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即將于本周11月16日、17日開考。對于廣大注安考生來說,案例分析無疑是考試的最大攔路虎,每年大部分考生就卡在這案例分析上面,遲遲通不過考試。想必這幾天的你也是活躍在各網絡平臺收集大量“考試秘籍”,就想在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師考試中多一份保障。
小編知你所想,予你所求。今日就為大家呈上一份不需要死記硬背,便能輕松鎖分“其他安全案例答題套路”,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務必了解試卷結構,穩扎穩打
其他安全實務,試卷由“專業安全技術”和“安全生產案例分析”兩大內容板塊構建。其中“專業安全技術”以單選形式出題,占20分。“安全生產案例分析”以客觀題和主觀題形式出題,占80分。具體結構可以看下表:
提示:“安全生產案例分析”其中案例1(單選4題;多選3題)、案例2、3、4(問答7小題;分析6小題)
二、摸清19年考題考向,得心應手
(1)抓得分點
案例分析,多考查考生對知識點的綜合應用能力,很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常表示抓不住得分點。這里小編分享一份來自“233網校《其他安全實務》考前劃重點直播內容”,徐曰勇老師對其他安全實務考試常見題目進行了總結和預測,請大家務必認真閱讀,對應教材加強理解、識記。
從上面《其他安全實務》考點表格中,可以分析得出常見題目劃分為6類:第一類,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類;第二類,事故報告、調查、分析、統計和處理類;第三類,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第四類,企業安全管理類;第五類,危險行業、危險作業、安全評價類;第六類,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類。
考前大家抓穩這六類考點內容,那么今年通關基本就沒有問題。那么接下來就把考點與實際案例結合起來,一起做一道案例題,攻破答題技巧。
(2)摸清解題套路
案例:某修造船廠火災事故
某修造船廠發生一起火災事故。該廠修船船塢幾天前有一艘外國船籍的油船(約9萬t)入塢,更換側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發生當天,準備更換其中左弦3號側罐(長約40m、寬約10m、高約20m)的外板。上午在罐內裝配腳手架,然后由10個人開始對罐內施工部分進行清掃,把堆積在外板更換部分休息室上的殘泥用鍬、鉤刮鏟裝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掃的同時,又在6人開始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氣焊在外板上開大致等間隔的換氣孔,同時進行休息室和外板接頭的切割,氣體(乙炔和氧氣)是從甲板上的氣體轉換器通過軟管輸入的。作業時已預先在罐底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進行的。
但是在開始打眼和切割約1H后,油罐內發生火災,從事該項作業的6人和清除泥渣的1人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動較慢,自升降梯等處被燒死或者吸入過量一氧化碳而中毒身亡。
經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氣割或切割的火星引著下部休息室殘留的泥渣,又引起啟發處殘留的泥渣燃燒。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沒有完全被水蓋住,從而引燃船底泥渣,這也是使火災擴大的原因。
該造船廠每天定時測定作業場所可燃氣體濃度及氧氣濃度,根據測定結果的規定在相關場所標明是否進行煙火作業,對造船3號側罐內的作業,清掃組合焊接組之間預先也商議了計劃。明火作業時,充分注意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可能性,但對泥渣這一可燃性物質,對它的易燃程度、應除去的量、殘留泥渣的分布狀態和使用明火場所的相互位置關系等則沒有從安全角度出發給予足夠的考慮。油罐維修作業中,泥渣的存在不論在安全方面還是在勞動衛生方面,都是應充分考慮的事項。
像這種氣割火花引起泥渣著火,初期滅火失敗導致火災的事例時有發生。這類事故有時是發生在油罐內,因此不易躲避,換氣也困難,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為了作業安全,必須事前進行慎重的研究。
這類事故存在的問題是:
1、罐底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雖然拉進罐內,但負責使用的人著火時不在場,未能有效的利用。
3、為了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須采取的措施。
1)明確清除泥渣的判斷標準和確立按標準建立的現場檢查體制。
2)灌頂相應的煙火作業限制(包括禁止)。
3)調查作業間的聯系。
4)推行以作業指揮人員為中心的安全作業。
5)確保避難通路、避難口和按需要設置、裝備報警器。
6)配備數量合適的消防設備并掌握使用方法。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進入設備內作業的危險因素是什么?
2、進入設備內工作應做好哪些安全防護?
3、進入設備內動火工作應該注意什么?
4、對于未知的危險因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進行分析辨別?
233網校答案:凡進入生產區域的罐、塔、釜、槽、球、爐膛、鍋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場所內進行的作業稱為設備內作業。
進入設備內作業的危險有:①中毒窒息 ②火災 ③爆炸 ④觸電 ⑤機械傷害 ⑥墜落
2、進入設備內工作應做好哪些安全防護?
233網校答案:
(1)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設備內安全作業證”,并要求嚴格履行審批手續
(2)進入設備內作業前,必須將該設備與其他設備進行安全隔離(加盲板或拆除管線,不允許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換干凈
(3)在進入設備前30min必須取樣分析,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氧安全指標,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小時取樣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4)采取適當的通風措施,確保設備內空氣流通良好。
(5)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12V,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進入有腐蝕、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設備內作業時,必選規定佩戴合格防護用品、器具
(7)在設備內動火,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證和履行規定的手續
(8)設備內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并與設備內作業人員保持有效的聯系
(9)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人員;若需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10)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使用部門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
3、進入設備內動火工作應該注意什么?
233網校答案:進入設備內動火,必須對設備內有害氣體以及氧含量監測。為保證設備內動火作業安全,應對檢修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和管線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置換。
4、對于未知的危險因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進行分析辨別?
233網校答案:對于未知的危險因素辨識,可以采用系統安全分析法如故障樹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法等。
這里大家需要注意幾點:
1、問什么答什么,提有效率;避免畫蛇添足,忌問而不答(有問必答,問啥答啥)。
2、答題時條理清楚、要點簡而全;列出1、2、3、,盡量多寫幾條(至少目前階段多答不扣分),但文字表述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每個要點最好先用一、兩句話或以兩個詞概括說明,然后簡單論述幾句,無需展開論述,更無需闡述自己的觀點;
每道小問答完后下面少留一點空白用于后面想到的補充內容。
避免大面積的涂改。
3、對于題干背景超長的試題,可以先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找背景材料,節省時間;
4、實在沒有答題思路時,可以從題目的描述中適當編輯、摘抄相關內容(找錯誤等),
5、文字盡量工整,搏點兒印象分;
相信考生們按照以上方式作答案例題,分數定會明顯得到提升!同時考前還是希望大家多看一些案例題,做一些題。提高答題速度,也掌握更多案例答題技巧。
掃描圖片二維碼,下載233網校APP
獲取更多案例試題、徐曰勇《其他安全實務》考前直播內部資料(見第16批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