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分析題(案例1為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案例2~3為主觀題。單選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多選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
案例1
某高瓦斯礦井2017年產煤3.0Mt。礦井開拓方式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開拓,通風方式為中央邊界式。主采3號煤層,煤層厚度2.2~3.4m.,平均煤厚2.7m,煤層傾角16°。礦井布置2個回采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開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布置5個綜掘工作面,巷道均為錨桿支護。
掘進一隊負責施工35109工作面回風巷,根據(jù)《35109工作面回風巷綜掘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巷道永久支護采用錨桿+金屬網+鋼筋托梁的支護形式,工作面循環(huán)進度為3m,臨時支護使用3根前探梁,長度不小于5m,前探梁支護移出長度為2m。支護時,將金屬網、鋼筋梁放置在前探梁上前移,每次移動1m,人員站在臨時支護下作業(yè)。
2017年3月5日16時30分,掘進一隊中班12名作業(yè)人員到達35109回風巷掘進工作面作業(yè)。當班施工區(qū)域工作面頂板破碎,使用的前探梁長度為3m。18時40分,當班人員完成3m的進尺后開始支護工作,首先前移前探梁,中間一根移出的長度為0.8m,另兩根移出的長度為0.6m,然后開始用錨桿鉆機施工錨桿孔。19時50分,錨桿孔打好后,班長甲指揮支護工乙、錨桿工丙、瓦檢工丁3人進入空頂區(qū)進行鋪網工作,乙將金屬網用手舉起,其他兩人用錨桿機將金屬網頂向頂板,工作面頂板突然垮落,將乙、丙、丁3人埋壓。事故發(fā)生后,甲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并馬上組織其他員工使用千斤頂、液壓剪等工具進行施救,經過40min的搶救,將3人扒出,發(fā)現(xiàn)乙、丙2人已死亡,丁受重傷。19時55分,礦調度室接到匯報后,立即電話通知礦相關領導,并安排醫(yī)院救護車待命。20時40分,礦長向當?shù)乜h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21時30分,丁被送到醫(yī)院搶救,15日20時05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根據(jù)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1~2題為單選題,3~5題為多選題):
1.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此次冒頂事故中使用的千斤頂、液壓剪等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負責審批的人員是( )。
A.安全副礦長
B.機電副礦長
C.礦長
D.總工程師
E.掘進隊長
2.造成此次事故的間接原因是( )。
A.支護工乙進入空頇區(qū)違章作業(yè)
B.丙用錨桿機違章將網片頂向頂板
C.當班人員未落實有關規(guī)章制度
D.瓦檢工丁違章操作錨桿機
E.頂板破碎
3.根據(jù)《企業(yè)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關于該礦當年提取安全費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安全費用提取標準依據(jù)原煤產量按月提取
B.當年應提取安全費用9000萬元
C.安全費用提取標準以上年度礦井實際營業(yè)收入為計提依據(jù)
D.安全費用提取采取超額累退標準,平均逐月提取
E.當年應提取安全費用4500萬元
4。事故發(fā)生后,礦長報告的事故內容包括( )。
A.煤礦的概況
B.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事故現(xiàn)場情況及事故的簡要經過
C.事故發(fā)生原因
D.造成的傷亡人數(shù)、初步估計損失和采取的措施
E.對班長甲的處理意見
5.冒頂事故發(fā)生前后,掘進工作面存在的隱患有( )。
A.前探梁伸出長度為0.6~0.8m
B.丙、丁用錨桿機頂網
C.乙、丙、丁進入空頂區(qū)作業(yè)
D.丁參與支護作業(yè)
E.甲組織人員進行施救
1.C【解析】《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七百零一條規(guī)定,煤礦企業(yè)應當根據(jù)礦井災害特點,結合所在區(qū)域實際情況,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及物資,由主要負責人審批。
2.C【解析】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當班人員未落實有關規(guī)章制度,其余選項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AB【解析】《企業(yè)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316號)第五條規(guī)定,煤炭生產企業(yè)依據(jù)開采的原煤產量按月提取。煤(巖)與瓦斯(--氧化碳)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噸煤30元。此高瓦斯礦井2017年產煤3.0Mt,因此當年應提取安全費用為3.0×106×30÷10t=9000萬元。
4.ABD
【解析】《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二條規(guī)定,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fā)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xiàn)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shù)(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shù))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5.ABCD
【解析】冒頂事故發(fā)生前后,掘進工作面存在的隱患包括:
(1)前探梁伸出長度為0.6~0.8m,不滿足《35109工作面回風巷綜掘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中前探梁支護移出長度為2m的要求。
