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xiàn)在的位置:233網(wǎng)校 >一級消防工程師 > 消防安全技術實務 > 技術實務模擬試題

201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強化習題四

來源:233網(wǎng)校 2015-11-25 00:00:00
  • 第1頁:單選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不屬于風險的特征。
      A.主觀性
      B.普遍性
      C.損害性
      D.突發(fā)性
      【答案】A
      【解析】風險是指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這個定義是一個涵蓋各個領域的通用術語,就某一行業(yè)和領域而言,相對比較抽象,表述也可能有所不同。對風險管理中的安全而言,風險是對傷害的一種綜合衡量,包括傷害的發(fā)生概率和傷害的嚴重程度。這里的傷害是指對物質(zhì)或環(huán)境的破壞,或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對財產(chǎn)造成的損失。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損害性、突發(fā)性等特征。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2.不屬于風險評估步驟的是(  )。
      A.風險識別
      B.風險分析
      C.風險評價
      D.風險應對
      【答案】D
      【解析】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三個步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由違反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引起、可能導致火災發(fā)生,或發(fā)生火災后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環(huán)境損害或社會影響的不安全因素是指(  )。
      A.火災危險
      B.火災隱患
      C.火災風險
      D.可接受風險
      【答案】B
      【解析】可接受風險:在當前技術、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條件下,組織或公眾所能接受的風險水平。火災危險:引發(fā)潛在火災的可能性,針對的是作為客體的火災危險源引發(fā)火災的狀況。火災隱患:由違反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引起、可能導致火災發(fā)生,或發(fā)生火災后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環(huán)境損害或社會影響的不安全因素。火災風險:對潛在火災的發(fā)生概率及火災事件所產(chǎn)生后果的綜合度量。常可用“火災風險=概率x后果”表達。其中“X”為數(shù)學算子,不同的方法中“X”的表達會所不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4.屬于火災中第一類危險源的是(  )。
      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B.火災自動滅火系統(tǒng)
      C.火災煙氣
      D.應急廣播
      【答案】C
      【解析】第一類危險源是指產(chǎn)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載體。它的存在是事故發(fā)生的前提,沒有第一類危險源就談不上能量或危險物質(zhì)的意外釋放,也就無所謂事故。由于第一類危險源在事故時釋放的能量是導致人員傷害或財物損壞的能量主體,所以它決定著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是指導致約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壞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它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第二類危險源破壞第一類危險源的控制,也就不會發(fā)生能量或危險物質(zhì)的意外釋放。第二類危險源出現(xiàn)的難易決定事故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根據(jù)上述危險源分類,火災中的第一類危險源包括可燃物、火災煙氣及燃燒產(chǎn)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成分;第二類危險源是人們?yōu)榱朔乐够馂陌l(fā)生、減小火災損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隱患。對于第一類火災危險源,人們普遍接受。按照上述表述,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tǒng)、應急廣播及疏散設施等屬于第二類危險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5.屬于人為因素的火災危險源的是(  )。
      A.電氣引起火災
      B.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災
      C.用火不慎引起火災
      D.氣象因素引起火災
      【答案】C
