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和觸電事故
一、內容提要:
檢驗應考人員對機械制造和使用的通用安全技術要求和機械傷害主要類型及預防對策的掌握程度;
二、重點、難點:
(一)了解常用機械結構、工作原理、控制系統、傳動和運動的主要形式及危險因素;
(二)熟悉常用機械的主要危險部位、安全防護裝置及安全措施。
(三)機械制造過程中發生傷害的主要類型、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
(四)掌握通用機械安全設施、安全裝置和安全防護罩、網的技術要求。
三、內容講解:
一、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
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機械設備運行時,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做不同的機械運動。機械設備由驅動裝置、變速裝置、傳動裝置、工作裝置、制動裝置、防護裝置、潤滑系統和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
(一)機械設備的危險部位
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卷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
(1)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2)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圓形心軸和桿等。
(3)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4)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軋鋼機、混合輥等。
(5)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或飛輪和機床床身、旋轉攪拌機和無防護開口外殼攪拌裝置等。
(6)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
(7)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臺及其床身、剪切機的刀刃等。
(8)單向滑動,如帶鋸邊緣的齒、砂帶磨光機的研磨顆粒、凸式運動帶等。
(9)旋轉部件與滑動之間的危險,如某些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紡織機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