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已結束,每年真題涉及的考點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學霸君特整理了2023年一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真題考點總結:第一篇,共考察9個單選題,2個多選題,占比11分!一起來看一下都考了哪些考點吧~
考查知識點 | 單項選擇題 | 多項選擇題 | 分值 |
消防法相關法律 | 1 | 0 | 1 |
?注冊消防工程師制度暫行規定和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及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核認定辦法的通知? | 1 | 0 | 1 |
中華人民共合國刑法 | 1 | 0 | 1 |
消防法規范性文件 | 1 | 0 | 1 |
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 | 1 | 0 | 1 |
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 1 | 1 | 2 |
消防法法律責任 | 3 | 0 | 3 |
注冊消防工程師管理規定 | 0 | 1 | 1 |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一)種類 | 《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執照,行政拘留。 |
(二)設定權 | 《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種類嚴格加以限制的同時,又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政府規章各自的行政處罰設定權予以明確的規定。除此之外,任何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
(三)原則 | (1)處罰法定原則 (2)處罰公正、公開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4)權利保障原則。 (5)一事不再罰原則。 |
(四)程序 | (1)簡易程序: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當場作出的對公民處以警告或較少罰款的行政處罰。 (2)一般程序:(受案、調查取證、告知、聽取申辯和質證、決定)聽證作為其中可能經歷的一個階段,只適用于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 |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失火罪 3-7年 | (1)定義: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50萬以上/10戶/2公頃)。 (3)處理標準:犯失火罪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消防責任事故罪 3-7年 | (1)定義: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后果特別嚴重,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重大責任事故罪 3-7年 | (1)定義: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后果特別惡劣,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重大勞動安全 事故罪 3-7年 | (1)定義: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后果特別惡劣,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大型群眾性活動 重大安全事故罪 3-7年 | (1)定義: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違反安全管理規定。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后果特別惡劣,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工程重大安全 事故罪 5-10年 | (1)定義: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后果特別惡劣,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強令違章 冒險作業罪 5年 | (1)定義:強令他人 (2)立案標準:死亡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以上。 (3)處理標準:情節特別惡劣,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小總結 | 處罰都分兩檔,除失火罪(輕)外,其他都是嚴重和特別嚴重兩檔,除失火罪外,直接經濟損失是 50 萬,其他都是 100 萬。 |
一、《注冊消防工程師制度暫行規定》
注冊執業 | (1)取得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證書的人員,經注冊方可以相應級別注冊消防工程師名義執業。注冊消防工程師應當在一個經批準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或者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開展與該機構業務范圍和本人資格級別相符的消防安全技術執業活動。 | |
權利義務 | 權利 | 義務 |
1)使用注冊消防工程師稱謂; 2)在規定范圍內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執業活動 3)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行為提出勸告,并向本級別注冊審批部門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接受維續教育; 5)獲得與執業責任相應的勞動報酬 6)對侵犯本人權利的行為進行申訴。 | 1)遵守法律、法規規定,恪守職業道德 2)執行消防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技術準; 3)履行崗位職責,保證消防安全技術執業活動質量,并承擔相應責任; 4)保守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聘用單位的商業、技術秘密; 5)不得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業 6)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技術能力; 7)完成注冊管理部門交辦的相關工作等。 | |
聘任優先 | 通過考試取得的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是消防安全監測、消防設施檢測領域申請評定消防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的必備條件。 |
二、注冊消防工程師繼續教育實施辦法
繼續教育范圍 | 年齡未超過70周歲且已經取得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證書的人員 |
繼續教育內容 | 主要內容包括:消防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消防技術標準、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和消防安全領域的新技術、新標準等。 |
繼續教育課時安排 | 注冊消防工程師每年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 20 學時。 其中,消防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不少于 4 學時,消防技術標準不少于 12 學時,消防安全管理不少于 4學時。 |
繼續教育方式 | 主要采取網絡教學形式。省級消防機構可以采取實操培訓集中面授等多種形式開展補充教學。 |
(1)消防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禁止生產、銷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2)消防產品質量監督主體包括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消防救援機構三個部門。
(1)多產權、多使用權建筑消防安全責任
規定各業主、使用人對專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負責,對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共同負責。同時,細化了共同負責的具體要求:一是所有業主和使用人應當共同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明確一名業主、使用人作為統一管理人。二是統一管理人對高層民用建筑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實行統一管理。三是通過書面形式約定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