      【解析】火災危險源客觀因素:①電氣引起火災;②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災;③氣象因素引起火災。火災危險源人為因素:①用火不慎引起火災;②不安全吸煙引起火災;③人為縱火。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6.以下屬于主動防火的是(  )。
      A.防火間距
      B.滅火器材
      C.耐火等級
      D.防火分隔設施
      【答案】B
      【解析】被動防火:①防火間距;②耐火等級;③防火分區(qū);④消防撲救條件;⑤防火分隔設施。主動防火:①滅火器材;②消防給水;③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④防排煙系統(tǒng);⑤自動滅火系統(tǒng);⑥疏散設施。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7.評估建筑或活動場地內(nèi)人員是否能夠安全疏散,除了消防照明、消防指示、消防廣播等消防設施,還需要考慮建筑物或活動場地內(nèi)人員自身的一些特點對安全疏散的影響。其中(  )是決定疏散分析結論的基礎,是評估建筑疏散安全性的前提條件。
      A.人員素質(zhì)
      B.人員體質(zhì)
      C.人員熟知度
      D.人員荷載
      【答案】D
      【解析】人員荷載是決定疏散分析結論的基礎,也是評估建筑疏散安全性的前提條件。疏散設計是建立在正確的人員荷載統(tǒng)計的基礎之上的。不同區(qū)域人員密度指標不僅與國家、地區(qū)、地段以及空間場所的類型和使用因素有關,而且還受其平面布置、空間布局、使用面積和內(nèi)部物體的配置等因素的制約。一方面,如果建筑物實際使用時容納的人員數(shù)量超出設計規(guī)模,則會增加人員安全疏散的風險。另一方面,即使建筑物的整體人員荷載在設計的規(guī)模范圍內(nèi),也有可能由于人員分布不均衡,導致建筑物內(nèi)局部人員荷載過大,造成緊急情況下局部人員疏散存在困難,增加人員安全疏散的風險。一般情況下,建筑物內(nèi)人員數(shù)量越多,造成擁堵的可能性越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8.受到外力破壞引起本身發(fā)生火災的情況稱為(  )。
      A.直接火災
      B.間接火災
      C.自動反應
      D.人的因素
      【答案】B
      【解析】間接火災是指受到外力破壞引起本身發(fā)生火災的情況,如設備或其他容器遭受外來事故的波及,易燃物質(zhì)外泄,遇火源發(fā)生事故。因此,在設計時要注意設備之間、裝置之間、工廠之間的間距,就是要避免間接火災的影響。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9.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中,采用防護材料,使有害的能量保持在有限的空間之內(nèi)的危險性控制方法指的是(  )。
      A.限制能量
      B.防止能量散逸
      C.減低損害和程度的措施
      D.防止人為失誤
      【答案】B
      【解析】①限制能量。許多能量本身是產(chǎn)品,如發(fā)電廠生產(chǎn)電能;有些能量是被加工的原料,如煉油廠對原油加工。從限制能量的意義來說,對這類工廠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在原料周轉貯存方面,也有可能采取限制能量的措施。例如:規(guī)定合理的貯量和周轉量;對于特別危險的裝置如高壓鍋爐汽鼓,應設計得盡可能小些;火藥和爆炸物的生產(chǎn)應遠離居民區(qū),其生產(chǎn)量也應有一定限度。②防止能量散逸。采用防護材料,使有害的能量保持在有限的空間之內(nèi)。例如:把放射物質(zhì)放在鉛容器內(nèi),電器設備和線路采用良好的絕緣材料防止觸電;登高作業(yè)使用安全帶防止由位能造成的摔傷等。另外,在能量源上采取防護措施。例如,增設防護罩、設備噴水滅火隔火裝置、防噪聲裝置等。也可在能量與人和物之間設立防護措施,如玻璃視鏡、禁入欄柵、防火墻等。還可在能量的放出路線和放出時間上采取措施,如排塵裝置,防護性接地、安全聯(lián)鎖,安全標志等。③減低損害和程度的措施。一旦事故發(fā)生,要立即采取措施,抑制事態(tài)發(fā)展以降低后果的嚴重程度。④防止人為失誤。嚴格規(guī)章制度的監(jiān)督檢查,加強安全教育,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改善人為失誤狀況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0.不屬于性能化防火設計規(guī)范特點的是(  )。
      A.加速技術革新
      B.提高設計的經(jīng)濟性
      C.性能評判標準得到一致認可
      D.加強設計人員的責任感
      【答案】C
      【解析】與傳統(tǒng)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相對比,性能化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具有以下特點。①加速技術革新。在性能化的規(guī)范的體系中,對設計方案不做具體規(guī)定,只要能夠達到性能目標,任何方法都可以使用,這樣就加快了新技術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不必考慮應用新設計方法可能導致與規(guī)范的沖突。性能化的規(guī)范給防火領域的新思想、新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②提高設計的經(jīng)濟性。性能化設計的靈活性和技術的多樣化給設計人員提供更多的選擇,在保證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通過設計方案的選擇可以采用投入效益比更優(yōu)化的系統(tǒng)。