,每件為2 000 元,月中又購進兩批,一次100 件,每件1 900 元,另一次50 件,每件2 092 元,則月末該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為( )元。
A.1 960
B.1 970
C.1 980
D.1 182
32. 企業(yè)在材料收入的核算中,需在月末暫估入賬并于下月初紅字沖回的是( )。
A.月末購貨發(fā)票賬單未到,但已入庫的材料
B.月末購貨發(fā)票賬單已到,貨款已付但未入庫的材料
C.月末購貨發(fā)票賬單已到,貨款已付且已入庫的材料
D.月末購貨發(fā)票賬單已到,貨款未付但已入庫的材料
33. A 公司為一般納稅企業(yè),采用實際成本法進行存貨的日常核算。2010 年8 月8 日購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記載的貨款是200 萬元,增值稅額為34 萬元,全部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下列有關購入材料的會計分錄正確的是()。
A.借記在途物資234 ,貸記銀行存款234
B.借記原材料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貸記銀行存款234
C.借記材料采購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貸記銀行存款234
D.借記在途物資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貸記銀行存款234
34. 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0 年10 月9 日購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21 200 元,增值稅額為3 604 元。材料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為200 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則該企業(yè)取得的材料的入賬價值應為()元。
A.20 200
B.21 400
C.23 804
D.25 004
35. A 企業(yè)通過對應收款項的風險進行分析,決定按應收款項余額的一定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科目的年初貸方余額為4 000 元,"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科目的年初借方余額分別為30 000 元和10 000 元。當年,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2 000 元確認為壞賬損失。"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科目的年末借方余額分別為60 000 元和10 000元,假定該企業(yè)年末確定的壞賬提取比例為10%。該企業(yè)年末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為( )元。
A.1 000
B.3 000
C.5 000
D.7 000
36. 企業(yè)在連續(xù)提取壞賬準備的情況下,"壞賬準備"科目在期末結賬前如為貸方余額,其反映的內容是()。
A.企業(yè)已提取但尚未轉銷的壞賬準備數(shù)額
B.本年提取的壞賬準備
C.已經(jīng)發(fā)生的壞賬損失
D.上年末壞賬準備的余額小于本年確認的壞賬損失部分
37. 預付貨款不多的企業(yè),可以將預付的貨款直接記入()的借方,而不單獨設置"預付賬款"賬戶。
A.“應收賬款”賬戶
B.“其他應收款”賬戶
C.“應付賬款”賬戶
D.“應收票據(jù)”賬戶
38. 某企業(yè)在2009 年10 月8 日銷售商品150 件,該商品單價為200 元,增值稅稅率為17%,該企業(yè)給購貨方5%的商業(yè)折扣,購貨方尚未支付貨款,則該企業(yè)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是()元。
A.28 500
B.27 400
C.33 345
D.35 100
39.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0 年8 月1 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不含稅價為200 000 元,因屬于批量銷售,甲公司同意給乙公司10%的商業(yè)折扣;同時為了鼓勵乙公司及早還款,甲公司規(guī)定的現(xiàn)金折扣條件是(按含增值稅的售價計算)為:2/10,1/20,n/30 。假定甲公司2010 年8 月15 日收到該筆銷售價款(含增值稅),則實際收到的價款為()元。
A.210 600
B.229 320
C.208 494
D.234 000
40. 甲公司2010 年6 月6 日銷售產品一批,貨款為2 000 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當日甲公司收到購貨方寄來一張3 個月到期不帶息商業(yè)承兌匯票,則甲公司應收票據(jù)的入賬金額是()萬元。
A.2 068
B.1660
C.2 340
D.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