(2)明火作業
1)辦理動火審批手續,落實現場監護人,配備消防器材,并公告。
2)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清除周圍及下方的易燃、可燃物,采取防火隔離措施。作業完畢后,消除遺留火種。
3)高層公共建筑內的商場、公共娛樂場所不得在營業期間動火施工。
4)不得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
(3)外墻外保溫
1)設提示性和警示性標識,標示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防火要求。
2)對外墻外保溫系統破損、開裂和脫落的,應當及時修復。
3)進行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時,建設單位應當采取必要的防火隔離以及限制住人和使用的措施,確保建筑內人員安全。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為高層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
4)禁止在建筑及周邊禁放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在其外墻周圍堆放可燃物。
5)對于使用難燃外墻外保溫材料或者采用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高層民用建筑,禁止在其外墻動火用電。
(4)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電動自行車存放和充電的場所一般應當獨立設置,并與高層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離;確需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內的,要與該建筑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規定》還對這類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充電設施應當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提出了要求。
(1)關于對不符合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消防安全檢查以及消防備案要求等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行為處罰的規定
情形 | 處罰 |
1)依法應當進行消防設計審查的建設工程,未經依法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2)依法應當進行消防驗收的建設工程,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擅自投人使用的; 3)《消防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其他建設工程驗收后經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4)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救援機構許可,擅自投入使用、營業的,或者經核查發現場所使用、營業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 | 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三停】 并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3-30萬】 公眾聚集場: 1)不符-責令改正 2)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達標-撤銷相應許可 |
建設單位未依照《消防法》規定在驗收后報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備案的。 |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下罰款。 |
(2)關于對違法進行消防設計、施工及工程監理的處罰規定
單位 | 情形 | 處理 |
建設單位 | 建設單位要求建筑設計單位或者建筑施工企業降低消防技術標準設計、施工的 | 責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 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
設計單位 | 建筑設計單位不按照消防技術標準強制性要求進行消防設計的 | |
施工企業 | 建筑施工企業不按照消防設計文件和消防技術標準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質量的 | |
監理單位 | 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筑施工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質量的 |
(3)關于對單位和個人違反消防安全職責、義務的處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情形 | 處理 |
1)消防設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標志的配置、設置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2)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 3)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 4)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的; 5)占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妨礙消防車通行的; 6)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 7)對火災隱患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不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 | 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有上述第(2)項至第(5)項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第(3)項至第(6)項行為,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
(4)關于對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和其他物品的場所設置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1)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或者未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2)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5))關于對違反特定危險場所消防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
2)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
2)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
(6)關于對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過失引起火災,妨礙火災撲救和消防安全管理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1)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
2)過失引起火災的;
3)在火災發生后阻攔報警,或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及時報警的;
4)擾亂火災現場秩序,或者拒不執行火災現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援的;
5)故意破壞或者偽造火災現場的;
6)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機構查封的場所、部位的。
(7)關于對生產、銷售、使用不合格的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行為的處罰規定
人員密集場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
【人密場所】使用不合格或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責令限期改正 | --- |
逾期不改正 | 【單位】5000-50000元 |
