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2024年注安《法規》考點預測(第4-5章).pdf
考點1: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安全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并由應急管理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①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②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實行嚴格管理。
③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
④對職工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
考點2、消防組織的規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專職消防隊。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承擔火災撲救工作。
下列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
①大型核設施單位、大型發電廠、民用機場、主要港口;②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大型企業;③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基地;④第一、二、三項規定以外的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較遠的其他大型企業;⑤距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較遠的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
考點3:滅火救援的規定【★★★】
火災現場總指揮根據撲救火災的需要,有權決定下列事項:①使用各種水源;②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電;③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④利用臨近建筑物和有關設施;⑤為了搶救人員和重要物資,防止火勢蔓延,拆除或者破損毗鄰火災現場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設施等;⑥調動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有關單位協助滅火救援。根據撲救火災的緊急需要,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人員、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專職消防隊參加火災以外的其他重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專職消防隊撲救火災、應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單位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參加撲救外單位火災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等,由火災發生地的人民政府給予補償。
考點4:通行速度規定【★★】
①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②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20公里。
考點5:特種設備定義【★★★】
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考點6:特種設備的生產【★★】
鍋爐、氣瓶、氧艙、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核準的檢驗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注意沒有電梯!!!)
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
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三十日內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考點7: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使用取得許可生產并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內,向(直轄市或設區的市)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登記標志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至少每月進行1次自行檢查)。
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運營使用單位應當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
電梯的維護保養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理單位進行。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該特種設備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記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證書注銷手續。
前款規定報廢條件以外的特種設備,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可以繼續使用的,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通過檢驗或者安全評估,并辦理使用登記證書變更,方可繼續使用。允許繼續使用的,應當采取加強檢驗、檢測和維護保養等措施,確保使用安全。
考點8:建筑安全生產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
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筑施工企業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房屋拆除應當由具備保證安全條件的建筑施工單位承擔,由建筑施工單位負責人對安全負責。
考點9:事故犯罪類型【★★★】
考點10:行政處罰權的設定權【★★】
考點11:聽證程序【★★】
行政機關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①較大數額罰款;②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③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④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⑤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⑥規定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不承擔組織聽證的費用)
聽證程序組織:①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五日(工作日)內提出;②行政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的七日(工作日)前,通知當事人及有關人員聽證的時間、地點;③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依法予以保密外,聽證公開舉行;④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⑤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⑥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席聽證或者未經許可中途退出聽證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行政機關終止聽證;⑦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⑧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絕簽字或者蓋章的,由聽證主持人在筆錄中注明。
考點12: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考點13:勞動合同的訂立【★★★】
試用期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競業限制: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考點14:勞動合同的終止與解除【★★★】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補償金的標準:①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②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③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政府公布的工資)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賠償金的標準: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經濟賠償金標準為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
考點15:突發事件及其應對的分工【★★★】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負責;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出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專項工作報告。
考點16:應急預案制定部門與應急準備【★★】
國務院制定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組織制定國家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和國務院相關應急預案,制定國家突發事件部門應急預案。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突發事件易發、多發地區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儲備制度。
考點17:監測與預警【★★】
按照突發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可以預警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權限和程序,發布相應級別的警報,決定并宣布有關地區進入預警期,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并向當地駐軍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鄰或者相關地區的人民政府通報。
考點18:職業病診斷【★★】
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①病人的職業史;②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③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注安考試臨近,時間要花在刀刃上,只背重點!!!
各科考前30頁紙免費送,領取步驟如圖??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xh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