③加強設計人員的責任感。性能設計以系統(tǒng)的實際工作效果為目標,要求設計人員通盤考慮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減小對規(guī)范的依賴,不能以規(guī)范規(guī)定不足為理由忽視一些重要因素。這對于提高建筑防火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提高設計人員技術水平都是很重要的。由于是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工程應用范圍并不廣泛,許多設計案例尚缺乏火災實例驗證。目前使用的性能化方法還存在以下一些技術問題。①性能評判標準尚未得到一致認可。②設計火災的選擇過程存在不確定性。③對火災中人員的行為假設的成分過多。④預測性火災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證明或者沒有被廣泛理解的局限性。⑤火災模型的結果是點值,沒有將不確定性因素考慮進去。⑥設計過程常常要求工程師在超出他們專業(yè)之外的領域工作。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1.儲罐防火中,鋼制儲罐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鋼質(zhì)儲罐接地點沿儲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  ),接地電阻不宜大于(  )。
      A.20m,10Ω
      B.20m,15Ω
      C.30m,10Ω
      D.30m,15Ω
      【答案】C
      【解析】儲罐安裝的所有電氣設備和儀器儀表,必須符合相應的防爆等級和類別,測量油面的電子儀表、溫度計以及其他指示器、探測器等,均應按專門的設計要求安裝在儲罐上。鋼制儲罐必須做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鋼質(zhì)儲罐接地點沿儲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30m,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裝有阻火器的地上臥式儲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頂鋼質(zhì)儲罐的頂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時,可不設避雷針。鋁頂儲罐和頂板厚度小于4mm的鋼質(zhì)儲罐,應裝設避雷針。浮頂罐或內(nèi)浮頂罐可不設避雷針,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兩根導線做電氣連接。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2.以下(  )不屬于石油化工產(chǎn)品常用的運輸方式。
      A.航空運輸
      B.鐵路運輸
      C.公路運輸
      D.水路運輸
      【答案】A
      【解析】石油化工產(chǎn)品以油品居多,常用儲存設施為油罐、油桶等。運輸方式通常以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為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13.鐵路油罐車裝卸作業(yè)的防火措施做法有誤的是(  )。
      A.裝卸油品操作人員都要穿戴防靜電工服、工帽、工鞋和純棉手套
      B.裝卸作業(yè)前,油罐車需要調(diào)到指定車位?并采取固定措施。機車必須離開
      C.裝卸時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罐口。灌裝時,要按列車沿途所經(jīng)地區(qū)最高氣溫下的允許+灌裝速度予以灌裝,鶴管內(nèi)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5.0m/s以下
      D.裝卸完畢后,需靜止至少2min后,再進行計量等作業(yè)
      【答案】C
      【解析】鐵路油罐車裝卸作業(yè)的火災危險性很大,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確保消防安全。裝卸油品操作人員都要穿戴防靜電工服、工帽、工鞋和純棉手套。①裝卸前:裝卸作業(yè)前,油罐車需要調(diào)到指定車位,并采取固定措施。機車必須離開。操作人員要認真檢查相關設施,確認油罐車缸體和各部件正常,裝卸設備和設施合格,棧橋、鶴管、鐵軌的靜電跨接線連接牢固,靜電接地線接地良好。②裝卸時:裝卸時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罐口。灌裝時,要按列車沿途所經(jīng)地區(qū)最高氣溫下的允許灌裝速度予以灌裝,鶴管內(nèi)的油品流速要控制在
      4.5m/s以下。雷雨天氣或附近發(fā)生火災時,不得進行裝卸作業(yè),并應蓋嚴油罐車罐口,關閉有關重要閥門,斷開有關設備的電源。③裝卸后:裝卸完畢后,需靜止至少2min后,再進行計量等作業(yè)。作業(yè)結束后,要及時清理作業(yè)現(xiàn)場,整理歸放工具,切斷電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4.公路油罐車裝卸作業(yè)中,油罐車熄火并靜置不少于(  )后,卸油人員連好靜電接地,按工藝流程連接卸油管,確認無誤后,油罐車司機緩慢開啟卸油閥。
      A.2min
      B.3min
      C. 4min
      D.5min
      【答案】B
