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申報表有個附列資料,就是下面這張表格。
其實,這張表是發生應稅行為且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的,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差額征稅。
差額征稅本來是原營業稅的政策規定,即納稅人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其他納稅人的規定項目價款后的銷售額來計算稅款的計稅方法。而根據增值稅的計稅原理,營改增之后,支付給其他納稅人的支出按規定計算進項稅從銷項稅中抵扣,但是由于原營業稅差額征稅扣除項目范圍寬廣,且部分行業支出無法取得符合規定的抵扣憑證,所以差額征稅政策在多個行業進行了平移。
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營改增后有很多差額征稅的情況,部分如下:
A公司系小規模勞務派遣公司,2018年2季度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取得含稅收入20萬,公司全額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共計10萬元,并根據增值稅管理規定取得合法差額扣除憑證。
本期允許差額扣除額=10萬元;
差額后含稅銷售額=20-10=10萬元;
本期增值稅應納稅額=[10/(1+5%)]*5%=0.48萬元。
這里再判斷是否符合滿足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時候應該以差額前的銷售額來判斷,此案例中A公司20/1.05=19.05并不滿足。
申報表應該這樣填寫。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使用)附列資料》填寫:
主表
如果A公司系小規模勞務派遣公司,2018年2季度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取得含稅收入8萬,公司全額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共計4萬元,并根據增值稅管理規定取得合法差額扣除憑證。
這個時候,季度銷售額8/1.05=7.62小于9萬,滿足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
這種區情況下并不需要填寫附列資料,直接按小微免稅填寫主表即可。
注:享受小微企業和未達起征點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優惠政策納稅人,即使有扣除項目,也不得填寫附列資料。
差額申報會導致申報表比對出現異常,如果出現,需要大廳申報并做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