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安全工程師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真題精編:案例七
A市石材公司共有3座露天采石場。2014年9月12日15時19分,石材公司位于同省B市的露天采石場發生邊坡坍塌事故,事故過程如下:
12日13時,采石場主管安排李某等5人,在第二平臺分別進行運輸通道清理、鉆孔作業、坡面浮石清理、裝礦作業,安排馮某在第三平臺進行裝礦作業。第二、第三平臺臺階高度均為10 m,平臺寬度分別為16 m、32 In。在第二平臺與第三平臺進行裝礦作業的兩臺挖掘機水平方向距離約30 m。
15時19分,第二平臺坡面突然坍塌,坍塌的礦石約1600 m3,將3名作業人員及一臺挖掘機掩埋,造成3人死亡。
17時49分,采石場主管向公司負責人報告了事故情況。公司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于
21時12分向A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了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傷亡人數。事故調查組調查發現,11日夜間,該采石場所在地區下過中雨,至12日采石場作業平臺仍有積水。該采石場北部礦巖節理發育,巖體破碎,發生坍塌的坡面接近地表風化帶,在斷層上沉積的泥質填塞物因水的作用,降低了巖體的粘聚力。采石場沒有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采石場主管兼任。2名鉆工是9日剛入礦的新員工,接受20 h培訓后進入現場作業。采石場未制定邊坡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2.簡述該起事故報告存在的主要問題。
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8號,根據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修正),指出A企業在應急預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77號),說明A企業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存在的不符合項。
4.列舉A企業地下礦山建設項目基本安全設施。
1.直接原因:該采石場北部礦巖節理發育,巖體破碎,發生坍塌的坡面接近地表風化帶,在斷層上沉積的泥質填塞物因水的作用,降低了巖體的粘聚力。
間接原因:采石場沒有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采石場主管兼任。2名鉆工是9日剛入礦的新員工,接受20 h培訓后進入現場作業。采石場未制定邊坡安全管理制度。
2.主要問題:
(1)15時19分第二平臺坡面突然坍塌,17時49分,采石場主管向公司負責人報告了事故情況,應立即向公司負責人報告。
(2)公司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于21時12分向A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了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傷亡人數。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1 h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3.主要內在和自然影響因素:
(1)巖層巖性。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及礦物成分,結構與構造,對整體巖層而言,是確定邊坡的主要因素之一。相間成層的巖層,其厚度、產狀及在邊坡內所處的部位不同,穩定性也不一樣。
(2)巖體結構。巖體結構面是在地質發展過程中,在巖體內形成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規模、一定形態和不同特性的地質分割面,統稱為軟弱結構面,它具有一定的厚度,常由松散、松軟或軟弱的物質組成,這些組成物質的密度、強度等物理力學屬性較之相鄰巖塊則差得多。在地下水作用下往往出現崩解、軟化、泥化甚至液化的現象,有的還具有溶解和膨脹的特性,具有這樣軟弱泥化的結構面的存在,給邊坡巖體失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風化程度。巖層的風化程度愈深,則巖層的穩定性愈低,要求的邊坡坡度愈緩。例如花崗巖在風化極嚴重時,其礦物顆粒間失去連接,成為松散的砂粒,則邊坡的穩定值近似于砂土所要求的數值。
(4)水文地質。地下水對邊坡穩定的主要影響有:使巖石發生溶解、軟化,降低巖體特別是滑面巖體的力學強度;地下水的靜水壓力降低了滑面上的有效法向應力,從而降低了滑面上的抗滑力;產生滲透壓力(動水壓力)作用于邊坡,使巖層裂隙間的摩擦力減小,其穩定性大為降低;在邊坡巖體的孔隙和裂隙內運動著的地下水使土體容重增加,增加了坡體的下滑力,使邊坡穩定條件惡化。地表水對邊坡的影響主要是沖刷、夾帶作用對邊坡造成侵蝕形成陡峭山崖或沖洪積層,引發牽引式滑坡。
(5)氣候與氣象。在滲水性的巖土層中,雨水可下滲浸潤巖土體內,加大土、石容重,降低其凝聚力及內摩擦角,使邊坡變形。我國大多數滑坡都是以地面大量降雨下滲引起地下水狀態的變化為直接誘導因素的。此外,氣溫、濕度的交替變化,風的吹蝕,雨雪的侵襲、凍融等,可以使邊坡巖體發生膨脹、崩解、收縮,改變邊坡巖體性質,影響邊坡的穩定。
(6)地震。水平地震力與垂直地震力的疊加,形成一種復雜的地震力,這種地震力可以使邊坡作水平、垂直和扭轉運動,引發滑坡災害。地震觸發滑坡與地震烈度有關。
4.石材公司負責人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時缺少的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5.石材公司應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現場管理人員首先應組織危險區內的人員、設備、物資進行疏散,疏散時,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體兩側跑,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險的。要及時清點人員,確定有無人員失蹤、受傷、被埋等情況,了解事發前該區域施工人員情況、作業人數,上報事故情況。
(2)負責制定截斷和減少流向滑坡面及滑坡區域的任何水源的措施,指導工程機械開挖排水溝道或設置擋水壩。組織指導危險區內房屋中人員立即撤離,確定撤離線路。滑坡、塌陷發生后,滑坡、塌陷井未立即穩定下來,甚至還會繼續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去挖掘和搜尋財物,應盡快布置警戒范圍劃定危險區域,安排測量人員進行坡面位移變形觀測,并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做好監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穩定,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如有施工人員失蹤或被埋,立即組織有效的挖掘工作,但應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挖掘應采用人工挖掘,一般禁止采用機械挖掘,防止機械對被埋人員造成傷害。人工挖掘盡量避免使用尖銳性工具。對于大塊沉重物體,應合理組織搬運,尤其是壓在被埋人員身上的大塊物體,必須組織好足夠人力方可搬運,搬運前明確職責,由專人負責將被埋人員移動出。搶救挖掘人員應分班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時換班,保障搶救挖掘人員體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被埋人員搶救出來。
(3)負責失蹤人員的盡快查找、安排受傷人員盡快就醫,做好救助車輛引導。在專業醫療人員到達前對受傷人員進行以下簡單救助。
①爭分奪秒搶救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
②出來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進行正規心肺復蘇。
③傷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帶。
④切忌對壓傷進行熱敷或按摩。
(4)負責組織、參與事故救援工作,調配救援所需的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確定設備的工作方案及安全注意事項,負責電力、通信等有關設施,確保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開展。按規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必要時合理組織設備卸掉坡頂堆載,在坡面組織有效支撐,防止坡面破壞擴大。
來源: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