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2012年考試報名的方式、時間和網址是什么?
答:2012年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繼續采取網上報名和網上付費。報名網站為上海財政網站(http://link.233.com/25690),網上報名時間為2011年11月4日9:30—11月10日24:00,網上補報名時間為2011年12月13日—12月15日。具體網上報名操作事宜,請考生登錄網上報名系統,查看相關報名流程和有關要求后進行操作。考生注冊報名后,請務必牢記報名注冊號和密碼。
2.問:報名年度是指何年度?如何理解會計工作年限?
答:今年報考的考生,在2012年考試(報名年度為2011年)。報名考生必須達到規定的會計工作年限,方可參加報名。會計工作年限是指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后至2011年底累計的會計工作年限。
正確理解會計工作年限,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無證上崗時間不計算在內。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38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自2000年7月1日后,無證上崗,不作為計入合法的會計工作年限。
二是有效會計工作年限可累計計算。根據財政部2000年11月21日《關于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學歷與會計工作年限問題的通知》(財會〔2000〕16號)有關會計工作年限的要求,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已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考生獲得規定學歷前后且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累計總和。因此,有效會計工作年限可累計計算。
3.問:對報名參加考試的考生所持有學歷有何規定?
答: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的考生,必須具備高中或中專畢業以上學歷;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考生,必須具備大專(含)以上學歷。
4.問:現有或既往學歷為全日制普通院校畢業的考生哪年畢業才能報考中級資格考試?
答:下表列示了現有或既往學歷為全日制普通院校不同學歷水平的考生(指入學前未曾從事會計工作),今年報考中級資格考試最晚的畢業時間。只有在下表所列時間前畢業的考生,方可報名參加2012年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
5.對于不同學歷水平的考生,何時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報考中級資格考試?
答:下表列示了不同學歷水平的考生,今年報考中級資格考試最晚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時間。只有在下表所列時間前的考生,方可報名參加2012年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
6.問:香港、澳門居民報名參加考試應具備什么條件?
答:港澳居民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應根據相應級別報名條件的規定,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高中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從事會計工作年限證明、居民身份證明等證明材料。
7.問:2011年已在外省市參加中級考試并通過部分科目的考生,今年能否在上海報名參加考試?
答:此類考生可在上海報名考試。如果通過全部科目考試,應在上海辦理領取中級資格證書。
8.問:如考生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目前尚未辦妥申領手續,能否報名參加考試?
答:根據全國考辦規定,報考人員在辦理報名手續時,必須具備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因此,尚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考試。
9.問:此次報名是否還接受現場手工報名?
答:本市2012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全部實行網上報名,但考生也可在規定期限內向各區縣咨詢服務點,了解網上報名的相關事項。各區縣咨詢服務點原則上僅在11月5日上午9:30-11:30、下午13:30-16:30為考生提供現場咨詢服務,具體時間安排請咨詢各區縣咨詢服務點。
10. 問:網上報名須注意哪些事項?
答:(1)報名前考生應仔細閱讀相關文件要求,確認自己符合報考條件。繳費確認后,不再辦理退考。
(2)考試報名實行告知承諾制,報考人員應對自己提供信息的真實有效性負責。
(3)考生不得以他人身份進行報名,否則由此引起的糾紛,由考生承擔全部責任。
(4)考生不能用新、舊兩個身份證同時報名,報名與考試使用的身份證必須一致。
(5)通過報名系統提交報名信息并按時繳清費用,方為報名成功,逾期則視為放棄報名。
(6)報名成功并按時繳費后,可得到報名已成功的確認信息。
(7)報名成功的考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下載打印準考證,否則視為放棄考試。
(8)考生報名信息可在報名期間內自行修改。但是繳費確認后,不允許再改動報名信息。
11.網上支付如何操作?是否必須使用考生本人的銀行卡?
答:考生憑任何一張已開通網上支付功能且帶有“銀聯”標記的銀行卡,按照網上付費演示,進入銀聯電子支付系統平臺,即可辦理網上支付。因此,凡已開通網上支付功能的銀行卡,均可辦理繳費,不一定使用考生本人的銀行卡。網上繳費如有問題,請撥打銀聯客服專線95516—5.。
12.問:如果考生無法進行網上支付,如何繳費?
答:本市各區縣報名咨詢服務點現場均備有銀行POS機,并與網上報名系統的計算機連接,該設備支持所有銀聯借記信用卡(不支持貸記卡)現場刷卡支付相關費用。
現場刷卡涉及上網登錄、刷卡付費等手續,操作速度較慢,可能會發生排隊等候等情況,希望考生盡量自行辦理網上支付。
13.問:為什么在網上報名時填寫完出生日期后,無法繼續進行操作?
