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腐蝕性介質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泄漏的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可能會對作業人員的肢體、衣物、工具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并對環境造成污染。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把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排凈、置煥、沖洗,分析合格,辦理《作業許可證》。
2.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3.低洼處檢修,場地內不得有積聚的腐蝕性液體,以防作業時滑倒傷人。
4.腐蝕性液體的作業面應低于腿部,否則應聯系相關人員搭設腳手架,以防殘留液體淋傷身體、衣物、但不得以鐵桶等臨時支用。
5.作業時,根據具體情況戴橡膠手套、防護面罩,穿膠鞋等相應的特殊勞保用品。
6.拆卸時,可用清水沖洗連接面,以減少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的侵蝕作用。
7.接觸到腐蝕性介質的肢體、衣物、工具等應及時清洗;若有不適,應及時治療。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第二個:轉動設備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轉動設備檢修時,誤操作電、汽源產生誤轉動,會危及檢修作業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設備(或備件)較大(重)時,安全措施不當,可發生機械傷害。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將系統進行有效隔離,把動火檢修設備、管道內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排凈、沖洗、置煥,分析合理,辦理《作業許可證》。
2.在修理帶電(汽)設備時,要同有關人員和班組聯系,切斷電(汽)源,并在開關箱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3.作業項目負責人應落實該項作業的各項安全措施和辦理作業許可證及審批;對于危險性特大的作業,應與作業區域安全負責人一起進行安全評估,制定安全作業方案。
4.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在作業前和作業中均要認真執行。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區擺放,善加保護,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專人值班看守。
6.在使用風動、電動、液壓等工具作業時,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說明書》規范操作,安全施工。
7.設備(或備件)較大(重),需要多工種協同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令行禁止。
8.加強油品類物質管理,所有廢油應倒入回收桶內。
9.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第三個:高處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作業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發生人和物的墜落,產生事故。
安全措施:
1.作業項目負責人安排辦理《作業許可證》、《高處作業許可證》,按作業高度分級審批;作業所在的生產部門負責人簽署部門意見。
2.作業項目負責人應檢查、落實高處作業用的腳手架(梯子、吊籃)、安全帶、繩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業現場監護人;工作需要時,應設置警戒線。
3.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使用安全帶工作時,按照《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執行;
使用梯子工作時,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使用腳手架工作時,按照《腳手架 使用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在吊籃或吊架內作業時,參照《起重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4.高處作業時不應上、下同時垂直作業。特殊情況下必須同時垂直作業時,應經單位領導批準,并設置專用防護棚或采取其他隔離措施。
5.避免夜間進行高處作業。必須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時,應經有關部門批準,作業負責人要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證充足的燈光照明。
6.遇有6級以上大風、雷電、暴雨、大霧等惡劣天氣而影響視覺和聽覺的條件下或對人身安全無保證時,不允許進行高處作業。
7.高處作業過程中:
全監護人要經常與高處作業人員聯絡,不得從事其他工作,更不準擅離職守;
當生產系統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高處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離現場;
當作業條件或作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必須重新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