【個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500-2000元 | |
情節嚴重的 | 責令停產停業 |
(8)關于對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
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維護保養、檢測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以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9)關于發生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10)關于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出具虛假文件或者失實文件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不具備從業條件從業 或出具虛假文件 | 機構:5萬-10萬元 |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1萬-5萬元以下 | |
不按標準開展活動 | 機構:5萬元以下 |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1萬元以下 |
罰款 | 關鍵詞 | 情形 |
1-3萬 | 單位提供虛假 | 聘用單位為申請人提供虛假注冊申請材料的。 |
1萬 | 申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注冊的 | |
1000-1萬 | 變更注冊 未簽/蓋 未按標準執業 減少執業活動 | (1)注冊消防工程師有需要變更注冊的情形,未經注冊審批部門準予變更注冊而繼續執業的 (2)注冊消防工程師聘用單位出具的消防安全技術文件,未經注冊消防工程師簽名或者加蓋執業印章的 (3)注冊消防工程師未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開展執業活動,減少執業活動項目內容、數量,或者執業活動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 |
1-2萬 | 接私活 倒賣租 超范圍 | (1)注冊消防工程師以個人名義承接執業業務、開展執業活動的(接私活) (2)變造、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證、執業印章的 (3)超出本人執業范圍或者聘用單位業務范圍開展執業活動的 |
1、[單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對下列違法行為應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的是( )。
A.某違反規定攜帶打火機進入液化石油氣充裝站操作間作業
B.張某違反規定在加油站卸油區吸煙
C.賓館夜間值班員陳某發現某一工具間起火,沒有引導顧客疏散,情節嚴重未構成犯罪
D.趙某在棉庫內用打火機熔斷棉包打包帶時引發火災,但未構成犯罪
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
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C選項正確。關于對違反特定危險場所消防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的;(2)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A、B選項錯誤關于對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過失引起火災,妨礙火災撲救和消防安全管理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1)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
(2) 過失引起火災的;
(3)在火災發生后阻攔報警,或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及時報警的;
(4)擾亂火災現場秩序,或者拒不執行火災現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援的;
5)故意破壞或者偽造火災現場的;
(6)擅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機構查封的場所、部位的
2、[單選題]根據《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 (公安部今第122號)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使用者應購買符合市場準入的合格的消防產品
B.生產者應建立消防產品銷售流向登記制度,不再出售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C.生產者不應生產應當獲得而未獲得消防準入的消防產品
D.銷售者可以銷售已列入國家明令淘汰的庫存消防產品,售整后不應再補貨
1.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
消防產品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消防產品質量負責,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消防產品銷售流向登記制度,不得生產應當獲得而未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的消防產品、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B、C是正確的。
2.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
消防產品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采取措施,保證銷售產品的質量,不得銷售應當獲得而未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的消防產品、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D選項錯誤。
3.使用者的責任和義務
消防產品使用者應當查驗產品合格證明、產品標識和有關證書,選用符合市場準入的、合格的消防產品。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定期組織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修保養,確保完好有效。A選項正確。
3、[單選題] 某企業B將企業A生產的滅火器銷售給企業C,企業C收獲時發現多縣滅火器表面涂層脫落,但未給企業C造成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企業A是滅火器產品質量責任的承擔者,是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
B.企業A雖然未給企業C造成損失,企業A也應對企業C進行賠償
C.企業B應保證其銷售的滅火器質量符合要求
D.企業B對銷售給企業C的有質量問題的滅火器負有更換、退貨等補救責任
《產品質量法》以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構建產品質量責任制度,主要內容有:(1)生產者、銷售者是產品質量責任的承擔者,是產品質量的責任主體。B、C選項正確。(2)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A選項錯誤.(3)由于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4)因產品缺陷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5)產品質量有瑕疵的,生者、銷售者負瑕疵擔保責任,應采取修理、更換、退貨等補救措施,給購買者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D選項正確。
(6)產品質量應當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7)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要求的工業產品(8)產品質量應當檢驗合格,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2024年備考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如何抓重點?建議參考233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教輔《考點一本通》學習。《考點一本通》由233網校建筑教研團隊匠心打造,匯集教材核心考點。現0元包郵領取,數量不多,先領先得!
如果你是在職人員,平時工作很忙,學習時間少,建議您直接報班學習。報233網校一級消防工程師簽約特訓班贈送正版官方教材,同時贈送233網校內部《考點一本通》+《歷年真題集》紙質教輔書籍。內含教材精講班、實操班、規范班、三合一思維導圖班等10大課程三階段系統輔導,指數級鎖分,助您順利備考一消!免費試聽課程>>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dengxinxin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