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
單項選擇題
1.【2013年真題】復雜分解爆炸類可爆物的危險|生較簡單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時伴有燃燒現象,燃燒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產生。下列危險化學品中,屬于這一類物質的是( )。
A.乙炔銀
B.可燃性氣體
C.疊氮鉛
D.梯恩梯
【答案】D。
【解析】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應物質分為簡單分解爆炸、復雜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復雜分解爆炸類可爆物的危險性較簡單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時伴有燃燒現象,燃燒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產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2.【2013年真題】關于化學品火災撲救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撲救爆炸物品火災時,應立即采用沙土蓋壓,以減小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
B.撲救遇濕易燃物品火災時,應采用泡沫、酸堿滅火劑撲救
C.撲救易燃液體火災時,往往采用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
D.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火災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撲救,只要控制住燃燒范圍,逐步撲滅即可
【答案】D。
【解析】特殊化學品火災撲救的注意事項如下:①撲救氣體類火災時,切忌盲目撲滅火焰,在沒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定燃燒。②撲救爆炸物品火災時,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③撲救遇濕易燃物品火災時,絕對禁止用水、泡沫、酸堿等濕性滅火劑撲救。④撲救易燃液體火災時,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往往無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輕泡沫撲救;水溶性液體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⑤撲救毒害和腐蝕品的火災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毒害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最好調制相應的中和劑稀釋中和。⑥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火災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撲救,只要控制住燃燒范圍,逐步撲滅即可。
3.【2012年真題】人體吸入或經皮膚吸收苯、甲苯等苯系物質可引起刺激或灼傷。苯、甲苯的這種特性稱為危險化學品的( )。
A.腐蝕性
B.燃燒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答案】A。
【解析】強酸、強堿等物質能對人體組織、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接觸人的皮膚、眼睛、肺部和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壞死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后可引起炎癥,甚至會造成死亡。
4.【2012年真題】有些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內,當其在人體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預防危險化學品中毒的措施有多種,下列措施中,不屬于危險化學品中毒事故預防控制措施的是( )。
A.替代
B.聯鎖
C.變更工藝
D.通風
【答案】B。
【解析】目前,危險化學品中毒事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變更工藝、隔離、通風、個體防護和保持衛生。
5.【2012年真題】《常用化學危險品儲存通則》(GB 15603--1995)規定,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和( )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A.強氧化性
B.遇濕易溶
C.遇濕燃燒
D.強腐蝕性
【答案】C。
【解析】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和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6.【2011年真題】在用乙炔制乙醛過程中需采用汞做催化劑。為消除汞對人體的危害,工廠決定用乙烯替代乙醛,通過氧化制乙醛,從而不再使用汞做催化劑。這一控制危險化學品中毒的措施屬于( )。
A.原料替代
B.變更工藝
C.毒物隔離
D.汞替技術
【答案】B。
【解析】雖然替代是控制化學品危害的首選方案,但是目前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因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產、使用有害化學品。這時可通過變更工藝消除或降低化學品危害。如以往用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劑,現在發展為用乙烯為原料,通過氧化或氧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劑。通過變更工藝,徹底消除了汞害。
7.【2010年真題】有毒物質進入人體內并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這種危險特性屬于( )。
A.化學性
B.腐蝕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答案】C。
【解析】危險化學品的毒害性是指許多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當其在人體累積到一定量時,便會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I生或持久性的病彈改變,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