(2)《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yè)。乙、丙、丁進入空頂區(qū)作業(yè)違反規(guī)定。
(3)《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錨桿鉆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護操作臺,支護作業(yè)時必須將臨時支護頂棚升至頂板。非操作人員嚴禁在錨桿鉆車周圍停留或者作業(yè),丁為瓦檢工,不應參與支護作業(yè)。
(4)嚴禁用錨桿機將網片頂向頂板,丙、丁違章操作。
案例2
某地方煤礦生產能力0.6Mt/a,采用立井上下山開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風。開采3號煤層,煤層平均厚度2.1m,平均傾角15°,煤層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自燃傾向性為不易自燃,煤塵有爆炸危險性。礦井井下輔助運輸采用無軌膠輪車,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礦井布置一個回采工作面,采用綜采開采工藝,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布置3個掘進工作面,均采用炮掘工藝,工字鋼梯形梁支護。2017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時測得絕對瓦斯涌出量25.6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1.9m3/t。
掘進一隊負責3301回風巷的掘進,該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3.2m3/min。按照生產計劃,該巷道將于6月中旬與已經施工完畢的3301工作面切眼貫通,截至6月11日12時,距離貫通點還有22m,技術員乙向掘進一隊隊長甲匯報,并編制貫通預報通知單上報調度室。6月13日中班,隊長甲組織召開班前會,布置了正常掘進的工作任務,當日18時開始爆破,炮響5min后,跟班班長帶領爆破員和掘進工貿然進入掘進頭查看,被炮煙熏倒。
經調查,在爆破后3301回風巷掘進工作面與3301工作面切眼之間崩出直徑約為40cm的小洞。3301工作面切眼局部通風機在爆破貫通前因故障已停止運轉,切眼貫通點瓦斯?jié)舛雀哌_2%。技術員乙雖已編制巷道貫通專項措施,但沒有組織本隊員工學習;調度室收到貫通預報通知單后,沒有通知通風部門檢查3301工作面切眼的通風狀況、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
根據(jù)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礦瓦斯等級,并簡述礦井瓦斯等級期定的依據(jù)。
2.簡述3301回風巷掘進工作面風量計算方法。
3.列出貫通前3301工作面切眼恢復正常通風應開展的工作。
4.指出該礦在3301回風巷掘進工作面貫通時通風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該礦瓦斯等級為高瓦斯礦井。
礦井瓦斯等級判定依據(jù):
突出礦井是指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礦井為突出礦井:
(1)在礦井井田范圍內發(fā)生過煤(巖)與瓦斯(--氧化碳)突出的煤(巖)層。
(2)經鑒定、認定為有突出危險的煤(巖)層。
(3)在礦井的開拓、生產范圍內有突出煤(巖)層的礦井。
高瓦斯礦井是指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礦井為高瓦斯礦井:
(1)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
(2)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3)礦井任一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
(4)礦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
低瓦斯礦井是指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礦井為低瓦斯礦井:
(1)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不大于10m3/t。
(2)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不大于40m3/min。
(3)礦井任一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不大于3m3/min。
(4)礦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不大于5m3/min。
低瓦斯礦井必須每2年進行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鑒定工作。高瓦斯礦井和突出礦井不再進行周期性瓦斯等級鑒定工作,但應當每年測定和計算礦井、采區(qū)、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經鑒定或者認定為突出礦井的,不得改定為低瓦斯礦井或高瓦斯礦井。
2.掘進工作面按照下列因素分別計算,取其最大值,最后按照最低風速(巖巷0.15m/s,煤巷或半煤巖巷0.25m/s)和最高風速(4m/s)驗算:
(1)按排除炮煙所需風量的計算。
(2)按稀釋瓦斯所需風量的計算。
(3)按人數(shù)計算所需要的風量。
(4)按巷道中同時運行的最多車輛數(shù)計算。
3.在切眼恢復正常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就本工作面情況,應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在排放瓦斯過程中,應確保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均不得超過1.5%,且混合風流經過的所有巷道必須停電撤人,只有當切眼及巷道中瓦斯?jié)舛炔怀^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內的電氣設備的供電和采區(qū)回風巷道的供電。
4.該礦在3301回風巷掘進工作面貫通時通風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未制定專項措施。
(2)措施未包含停止切眼掘進,并設置柵欄及警標。
(3)未保持切眼處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行。
(4)未在兩個掘進工作面入口處設專人警戒。
(5)每次爆破前未按規(guī)定檢查掘進工作面及回風流瓦斯。
(6)貫通時,未設置專人在現(xiàn)場指揮。
