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質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實整改措施,不重視安全工作,忽視安全管理;
2、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3、人員未經專業培訓;
4、作業現場混亂;
5、有關部門未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
6、設備未經檢驗。
問題二 事故責任
1、主管生產負責人、違章指揮;
2、操作人員無證上崗(或未經專業培訓或違章作業);
3、安全負責人未制止違章行為(發現違章行為者未制止違章行為);
4、法定代表人沒有認真履行職責,對事故隱患沒有認真整改。
問題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訓)
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2、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3、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
4、有關部門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5、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加大投入(換成經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實應急預案。
問題四 參照GB16441-1986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個作業中?
九大類(紅字+藍字)其他傷害:滑倒、摔傷、摔傷等。
問題五 為杜絕或減少事故的發生,應該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對策措施?
1、應選用本質安全性能好的相關裝備;
2、在設備上安裝安全防護裝置;
3、工人應嚴格執行XX操作規程;
4、配備防止XX事故傷害的必要的防護用品;
5、加強對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發現設備有問題及時進行維修;
6、加強員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7、制定針對XX事故的應急預案。
問題六 應配備的救援設備
1、通訊設備
2、報警設備
3、個體防護設備
4、相關數據及所需技術資料
6、各種急救和救援設備
問題七 應急程序應用包括哪些內容
1、可能出現的災害各類;
2、明確可能發生災害的裝置;、設備或場所及災害的后果;
3、重點預防部位的防災器材配備相關數據及所需技術資料;
4、災害應急機構及有關人員的職責;
5、災害初起時立即采取的措施;
6、對內警報、對外通報和聯絡;
7、疏散組織不同風向時的疏散路線;
8、重要記錄和設備的保護及危險物品的處理;
9、救災過程中應急人員應佩戴的防護用品;
10、應急期間的必要信息、裝置布置圖、危險物質數據、作業指導書、聯絡電話號碼等。
問題八 應急準備的不足
1、員工應急教育不夠或培訓不足;
2、預案應急演練不足;
3、應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夠或防護面具不足;
4、未確保應急救援器材有效或應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陳舊不好用;
5、應急組織權限不明確或沒有統一指揮或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
問題九 事故中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應包括的內容
1、撤離的方式、方法;
2、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3、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或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問題十 事故調查取證中主要資料和證據
1、發生事故單位名稱和發生時間;
2、肇事者和受傷害者的自然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健康狀態、身份證),技術背景資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記錄;
3、事故發生當天肇事者和受傷害者工作情況;
4、事故發生地點內設備、物料位置圖;
5、設備損壞情況,現場殘留物,破損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傷害者受傷情況描述,現場采取的救護(或應急)措施;
6、肇事者和受傷害者所在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或作業規程、操作規程),相關安全管理制度。
問題十一 技術上的問題和措施
1、摘錄題干,去掉雜物,羅列條目;
2、將上述羅列條目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