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有些聯軸器在使用中可以有徑向位移,如撓性聯軸器。
2.A【解析】B選項自動安全裝置僅限于在低速運動的機器上使用;C選項跳閘安全裝置依賴于敏感的跳閘機構和及其能夠迅速停止;D選項雙手控制安全裝置僅能對損傷者提供保護。
3.B【解析】大型設備與墻、柱距離≥o.9m。
4.B【解析】防彎裝置能防止長料甩擊傷人事故。
5.C【解析】A選項,軟墊厚度為l~2mmB選項,壓緊法蘭直徑不得小于被安裝砂輪直徑的1/3-D選項,砂輪禁止側面磨削、不準共同損傷。
6.D【解析】A選項,不準同時剪切兩種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板料,B選項,剪板機的皮帶、飛輪、齒輪以及軸等運動部位必須安裝防護罩,C選項,剪板機損傷者送料手指離剪刀口的距離至少保持200mm。
7.C【解析】木工機構的危險有害因素有:機械傷害、火災和爆炸、生物化學危害、木粉塵的危害、噪聲和振動危害。
8.B【解析】鋸盤制動控制器能使帶鋸機迅速停機。
9.A【解析】鑄造作業有塵毒危害,一氧化碳可引起中毒。
10.D【解析】機械化、半機械化控制的人機系統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人機功能的合理性、機器的本質安全性及人為失誤狀況。
11.C【解析】單調作業易引起心理疲勞。
12.A【解析】超聲探傷能檢測內部缺陷,BCD選項為表面缺陷探傷技術。
13.D【解析】人在人機系統中的主要功能:傳感功能、信息處理功能、操縱功能。
14.C【解析】實現機械本質安全的措施有:(1)消除產生危險的原因;(2)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件的次數;(3)使人們難以接近機器的危險部位(或提供安全裝置,使得接近這些邵位不會導致傷害);(4)提供保護裝置或者個人防護裝備。ABD是保護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安全的措施。
15.C【解析】一般站住工作的場所取地面上方85cm,坐位工作時取40cm處進行測定。
16.C【解析】題中事故屬于高壓放電引起的間接接觸電擊。
17.C【解析】油浸式變壓器易發生火災爆炸,還可引起空間爆炸。
18.A【解析】雷電破壞高壓輸電系統,毀壞發電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的絕緣。
19.B【解析】兩電阻串聯,220×2.8/(2.2+2.8)=123.2。
20.B【解析】避雷針屬于外部防雷裝置一部分,能防止直擊雷。
21【解析】汽車槽車、鐵路槽車在裝油之前,應與儲油設備跨接并接地,裝、卸完畢先拆除油管,后拆除跨接線和接地線。
22.C【解析】測量時實際上是給被測物加上直流電壓,測量其通過的泄漏電流,在表的盤上讀到的是經過換算的絕緣電阻值。
23.B【解析】試驗裝置由一只限流電阻和檢查按鈕相串聯的支路構成,模擬漏電路徑,已檢驗
裝置是否能夠正常動作。
24.D【解析】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等于準沸點的液體必須用壓力管道輸送。
25.C【解析】暖管之前徹底疏水可預防水擊事故,ABD選項均可能引起水擊事故。
26.C【解析】壓力容器泄漏時不應打開放空管排氣。
27.B【解析】易熔塞主要用于中、低壓的小型壓力容器,在盛裝液化氣體的鋼瓶中應用更為廣泛。
28.D【解析】因缺水緊急停爐時,嚴禁上水,并不得開啟空氣閥及安全閥快速降壓。
29.B【解析】體積性缺陷屬于3級。
30.D【解析】起重機的定期檢驗包括空載試驗、額定栽荷試驗,不包括靜載荷試驗和動載荷試驗,它們屬于首次檢驗的內容。
31.B【解析】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包括:保持完好的防腐層;消除產生腐蝕的因素;消滅容器的“跑、冒、漏”;加強容器在信用期間的維護;經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狀態:
32.D【解析】汽水共騰的原因包括:鍋水品質太差,負荷增加和壓力降低過快:
33.B【解析】C類火災的氣體火災。B類火災是液體火災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E類火災是帶電火災,是物體帶電燃燒的類火災;F類火災是烹飪器具內烹飪火災。
34.D【解析】油脂滴落于高溫部件上受熱發生自燃。
35.B【解析】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點及其周圍壓力急劇升高。
36.B【解析】乙烷、丙烷、丁烷的爆炸下限均低于甲烷。
37.B【解析】粉塵爆炸的特點:(1)爆炸速度或升壓速度比爆炸氣體小,但燃燒時間長,產生的能量大,破壞程度大。(2)爆炸感應期較長。(3)有產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38.A【解析】火災報警控制器除了具有控制、記憶、識別和報警功能外,還具有自動檢測、聯運控制、打印輸出、圖形顯示、通信廣播等功能。
39.C【解析】lK9二氧化碳液體可在常溫常壓下生成500L.左右的氣體,足以使lm3空間范圍內的火焰熄滅。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氧氣含量低于l2%或者二氧化碳濃度達30%~50%時燃燒終止。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宜用來撲滅金屬鉀、鈉、鎂、鋁等及金屬過氧化