      【解析】卸油人員進入崗位后要檢查油罐車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作業(yè)現(xiàn)場要準備至少一只4kg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和一塊滅火毯。油罐車熄火并靜置不少于3min后,卸油人員連好靜電接地,按工藝流程連接卸油管,確認無誤后,油罐車司機緩慢開啟卸油閥,開啟速度控制在4r/min以下。卸油過程中,卸油人員和油罐車司機不得遠離現(xiàn)場。易燃油品極易揮發(fā),嚴禁采用明溝(槽)卸車系統(tǒng)卸車。雷雨天不得進行卸油作業(y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5.液體運輸中,只有對閃點高及沸點在(  )以上的可燃液體才用空氣壓送。
      A.35℃
      B.100℃
      C.120℃
      D.1300C
      【答案】D
      【解析】在輸送有爆炸性或燃燒性物料時,要采用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代替空氣,以防燃燒和爆炸發(fā)生。選用蒸汽往復泵輸送易燃液體可以避免產(chǎn)生火花,安全性較好。只有對閃點高及沸點在130℃以上的可燃液體才用空氣壓送。在化工生產(chǎn)中,用壓縮空氣為動力輸送酸堿等有腐蝕性液體的設備要符合壓力容器相關設計要求,滿足足夠的強度,輸送此類流體的設備應耐腐蝕或經(jīng)防腐處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16.(  )不屬于地鐵的火災危險性。
      A.火災類型多,起火快
      B.動態(tài)火災隱患多
      C.用電設施、設備繁多
      D.空間小、人員密度和流量大
      【答案】A
      【解析】地鐵的火災危險性如下。①空間小、人員密度和流量大。地下車站和地下區(qū)間是通過挖掘的方法獲得地下建筑空間,僅有與地面連接相對空間較小的地下車站的通道作為出人口,不像地上建筑有門、窗,可與大氣相通。因此,相對空間小、人員密度大和流量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②用電設施、設備繁多。地鐵內(nèi)有車輛、通信、信號、供電、自動售檢票、空調(diào)通風、給排水等數(shù)十個機電系統(tǒng)設施和設備組成的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各種強弱電電氣設備、電子設備不僅種類數(shù)量多而且配置復雜,供配電線路、控制線路和信息數(shù)據(jù)布線等密如蛛網(wǎng),如一旦出現(xiàn)絕緣不良或短路等,極易發(fā)生電氣火災,并沿著線路迅速蔓延。③動態(tài)火災隱患多。地鐵內(nèi)客流量巨大,人員復雜,乘客所帶物品、乘客行為等難以控制,如乘客違反有關安全乘車規(guī)定,擅自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在車上吸煙、人為縱火等動態(tài)隱患造成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大,潛在火災隱患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17.地下車站中,當?shù)叵露嗑€換乘車站共用一個站廳公共區(qū)時,站廳公共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  )。
      A.1500m2
      B.2500m2
      C.5000m2
      D.6000m2
      【答案】C
      【解析】地下車站,車站站臺和站廳乘客疏散區(qū)劃為一個防火分區(qū)。當?shù)叵露嗑€換乘車站共用一個站廳公共區(qū)時,站廳公共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5000m2。地下一層側式站臺與同層的站廳公共區(qū)劃為一個防火分區(qū)。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8.地上車站中,設備管理區(qū)的防火分區(qū)位于建筑高度≤24m的建筑內(nèi)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
      A.5000m2
      B.2500m2
      C.1500m2
      D.6000m2
      【答案】B
      【解析】地上車站,設備管理區(qū)應與公共區(qū)劃分不同的防火分區(qū)。公共區(qū)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0m2。設備管理區(qū)的防火分區(qū)位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建筑內(nèi)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500m2;位于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建筑內(nèi)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m2。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9.地鐵車站兩個防火分區(qū)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的防火墻和(  )防火門分隔。
      A.1.50h,甲級
      B.2.00h,乙級
      C.3.00h,甲級
      D.2.50h,乙級
      【答案】C
