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幣的本質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2)貨幣的職能
職能 | 特點/作用 |
價值尺度 | 貨幣在表現商品的價值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時,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特點:可以是觀念形態的貨幣。 |
流通手段 | 特點:①必須是現實的貨幣;②不需要具有十足價值,可以用符號代替 |
貯藏手段 | 特點:①必須是現實的、足值的貨幣;②必須是退出流通領域處于靜止狀態。 |
支付手段 | 積極作用:①使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現貨交易的限制,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流通的發展; ②借助于貨幣的支付手段,一部分債權債務關系可以相互抵消,可以節約現金流通費用。 消極作用:使商品生產者之間形成錯綜復雜的債權債務關系,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存在支付危機和信用危機的可能性。 |
世界貨幣 | 作用:①作為國際間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差額; ②作為國際間的一般購買手段,進行國際間的貿易往來; ③作為社會財富的轉移手段,如資本的轉移、對外援助、戰爭賠款等。 |
(1)貨幣需求
含義:貨幣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階層(個人、企業單位、政府)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財產的需要,或社會各階層對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貯藏手段的需求。
影響因素:
①收入水平:一般情況下,貨幣需求量與收入水平成正比。
②利率水平:正常情況下,利息率與貨幣需求呈負相關關系。
③社會商品可供量、物價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④信用制度發達程度。
⑤匯率:當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國貨幣貶值時,對外幣需求增加,對本國貨幣需求就減少。
⑥公眾的預期和偏好:當人們預期物價水平上升、貨幣貶值時,會減少貨幣持有,則貨幣需求減少。
(2)貨幣供給
含義:貨幣供給是指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對現金貨幣、存款貨幣等貨幣形式的供給。
貨幣供應量層次:
M0:流通中現金(含數字貨幣)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外幣存款+信托類存款
M1被稱為狹義貨幣,是現實購買力;M2被稱為廣義貨幣;M2與M1之差被稱為準貨幣,是潛在購買力。
(3)貨幣乘數(又稱貨幣擴張系數或貨幣擴張乘數)
含義:指在基礎貨幣(高能貨幣)的基礎上,貨幣供給量通過商業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
影響因素:法定存款準備金;現金漏損率;超額準備金率;定期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
(1)通貨膨脹
產生原因 | ①需求拉上型: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過多的需求拉動價格水平上漲 ②成本推動型:工資推動;利潤推進 ③供求混合推動型 ④結構型:經濟結構變化引起 |
影響 | 對生產和流通的影響:①不利于生產正常發展;②打亂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對分配和消費的影響:①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階層的國民收入再分配;②有利于債務人而不利于債權人的分配;③降低消費規模。 對金融秩序和經濟、社會穩定的影響:①使貨幣貶值;②嚴重的通貨膨脹使社會公眾失去對本國紙幣的信心;③使生產領域受到打擊,導致經濟紊亂;④通貨膨脹引起的經濟領域的混亂,會接波及整個社會,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分配不公會激化社會矛盾,導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穩定。 |
治理對策 | ①緊縮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 ②緊縮的財政政策:增收節支、減少赤字 |
(2)通貨緊縮
產生原因:①貨幣供給減少;②有效需求不足;③供需結構不合理;④國際市場的沖擊。
影響:①導致社會總投資減少;②減少消費需求;③影響社會收入再分配。
治理對策:①擴大有效需求;②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③引導公眾預期。
這些考點知識,你都get住了嗎?建議大家收藏本文,反復復習哦
如何反復查看我的收藏?【打開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頭條收藏】
掃碼找銀行君>>

【銀行超全學習資料包合集】【答題闖關贏獎品】【組隊打卡】【題庫會員免費領】
在考前對教材內容系統的學習1-2遍是很有必要的!概念難理解?自學有難度?建議大家可以學習233網校銀行從業課程,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立即試聽>>
★建議:購買233網校銀行從業課程,贈送價值99元/239元V題庫會員~立即試聽>>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zengbin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