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的分類。按建筑高度可分為兩類。(1)單層、多層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過24m(或已超過24m但為單層)的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2)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單層建筑。我國對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稱為超高層建筑。故本題答案為C。
2.【精析】D。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耐火等級是由組成建筑物的墻、柱、樓板、屋頂承重構件和吊頂等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決定的。耐火等級分為一、
二、三、四級。故本題答案為D。
3.【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根據教材表格,所有等級防火墻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3 h。故本題答案為B。
4.【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根據教材表格,所有等級防火墻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3h。故本題答案為C。
5.【精析】A。本題考查的是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根據教材表格,二級耐火等級的吊頂均不小于0.25h。故本題答案為A。
6.【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根據教材表格,一級耐火等級的樓板均不小于1.5h。故本題答案為B。
7.【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民用建筑耐火等級分為一、二、三、四級。故本題答案為B。
8.【精析】D。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耐火等級是由組成建筑物的墻、柱、樓板、屋頂承重構件和吊頂等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決定的。故本題答案為D。
9.【精析】B。本題考查的是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國外(歐盟)在火災科學基礎理論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燒性能相關分級體系,分為A1、A2、B、C、D、E、F七個等級。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 8624--2012);我國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的基本分級為A、Bl、B2、B3,規范中還明確了該分級與歐盟標準分級的對應關系。故本題答案為B。
10.【精析】C。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高度大于l00m的民用建筑,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上人平屋頂,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1.50h和1.00h。故本題答案為C。
二、多項選擇題
1.【精析】AC。本題考查的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高層建筑內的通風空調機房采用的隔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h,樓板耐火極限不低于1.0h,故本題答案為AC。
2.【精析】ABCDE。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建筑構件耐火極限的要素。影響建筑構配件耐火性能的因素較多,主要有:材料本身的屬性、構配件的結構特性、材料與結構問的構造方式、標準所規定的試驗條件、材料的老化性能、火災種類和使用環境的要求等。故本題答案為ABCDE。
三、簡答題
1.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主要是指組成建筑構件材料的燃燒性能。通常,我國把建筑構件按其燃燒性能分為三類,即不燃性、難燃性和可燃性。
(1)不燃性
用不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統稱為不燃性構件。不燃燒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的材料。如鋼材、混凝土、磚、石、砌塊、石膏板等。
(2)難燃性
凡用難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或用燃燒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燒性材料做保護層的構件統稱為難燃性構件。難燃燒性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碳化,當火源移走后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瀝青混凝土、經阻燃處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條抹灰墻等。
(3)可燃性
凡用燃燒性材料做成的構件統稱為可燃性構件。燃燒性材料是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繼續燃燒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竹子、刨花板、保麗板、塑料等。
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等級附加信息包括產煙特性、燃燒滴落物、微粒等級和煙氣毒性等級。對于A2級、B級和C級建筑材料及制品應給出產煙特性等級、燃燒滴落物/微粒等級(鋪地材料除外)、煙氣毒性等級;對于D級建筑材料及制品應給出產煙特性等級、燃燒滴落物/微粒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