      【解析】地鐵車站面積大都在5000~6000m2,一旦發(fā)生火災,如無嚴格的防火分隔設施勢必蔓延成大面積火災,因此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加水幕或復合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物劃分防火分區(qū)。兩個防火分區(qū)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墻和甲級防火門分隔。在防火墻設有觀察窗時,應采用C類甲級防火玻璃。站臺與站臺之間設縱向防火墻分隔,并把防火墻在站臺有效長度各端延伸10m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0.地鐵車站的防煙分區(qū)規(guī)定正確的是(  )。
      A.站臺至站廳的樓扶梯等開口四周的臨空部位無須設置擋煙垂壁
      B.設備管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500m2
      C.防煙分區(qū)可以跨越防火分區(qū)
      D.地下車站站廳、站臺的防火分區(qū)應劃分防煙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750m2
      【答案】D
      【解析】室內(nèi)地面至頂棚或頂板的高度小于等于6m的場所應劃分為防煙分區(qū),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地下車站站廳、站臺的防火分區(qū)應劃分防煙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750m2;②站臺至站廳的樓扶梯等開口四周的臨空部位應設置擋煙垂壁;③設備管理區(qū)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750m2;④防煙分區(qū)不得跨越防火分區(qū)。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1.火災報警設施中,一、二類通行機動車輛的隧道應設置(  )。
      A.報警信號裝置
      B.早期火災探測報警系統(tǒng)
      C.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D.消防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除隧道內(nèi)需設置火災報警設施外,其配套設備用房如:變壓器室、配電室、機房等也應配有警鈴、手報、廣播、探測器等相應的報警和警報設施。隧道人口處100~150m處,應設置報警信號裝置。一、二類通行機動車輛的隧道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無人值守的變壓器室、高低壓配電室、照明配電室、弱電機房等主要設備用房,宜設置早期火災探測報警系統(tǒng)。其他用房內(nèi)可采用智能煙感探測器對火災進行檢測、報警。隧道封閉長度超過1000m時,應設置消防控制中心。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22.隧道內(nèi),將煙氣直接從火源附近排走的排煙模式稱為(  )。
      A.縱向排煙
      B.橫向排煙
      C.半橫向排煙
      D.重點排煙
      【答案】D
      【解析】重點排煙是將煙氣直接從火源附近排走的一種方式,從兩端峒口自然補風,隧道內(nèi)可形成一定的縱向風速。該方式在隧道縱向設置專用排煙風道,并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排煙口。火災時,火源附近的排煙口開啟,將煙氣快速有效地排離隧道。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3.高速公路隧道應設置不間斷照明供電系統(tǒng)。長度大于1000m的其他交通隧道應設置應
      急照明系統(tǒng),并保證照明中斷時間不超過(  )。
      A.0.3s
      B.0.5s
      C.1.0s
      D.1.5s
      【答案】A
      【解析】高速公路隧道應設置不問斷照明供電系統(tǒng)。長度大于1000m的其他交通隧道應設置應急照明系統(tǒng)。應急照明應采用雙電源雙回路供電方式,并保證照明中斷時間不超過0.3s。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24.加油站火災事故中,不屬于作業(yè)事故的是(  )。
      A.量油時發(fā)生火災
      B.明火管理不當
      C.清罐時發(fā)生火災
      D.加油時發(fā)生火災
      【答案】B
      【解析】加油站火災事故,按其發(fā)生的原因不同可分為作業(yè)事故和非作業(yè)事故兩大類。作業(yè)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卸油、量油、加油和清罐環(huán)節(jié),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氣中,如果在作業(yè)中違反操作程序,使油品或油品蒸氣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就會導致爆炸燃燒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5.壓縮天然氣加氣母站內(nèi)單車道或單車停車位寬度不應小于(  ),雙車道或雙車停車位寬度不應小于(  )。
      A.4m,6m
      B.4.5m,6m
      C.4m,9m
      D.4.5m,9m
      【答案】D
      【解析】站內(nèi)車道或停車位寬度應按車輛類型確定。CNG加氣母站內(nèi)單車道或單車停車位寬度,不應小于4.5m,雙車道或雙車停車位寬度不應小于9m;其他類型加油加氣站的車道或停車位,單車道或單車停車位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或雙車停車位不應小于6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6.加油加氣站站內(nèi)的道路轉彎半徑不宜小于(  )。
