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是保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順利實施的_________。
A. 準則 B. 標準 C.組織保障 D. 管理依據
7.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____________,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A. 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 B. 其他行業的 C. 人數較少的 D. 危險性小的
8. 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是_________。
A.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
B. 統計損失,處罰相關違章操作人員
C. 安排清理打掃事故現場工作
D. 事故處理完成后報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9.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據_________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A. “三不放過” B. “四不放過” C. “三同時” D. “五同時”
10. 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在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中的義務是不得_________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
A. 阻撓和抵制 B. 干擾和阻止 C.阻撓和干涉 D. 干擾和阻止
11. “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按照現行的國務院機構設置指的是________。
A.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B. 勞動與社會保障部
C. 國家環保總局 D. 國家技術管理局
12. 由于某安全評價組織為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出具虛假證明,并取得2萬元的非法所得,除了對單位進行處罰外,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還可以_________。
A. 撤消評價資質 B.罰款5萬元人民幣
C. 罰款10萬元人民幣 D. 給予批評教育和處分
13.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應處以_________。
A. 死刑 B. 7年以上有期徒刑 C. 無期徒刑 D.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4. 對安全生產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是一種_________的犯罪行為。
A. 徇私舞弊 B. 專權 C. 越職 D.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15.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這是_________的立法依據。
A. 《行政處罰法》 B. 《工會法》 C. 《安全生產法》 D. 《勞動法》
16.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_________為依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_________。
A. 事實 公布 B. 法規 公開 C. 法規 公平 D. 標準 公正
17. 可以實施行政處罰的機構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_________。
A. 工會組織 B. 地方人民政府 C. 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D. 檢測機構
18. 不屬于《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管轄類型的是_________。
A. 地方管轄 B. 地域管轄 C. 指定管轄 D. 移送管轄
19. 行政處罰的原則之一即處罰與________相結合的原則,行政處罰不是目的,而是_________。
A. 寬容 政策 B. 教育 政策 C. 寬容 手段 D.教育 手段
20. 進行行政處罰的決定時,有三種不同的行政處罰程序,即_________。
A. 一般程序、特殊程序和取證程序 B. 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完整程序
C. 一般程序、特殊程序和聽證程序 D.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和聽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