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4月1日起施行。條例中對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模式、建設方式及建設要求都提出了制度性措施,特別是在危化企業隊伍建設方面,措施的剛性更強。隊伍建成以后,要配備必要的設備和器材,隊伍人員要進行培訓,并具備相應應急救援能力,確保在事故救援過程中能夠發揮應有作用。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
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4月15日起實施。
新國標全面提升了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能,由原來的部分條款強制改為全文強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調整完善了車速限值、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等技術指標。
根據新國標要求,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里且不得改裝,超速時系統要持續發出提示音。與電動自行車舊國標相比,電機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kg調整為55kg,并對具有腳踏騎行功能進行了強制性規定,且要求在車架本體不可分隔處永久性標上唯一性整車編碼。
國家標準
土方機械 司機遙控裝置的安全要求
GB/T 25686-2018
室內消火栓
GB 3445-2018
過壓保護安全裝置 通用數據
GB/T 36588-2018
機動往復泵
GB/T 9234-2018
演出安全
GB/T 36729-2018
臨時搭建演出場所舞臺、看臺安全
GB/T 36731-2018
工業用乙二胺
GB/T 36761-2018
阻燃化學品 溴代聚碳酸酯
GB/T 36792-2018
森林火險氣象等級
GB/T 36743-2018
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場安全作業規程
GB/T 36029-2018
其他將要施行的新規:
養老金實施中央調劑
《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7月1日起實施。在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建立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基金,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手機流量“漫游”費將成歷史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宣布7月1日起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游”費,手機用戶的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
全國鐵路實行新列車運行圖
7月1日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16輛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首次投入運營。調圖后,全國鐵路“復興號”動車組日開行數量將由現在的114.5對增加到170.5對,可通達23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
定向降準,釋放7000億元資金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資金共約7000億元。
30城專項打擊樓市亂象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聯合印發通知,決定于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2002年以后的學歷認證可網上免費申領
7月1日起,2002年以后的學歷證書均可通過學信網免費查詢,也可網上免費申請學歷在線驗證報告。
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
7月1日起,服裝鞋帽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20.5%降至8%;水產品和加工食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15.2%降至6.9%。
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7月1日起,稅率分別為25%、20%的汽車整車關稅降至15%;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
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獎金享個稅優惠
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通知,7月1日起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可享優惠。
;中小學、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要與學生共同用餐;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等。
增值稅下調 汽車、汽油已開始降價
根據《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4月1日起,部分行業增值稅率將適用16%稅率的項目改按13%稅率征稅,主要涉及制造業等行業;將適用10%稅率的項目改按9%稅率征稅,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基礎電信服務和農產品等貨物。目前,多個車企已經紛紛提前下調價格。4月1日0時起,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25元和200元。
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 全國通辦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內地居民可在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請辦理上述出入境證件,申辦手續與戶籍地一致。
中小學、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要與學生共同用餐
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共同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從4月1日開始執行。要求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新版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實施
修訂后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4月1日起施行。新版考核辦法在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下,突出科技創新考核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將研發投入視同利潤。突出正向激勵考核,強化“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