      A.5m
      B.6m
      C.8m
      D.9m
      【答案】D
      【解析】站內(nèi)的道路轉彎半徑應按行駛車型確定,且不宜小于9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27.加油加氣站的變配電間或室外變壓器應布置在爆炸危險區(qū)域之外,且與爆炸危險區(qū)域邊界線的距離不應小于(  )。
      A.2.2m
      B.3m
      C.4m
      D.6m
      【答案】B
      【解析】加油加氣站的變配電間或室外變壓器應布置在爆炸危險區(qū)域之外,且與爆炸危險區(qū)域邊界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m。變配電間的起算點應為門窗等洞口。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8.加油加氣站內(nèi)的站房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B
      【解析】加油加氣站內(nèi)的站房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罩棚頂棚的承重構件為鋼結構時,其耐火極限可為0.25h,頂棚其他部分不得采用燃燒體建造。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9.加油島、加氣島及汽車加油、加氣場地宜設罩棚,罩棚有效高度不應小于(  )。
      A.5m
      B.3m
      C.4.5m
      D.8m
      【答案】C
      【解析】加油島、加氣島及汽車加油、加氣場地宜設罩棚,罩棚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應小于4.5m。罩棚邊緣與加油機或加氣機的平面距離不宜小于2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30.汽車加油站地上罐組四周應設置高度為(  )的防火堤,防火堤內(nèi)堤腳線至罐壁凈距不應小于(  )。
      A.1m,2m
      B.1m,2.5m
      C.1.5m,2m
      D.1.5m,2.5m
      【答案】A
      【解析】加油站地上罐應集中單排布置,罐與罐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罐的直徑。地上罐組四周應設置高度為lm的防火堤,防火堤內(nèi)堤腳線至罐壁凈距不應小于2m。埋地罐之間距離不應小于2m,罐與罐之間應采用防滲混凝土墻隔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31.僅用綠色或紅色圖形構成標志的標志燈具,其表面最小亮度不能小于(  ),最大亮
      度不大于(  )。
      A.5cd/m2,300cd/m2
      B.10cd/m2,300cd/m2
      C.15cd/m2.300cd/m2
      D.50cd/m2,300cd/m2
      【答案】D
      【解析】參見《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第325頁僅用綠色或紅色圖形構成標志的標志燈,其標志表面最小亮度不能小于50cd/m2,最大亮度不大于300cd/m2。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2.100m以上建筑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的蓄電池組初裝容量不小于(  )。
      A.90min
      B.100min
      C.180min
      D.540min
      【答案】C
      【解析】蓄電池組初裝容量:100m及以下建筑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90min;100m以上建筑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180min;避難層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540min。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33.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核心是(  )。
      A.用戶信息傳輸裝置
      B.報警傳輸網(wǎng)絡
      C.監(jiān)控中心
      D.火警信息終端
      【答案】C
      【解析】監(jiān)控中心作為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核心,是對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的各類信息進行集中管理的節(jié)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34.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  )實現(xiàn)火災自動報警信息和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tài)等信息的采集和傳輸。
      A.用戶信息傳輸裝置
      B.報警傳輸網(wǎng)絡
      C.監(jiān)控中心
      D.火警信息終端
      【答案】A.