案例3
某井工煤礦采用斜井多水平開拓,一水平為生產水平,2016年瓦斯等級鑒定為高瓦斯礦井。井下運輸大巷采用架線式電機車牽引礦車運輸。該礦取得了采礦證、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設置有安全科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了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建立了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編制了相關操作規(guī)程和礦井瓦斯防治等安全技術措施;該礦礦長、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等安全管理人員取得了安全資格證,井下瓦斯檢查員等人員取得了相應資格證書,所有井下作業(yè)人員按要求經過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
為了保證正常的生產接續(xù),該礦決定于2017年1月開始施工連接一水平與二水平之間的暗斜井。其中運輸暗斜井沿煤層布置,由掘進一區(qū)負責施工,采用炮掘工藝,錨網噴支護。掘進一區(qū)在施工運輸暗斜井過程中,因頂板破碎、淋水較大、支護困難,工人經常干打眼作業(yè)。2017年6月10日中班,因未如期完成當班任務,掘進隊長要求工人延時作業(yè)。6月11日0時20分,掘進工作面揭穿了一個落差2m的逆斷層,造成煤與瓦斯突出,涌出的高濃度瓦斯逆流進入運輸大巷,遇大巷架線電機車鋁質取電弓與架線間產生的電火花引發(fā)爆炸。
事后調查,該礦運輸暗斜井掘進工作面曾發(fā)生數(shù)次瓦斯超限現(xiàn)象,安全副礦長張某曾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現(xiàn)場安全隱患排查,編制了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及相應的事故救援應急預案。6月10日早班,在掘進過程中,瓦檢員王某又檢測到瓦斯?jié)舛葒乐爻蓿⒓皶r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值班人員向總工程師李某進行了報告,但未引起李某重視,沒有采取相應措施。
根據(jù)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對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列出該礦已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
2.按照《生產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類代碼》(GB13861),指出運輸暗斜井掘進工作面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3.列出本礦存在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并給出治理方案的內容。
4.煤礦總工程師李某參加初次安全生產培訓內容應包括哪些?
5.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副礦長張某的安全生產職責有哪些?
1.該礦已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2)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3)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
(4)特種作業(yè)人員經有關業(yè)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
(5)從業(yè)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
(6)廠房、作業(yè)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標準和規(guī)程的要求。
(7)有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jiān)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2.運輸暗斜井掘進工作面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
人的因素:超負荷作業(yè),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干式打眼。
物的因素:電火花,逆斷層。
環(huán)境因素:頂板破碎,淋水大,遇到地質構造。
管理因素:對地質構造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估計不足。
3.管理方面:(1)“三違”現(xiàn)象嚴重。
(2)未按規(guī)定組織生產作業(yè)。
(3)對事故隱患(多次瓦斯超限)未及時整改。
(4)未及時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行為。
(5)對安全隱患的整改未落實“四不放過”原則。
(6)對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員工應知應會知識掌握不足。
(7)對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脆弱性認識不到位。
技術方面:(1)對地質構造(逆斷層)瓦斯異常涌出認識不足。
(2)隔爆、抑爆措施設施不起作用。
(3)通風系統(tǒng)不穩(wěn)定、不可靠,出現(xiàn)風流逆轉現(xiàn)象。
4.初次安全生產培訓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標準。
(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yè)健康等知識。
(3)傷亡事故報告、統(tǒng)計及職業(yè)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4)應急管理的內容及其要求。
(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考試的內容。
5.安全副礦長張某的安全生產職責:
(1)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5)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6)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行為。
(7)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