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2025年注安法規科目時,“安全生產法律責任”這一考點,通常在每年的試卷中占據1-4分的分值,雖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對整體成績至關重要。
2025年注安法規考點: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第七十二條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職責的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對其作出的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結果的合法性、真實性負責。資質條件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職責的機構應當建立并實施服務公開和報告公開制度,不得租借資質、掛靠、出具虛假報告。
一、中介機構出假證明的法律責任*(1分)
第九十二條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職責的機構出具失實報告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職責的機構租借資質、掛靠、出具虛假報告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十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吊銷其相應資質和資格,五年內不得從事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等工作;情節嚴重的,實行終身行業和職業禁入。
二、主要負責人不履行職責應承擔的法律責任(1分)
第九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九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應急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罰款。
第九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其他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停或者吊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并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由應急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2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10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罰款。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情節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應急管理部門可以按照前款罰款數額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處以罰款。

第一百一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并由應急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罰款;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
三、按日連續處罰
第一百一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被責令改正且受到罰款處罰,拒不改正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自作出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注】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按日計罰,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法規定。
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按日計罰的基本前提是該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了本法的規定。按日計罰措施的實施對象是生產經營單位。
2.生產經營單位被責令改正,且受到罰款處罰。
實施按日計罰,“被責令改正”和“受到罰款處罰”這兩個條件需同時兼備。梳理本法相關規定,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包括第97條、第98條、第99條、第101條、第102條第103條第104條、第105條、第109條等條文。
3.生產經營單位存在拒不改正情形。
【注】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即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累加連續計算,并非按日倍增計算或者以其他方法計算,避免處罰過重。同時,本法有些條文還規定了“逾期未改正”的法律責任,在生產經營單位逾期拒不改正的情況下,在可以適用“按日計罰”規定的同時,還應當適用以上關于逾期未改正法律責任的規定。
例如,本法第101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如果行政機關就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規定適用“按日計罰”,那么還應當適用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的規定。
四、應當關閉生產經營單位的情形
第一百一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有關證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情節嚴重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一)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一百八十日內三次或者一年內四次受到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
(二)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的;
(三)不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導致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
(四)拒不執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作出的停產停業整頓決定的。
經典習題
某安全評價機構受某企業委托開展安全評價相關技術服務,技術服務費8萬元,但未簽訂書面技術服務合同,該評價機構支出各項費用2萬元后,出具了虛假評價報告,根據《安全評價檢測機構管理辦法》,關于應急管理部門對上述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做法,正確的是( )
A.沒收該評價機構違法所得8萬元,并處12萬元罰款
B.沒收該評價機構違法所得8萬元,并處24萬元罰款
C.沒收該評價機構違法所得6萬元,并處12萬元罰款
D.沒收該評價機構違法所得6萬元,并處24萬元罰款
甲公司是某省屬化工公司,趙某是甲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未按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化工生產裝置失修,趙某仍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組織“帶病”生產使用,2023年7月7日公司發生一起死亡11人,重傷25人的生產安全事故,經查是由于該企業早已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仍繼續組織生產導致。其在2023年6月25日應急管理部門已對其做出責令限期改正的通知。依據《安全生產法》,下列關于應急管理部門做出的處罰決定,正確的是( )。
A.趙某給予撤職處分,并處上一年年收入60%的處罰
B.對甲公司處以400萬元罰款的處罰,逾期不改的,可以按日連續處罰
C.提請地方人民政府對甲企業予以關閉
D.自2023年6月26日起至7月7日,對甲企業實行按日連續處罰
E.趙某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選項A錯誤,重大事故應處罰上一年年收入80%的處罰。選項B錯誤,第114條不適用“按日連續處罰”。
選項C正確,不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導致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
選項E正確,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想刷更多注安考試試題?233網校APP提供注冊安全工程師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每日一練、模考大賽、答題闖關等刷題功能,大家可通過刷題,加深鞏固,掌握要點,查漏補缺,穩步提升!【進入下載APP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