      【解析】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設置在聯(lián)網(wǎng)用戶端的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實現(xiàn)火災自動報警信息和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tài)等信息的采集和傳輸。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35.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聯(lián)網(wǎng)用戶容量和監(jiān)控中心的通信傳輸信道容量、信息存儲能力等,應留有一定的余量,即具備(  )。
      A.適用性
      B.安全性
      C.實時性
      D.可擴展性
      【答案】D
      【解析】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聯(lián)網(wǎng)用戶容量和監(jiān)控中心的通信傳輸信道容量、信息存儲能力等,應留有一定的余量,具備可擴展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6.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中心能同時接收和處理的聯(lián)網(wǎng)用戶的火災報警信息應不少于(  )。從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獲取火災報警信息到監(jiān)控中心接收顯示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
      A.2個,5s
      B.2個,10s
      C.3個,5s
      D.3個,10s
      【答案】D
      【解析】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性能要求。監(jiān)控中心能同時接收和處理不少于3個聯(lián)網(wǎng)用戶的火災報警信息。從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獲取火災報警信息到監(jiān)控中心接收顯示的響應時間不大于10s。監(jiān)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揮中心或其他接處警中心轉發(fā)經(jīng)確認的火災報警信息的時間不大于3s。監(jiān)控中心與用戶信息傳輸裝置之間通信巡檢周期不大于2h,并能夠動態(tài)設置巡檢方式和時間。監(jiān)控中心的火災報警信息、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tài)信息等記錄應備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1年。按年度進行統(tǒng)計處理后,保存至光盤、磁帶等存儲介質(zhì)上。錄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少于6個月。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具有統(tǒng)一的時鐘管理,累計誤差不大于5s。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37.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無線通信方式傳輸時可選擇的接入方式是(  )。
      A.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電話用戶線或電話中繼線接入公用電話網(wǎng)
      B.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移動通信模塊接入公用移動網(wǎng)
      C.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模擬專線或數(shù)據(jù)專線接入專用通信網(wǎng)
      D.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電話用戶線或光纖接人公用寬帶網(wǎng)
      【答案】B
      【解析】當城市消防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無線通信方式傳輸時可選擇下列接人方式:①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移動通信模塊接人公用移動網(wǎng);②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無線電收發(fā)設備接人無線專用通信網(wǎng)絡;③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和報警受理系統(tǒng)通過集群語音通路或數(shù)據(jù)通路接人無線電集群專用通信網(wǎng)絡。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38.內(nèi)部充人的滅火劑以水為基礎的滅火器稱為(  )。
      A.干粉滅火器
      B.水基型滅火器
      C.二氧化碳滅火器
      D.潔凈氣體滅火器
      【答案】B
      【解析】水基型滅火器是指內(nèi)部充人的滅火劑是以水為基礎的滅火器,一般由水、氟碳催滲劑、碳氫催滲劑、阻燃劑、穩(wěn)定劑等多組分配合而成,以氮氣(或二氧化碳)為驅動氣體,是一種有效的滅火劑。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39.筒體中充裝的是清潔的水,并以二氧化碳(氮氣)為驅動氣體的滅火器稱為(  )。
      A.清水滅火器
      B.水基型泡沫滅火器
      C.水基型水霧滅火器
      D.二氧化碳滅火器
      【答案】A
      【解析】清水滅火器是指筒體中充裝的是清潔的水,并以二氧化碳(氮氣)為驅動氣體的滅火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40.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使用時,應該在距離燃燒處(  )左右處進行噴射操作。
      A.3m
      B.5m
      C.8m
      D.10m
      【答案】B
      【解析】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使用時,應手提滅火器的提把或肩扛滅火器到火場。在距燃燒處5m左右,放下滅火器,先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握在噴射軟管前端的噴嘴處。如滅火器無噴射軟管,可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扶住滅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將噴嘴對準燃燒處,用力握緊開啟壓把,對準火焰根部掃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41.除中庭外,當防火分隔部位的寬度不大于30m時,防火卷簾的寬度應不大于(  )。
      A.5m
      B.10m
      C.15m
      D.20m
      【答案】B
      【解析】為保證安全,除中庭外,當防火分隔部位的寬度不大于30m時,防火卷簾的寬度不應大于10m;當防火分隔部位的寬度大于30m時,防火卷簾的寬度不應大于該防火分隔部位寬度的1/3,且不應大于20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42.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不低于(  ),應用于(  )。
