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靜電引起甲苯裝卸槽車爆炸起火事故分析
一、事故經過
某年7月22日9時50分左右,某化工廠租用某運輸公司一輛汽車槽車,到鐵路專線上裝卸外購的46.5t甲苯,并指派倉庫副主任、廠安全員及2名裝卸工執行卸車任務。約7時20分,開始裝卸第一車。由于火車與汽車槽車約有4m高的位差,裝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條塑料管(兩頭橡膠管)分別插入火車和汽車槽車,依靠高度差,使甲苯從火車罐車經塑料管流入汽車罐車。約8時30分,第一車甲苯約13.5t被拉回倉庫。約9時50分,汽車開始裝卸第二車。汽車司機將車停放在預定位置后與安全員到離裝卸點20m的站臺上休息,1名裝卸工爬上汽車槽車,接過地上裝卸工遞上來的裝卸管,打開汽車槽車前后2個裝卸孔蓋,在每個裝卸孔內放入2根自流式裝卸管。4根自流式裝卸管全部放進汽車槽罐后,槽車頂上的裝卸工因天氣太熱,便爬下汽車去喝水。人剛走離汽車約2m遠,汽車槽車靠近尾部的裝卸孔突然發生爆炸起火。爆炸沖擊波將2根塑料管拋出車外,噴灑出來的甲苯致使汽車槽車周邊一片大火,2名裝卸工當場被炸死。約10min后,消防車趕到。經10多分鐘的撲救,大火全部撲滅,阻止了事故進一步的擴大,火車槽基本沒有受損害,但汽車已全部燒毀。
二、背景材料
據調查,事發時氣溫超過35℃。當汽車完成第一車裝卸任務并返回火車裝卸站時,汽車槽罐內殘留的甲苯經途中30多分鐘的太陽暴曬,已揮發到相當高的濃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裝甲苯。沒有嚴格執行易燃、易爆氣體灌裝操作規程,灌裝前槽車通地導線沒有接地,也沒有檢測罐內溫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裝卸作業沒有按規定裝設靜電接地裝置,使裝卸產生的靜電火花無法及時導出,造成靜電積聚過高產生靜電火花,引發事故。
(2)間接原因:高溫作業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發爆炸事故。事發時氣溫超過35℃。當汽車完成第一車裝卸任務并返回火車裝卸站時,汽車槽罐內殘留的甲苯經途中30多分鐘的太陽暴曬,已揮發到相當高的濃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裝甲苯。
四、事故教訓與防范措施
(1)立即開展接地靜電裝置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加強安全防范,嚴防類似事故的發生。
(2)完善全公司安全規章制度。事故發生后,針對高溫天氣,公司明確要求,灌裝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除做好靜電設施接地外,在第二車裝卸前,必須靜置汽車槽車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卻等方式,方可灌裝。
(3)進一步健全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充實安全管理力量,落實好安全責任制,強化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