物(如過氧化鉀、過氧化鈉)、有機過氧化物、氯酸鹽、硝酸鹽、高錳酸鹽、亞硝酸鹽、重鉻酸鹽等氧化劑的火災。因為當二氧化碳從滅火器中噴出時,溫度降低,使環境空氣中的水蒸氣凝集成小水滴,上述物質遇水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的熱量,抵制了冷卻作用,同時放出氧氣,使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受到影響。
40.A【解析】鐵質工具會與設備碰撞產生火花,引起粉塵爆炸。
41.C【解析】天然氣系統投用前,不能用一氧化碳有毒氣體吹掃系統中的殘余雜物,應該使用惰性氣體吹掃。
42.D【解析】煙花爆炸的組成包括:氧化劑、可燃劑、黏結劑、功能添加劑(染焰劑、調速劑、安定劑等)。
43.A【解析】粉狀乳化炸藥生產的火災危險因素主要來自物質危險性,如生產過程中的高溫、撞擊摩擦、電氣和靜電火花、雷電引起的危險。
44.B【解析】煙花爆竹、爆破器材的安全距離包括外部安全距離和內部安全距離。危險品生產區、總倉庫區、銷毀場等與該區域外的村莊、居民建筑、工廠、城鎮、運輸線路、輸電線路等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防護距離,稱為外部安全距離;危險品生產區、總倉庫區、銷毀場等區域內的建筑物應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稱為內部安全距離。
45.B【解析】A選項,爆炸形成高溫、高壓、高能量密度的氣體產物;C選項,爆炸會引起短暫的地震波,D選項,地面粉塵揚起會造成更大范圍的二次爆炸。
46.A【解析】防塵、防毒的基本原則是優先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無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減少塵、毒職業性有害因素。
47.D【解析】判斷農業場所高溫的指標應是綜合性指標,WBGT指干球、濕球、黑球溫度指數。
48.C【解析】木材粉塵是有機性粉塵,ABD選項均屬于無機性粉塵。
49.D【解析】通風除塵系統由密閉罩、通風管、除塵器和風機組成。
50.D【解析】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也可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
51.A【解析】煉油廠尾氣凈化經常使用燃燒法,B選項高空排放法不屬于凈化,CD選項針對固體顆粒物。
52.D【解析】密閉空間的危害主要是有毒氣體,靜電法不起作用,ABC選項都是正確的安全措施。
53.B【解析】汽輪機、風機、空氣壓縮機等產生空氣動力噪聲,ACD選項產生機械性噪聲。
54.C【解析】存在手臂振動的作業:操作錘打工具,手持轉動工具,使用固定輪轉工具,駕駛交通運輸車輛與使用農業機械。
55.C【解析】射頻輻射可分為調頻電磁場、超高頻電磁場和微波3個波段。D選項屬于電離輻射。
56.B【解析】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是指工作地點氣溫在30。C以上或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夏季室外氣溫2℃以上,并有較強的輻射熱作業。
57.A【解析】警告牌起到警示作用,注意危險。
58.A【解析】隔離柵按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屬網、鋼板網、刺鐵絲和常青綠籬幾大類。
59.B【解析】站內正線、到發線與其相鄰線間為5000mm。
60.C【解析】舵用于控制航向,螺旋槳用于推進與制動船舶。要控制船舶的航向、位置、速度、回轉角速度等,必須掌握船舶的操縱特性。
二、多項選擇題
61.ABDE【解析】保護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安全的措施包括:(1)通過培訓,提高人們辨識危險的能力。(2)通過對機器重新設計,使危險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標志。(3)通過培訓,提高避免傷害的能力。(4)采取必要的行動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
62.BCDE【解析】沖壓(剪)作業的危險主要有:設備結構具有的危險、動作失控、開關失靈、模具危險。A選項是安全技術措施。
63.ABDE【解析】澆包盛鐵水不得超過容積的80%。
64.ADE【解析】B選項安全閥的重錘必須封在帶鎖的錘盒內,C選項停車按鈕為紅色。
65.ABCE【解析】機械安全的特性包括:系統性、友善性、防護性、整體性。
66.BCDE【解析】電擊是電流通過人體,刺激機體組織造成的傷害,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等人體所造成的傷害,電傷在低壓和高壓設備中都可能發生,電傷能致人死亡。
67.BCD【解析】刀開關、斷路器、接觸器、控制器接通和斷開線路時會產生電火花;插銷拔出或插入時會產生電火花;直流電動機的電刷與換向器的滑動接觸處、繞線式異步電動機的電刷與滑環的滑動接觸處也會產生電火花等。
68.ABDE【解析】C選項所指空間應劃分為爆炸性氣體環境2區。