      A.1.50h,防火墻
      B.1.50h,疏散樓梯門
      C.1.00h,疏散樓梯門
      D.0.50h,豎井檢查門
      【答案】C
      【解析】按耐火極限:防火門分為甲、乙、丙三級,耐火極限分別不低于1.50h,1.00h,和0.50h,對應的分別應用于防火墻、疏散樓梯門和豎井檢查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43.下列關于防火閥說法正確的是(  )。
      A.防火閥平時處于關閉狀態(tài)
      B.防火閥宜遠離防火分隔處設置
      C.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方便維護的檢修口
      D.在防火閥兩側各2.0m范圍內(nèi)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采用難燃材料
      【答案】C
      【解析】防火閥平時處于開啟狀態(tài),發(fā)生火災時,當管道內(nèi)煙氣溫度達到70℃時,易熔合金片就會熔斷斷開而防火閥自動關閉。防火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防火閥宜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②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方便維護的檢修口。③在防火閥兩側各2.0m范圍內(nèi)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④防火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tǒng)用防火閥門》(GB l5930--2007)的規(guī)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44.防煙分區(qū)中儲煙倉高度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  )。
      A.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儲煙倉高度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10%,且不應小于500mm,同時應保證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應由計算確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45.防火分區(qū)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  ),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  )。
      A.甲級防火門,乙級防火門
      B.甲級防火門,丙級防火門
      C.乙級防火門,丙級防火門
      D.甲級防火門,甲級防火門
      【答案】A
      【解析】防火分區(qū)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46.避難層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
      A.0.50h
      B.1.00h
      C.2.00h
      D.3.00h
      【答案】C
      【解析】為保證避難層具有較長時間抵抗火燒的能力,避難層的樓板宜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47.(  )不適用于地下客運設施、地下商業(yè)區(qū)、高層建筑和重要公共設施等人員密集場所。
      A.橡皮電線電纜
      B.特種聚氯乙烯電線電纜
      C.交聯(lián)聚氯乙烯電線電纜
      D.普通聚氯乙烯電線電纜
      【答案】D
      【解析】普通聚氯乙烯電線電纜在燃燒時會散放有毒煙氣,不適用于地下客運設施、地下商業(yè)區(qū)、高層建筑和重要公共設施等人員密集場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48.阻燃電纜的(  )越高,它的阻燃性越好。
      A.耐火極限
      B.耐火等級
      C.發(fā)煙性
      D.氧指數(shù)
      【答案】D
      【解析】阻燃電纜的性能主要用氧指數(shù)和發(fā)煙性兩指標來評定。由于空氣中氧氣占21%,因此氧指數(shù)超過21的材料在空氣中會自熄,材料的氧指數(shù)愈高,則表示它的阻燃性愈好。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49.爆炸危險場所應選用的燈具類型是(  )。
      A.閉合型
      B.防爆型
      C.防潮型
      D.封閉型
      【答案】B
      【解析】爆炸危險場所應選用防爆型、隔爆型燈具。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50.火災危險環(huán)境中A區(qū)的環(huán)境特點是(  )。
      A.具有固體狀可燃物質(zhì)
      B.具有懸浮狀可燃粉塵
      C.具有閃點高于環(huán)境溫度的可燃液體
      D.具有堆積狀的可燃纖維
      【答案】C
      【解析】火災危險環(huán)境根據(jù)火災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危險程度和物質(zhì)狀態(tài)的不同,分為下列三類區(qū)域:A區(qū):具有閃點高于環(huán)境溫度的可燃液體,且其數(shù)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huán)境(H~1級場所);B區(qū):具有懸浮狀、堆積狀的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雖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數(shù)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huán)境(H-2級場所);C區(qū):具有固體狀可燃物質(zhì),其數(shù)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huán)境(H-3級場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相關閱讀

    添加一消學習群或學霸君

    領取資料&加備考群

    233網(wǎng)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wǎng)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233網(wǎng)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wǎng)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領資料共同進步!

    一級消防書店
    互動交流
    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班戈县| 临海市| 景宁| 兴业县| 铜川市| 岑巩县| 新津县| 郎溪县| 定南县| 湛江市| 新泰市| 黑河市| 章丘市| 临海市| 宜黄县| 慈溪市| 阿拉善右旗| 上思县| 浏阳市| 象山县| 荔波县| 黑龙江省| 兴隆县| 昂仁县| 和平县| 穆棱市| 沧州市| 遂平县| 长岭县| 湟源县| 荣成市| 都匀市| 介休市| 上林县| 柳林县| 临桂县| 精河县| 寻乌县| 凤凰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