答: 1987年9月1日以后出生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必須至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進行資格審查后,方可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初級不受此限)。因此,1987年9月1日以后出生報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的考生,請攜帶身份證、學歷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于11月10日14:00—17:00至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瑞金南路438號)現場報名。
14.問:網上報名系統中“地市”和“報名點”如何理解?
答:系統中的“地市”和“報名點”,指考生選擇考場所在的區縣。
15.問:參加考試地點如何確定?
答:考場由計算機隨機編排,一般均安排在考生選擇的咨詢服務點所在區縣所屬的學校。具體考試地點以準考證為準。
16.問:今年報名是否繼續實行承諾制?網上報名承諾如何操作?
答:為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及會計誠信體系建設,本市繼續實行報名承諾制度。報考人員應通過網上報名流程,簽署承諾書。
17.問:違反承諾的考生將承擔什么后果?
答:根據財政部、人事部《關于修訂印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財會〔2000〕11號)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2號令)規定,對偽造、虛報學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資歷證明的考生,將由會計考試管理機構吊銷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兩年內不得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對不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取消當年考試成績。
18.問:上傳照片的要求和用途是什么?
答:上傳電子版照片須為本人近期證件照,格式為JPG,所占數據容量為10K以下,寬高比例為114×156像素(可以用系統指定照片處理軟件對照片進行處理以便符合上傳照片的要求,照片處理軟件自帶處理演示)。上傳的照片將用于準考證、考場安排表、合格人員登記表等。上傳照片成功后,可在《報名表》右下方查看本人的照片。
19.問:考試的報名與考務費用是多少?如何支付?
答:根據市物價局核準,報考人員每人應交報名費10元、每科應交考務費40元。報名費、考務費以及訂購考試用書的款項等,均應在報名時通過網上銀行支付系統一次付清。
繳費時間與網上報名時間相同,逾期視為放棄報名。
20.問:如何訂購考試大綱與考試輔導教材?
答:2012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使用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修訂的考試大綱,考試輔導教材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和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考生如需要考試大綱與考試輔導教材,可在網上報名的同時,一并辦理訂購手續。
21.問:考生訂購的考試大綱與考試輔導教材如何領取?
答:為方便考生領取考試用書,本市今年繼續提供快遞送書服務,并力爭于第一時間將考試用書送達考生。同時,考生仍可自行領取網上訂購的考試用書。
(1)若選擇快遞送書,每位考生最多只能選擇相應考試級別中的一套考試用書。在此范圍內,無論選購幾本考試用書,考生均只需支付4元快遞費用。報名費、考務費收據和考試用書的發票,一并隨快遞送達。有關操作要求和說明,詳見報名操作流程;
(2)若選擇自行領取,應到中國經濟書店上海一店(地址:陸家浜路413弄5號1103室)辦理手續領取。現場領書時間,屆時請關注上海財政網站的有關公告;
(3)快遞送書服務僅限本市范圍,若考生填寫的送達地址為外省市,不提供快遞服務。
22.問:如何領取發票和收據?
答:(1)選擇快遞送書服務的考生,報名費、考務費收據和考試用書發票,將隨快遞一并送達。
(2)選擇自行領取考試用書的考生,可在領取考試用書的同時,索取報名費、考務費收據和訂購考試用書的發票。
(3)不訂購考試大綱及輔導用書的考生,可于考試報名期限結束后2周內,直接到相關區縣財政部門,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并提供報名注冊號索取收據。原則上2011年12月31日之前未領取發票和收據的,視為放棄領取。
23.問:準考證何時打印?
答:2012年5月7日上午10:00起考生可登錄上海財政網站,輸入報名注冊號和密碼下載打印準考證。
24.問:何時可以查詢考試成績?
答:根據全國會計考辦關于2012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務工作日程進度安排,預計將于2012年7月中旬起30天內,在上海財政網站或上海市職業能力考試院網站“成績查詢”欄目公布考試成績。考生可自行查詢并下載打印成績單,財政部門不再另行發放成績單。
25.問:如果考生在考試前遺失了身份證或準考證怎么辦?
答:遺失身份證的考生,參加考試前須及時到公安部門補辦臨時身份證或由公安部門出具身份證明材料(帶照片)。遺失準考證的考生,請在規定時間內再次下載打印。
報考信息:上海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