69.BCDE【解析】A選項屬于液相爆炸。
70.ABDE【解析】C選項應密閉和正壓操作。
71.BCDE【解析】防爆泄壓技術包括:安全閥、爆破片、防爆門(窗),A選項是阻火及隔爆技術。
72.AC【解析】煙花爆竹生產中不得使用鐵質、塑料等產生火花和靜電的工具。
73.ACDE【解析】開放式作業會使有毒物質擴散。
74.ABCD【解析】E選項是防止列出;中突的安全措施。
75.ABCD【解析】路面應具有以下性能:強度和剛度、穩定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耐久性。
選作部分
76.C【解析】地下礦山通風系統的類型可以分為中央式、對角式和混合式3種。
77.C【解析】ABD選項是區域性措施;局部性措施包括:卸壓排放鉆孔、深孔或淺孔松動爆
破、卸壓槽、固化劑、水力沖孔等。
78.A【解析】BCD選項是金屬非金屬礦山采場地壓控制方法。
79.B【解析】內因火災是指煤(巖)層或含硫礦場在一定的條件和環境下自身發生物理化學變化積聚熱量導致著火而形成的火災。
80.C【解析】備用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檢修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81.A【解析】呼吸性粉塵是指能被吸入人體肺部并滯留于肺泡區的浮游粉塵,是引起塵肺病的主要粉塵。
82.A【解析】選擇合理的開采順序和推進方向是開采技術措施。
83.A【解析】井控裝置包括閘板防噴器、環形防噴器、節流壓井裝置、放噴管線。
84.C【解析】與高壓輸電線交叉敷設時,距輸電線20m范圍內不應設置閥室及可能發生油氣泄漏的裝置。
85.B【解析】炮眼直徑小于50mm,深度小于2m時稱為淺孔爆破,多用于井巷工程。
86.C【解析】建筑施工的傷亡事故主要有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和坍塌。
87.D【解析】架體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工程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A選項應該是5m,B選項應該是16mm,C選項應該是50m。
88.D【解析】施工現場的孔、洞、口、溝、坎、井以及建筑物臨邊,應當設置圍擋、蓋板和警示標志,夜問應當設置警示燈。
89.D【解析】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90.C【解析】用扒桿吊裝大型設備時多臺卷揚機聯合操作時,各卷揚機的卷揚速度應相同。
91.B【解析】采用控制爆破拆除工程時必須經過爆破設計,對起爆點、引爆物、用藥量和爆破程序進行嚴格計算。
92.B【解析】繩卡之間的排列間距一般為鋼絲繩直徑的6~8倍左右,即55.8~74.4mm。
93.A【解析】應對懸挑梁鋼梁的抗彎強度、整體穩定性和撓度進行計算。
94.A【解析】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95.B【解析】線纜的顏色要求。
96.A【解析】強酸、強堿等物質能對人體組織、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發生破壞作用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后可引起炎癥.甚至會造成死亡。
97.A【解析】阻火裝置防止火花引起火災爆炸。
98.D【解析】禁止用電瓶車、翻斗車、鏟車、自行車等運輸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車、鏟車、翻斗車搬運易燃、易爆液化氣體等危險物品,遇水燃燒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機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運。
99.A【解析】現場處置的人員必須先做好自身防護。
100.B【解析】按作用機理,呼吸道防毒面具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
101.A【解析】反應釜的攪拌和溫度應有檢測和連鎖裝置,發現異常能自動停止進料。
102.C【解析】A選項卸壓時壓力不得降至零,B選項高溫設備不能急聚降溫,D選項使用盲板實現系統隔絕。
103.C【解析】停止動火作業超過30mm必須重新取樣分析。
104.B【解析】A選項工藝裝置區應該離開工廠邊界一定的距離,而且應該集中分布,C選項罐區決不能設在高坡上,D選項鍋爐設備和配電設備可能會成為引火源,應該設置在易燃液體設備的上風區域。
105.D【解析】黏度大的液體、膠狀溶液、膏狀物和糊狀物時可選用齒輪泵、螺桿泵或高黏度泵。
106.D【解析】戴線手套損傷車床容易發生絞手事故。
107.B【解析】甲苯在塑料軟管內高速流動會摩擦產生靜電。
108.A【解析】工作絕緣又稱基本絕緣,是保證電氣設備正常工作和防止觸電的基本絕緣,位于帶電體與不可觸及金屬件之間。
109.C【解析】環境危險程度的控制包括:(1)取代易燃介質;(2)降低爆炸性氣體;(3)減少氧化劑含量。
110.B【解析】根據工作壓力選用壓力表的量程范圍,一般應在工作壓力的l.5~3倍。
111.B【解析】鍋爐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內部檢驗:(1)新安裝的鍋爐在運行一年后;(2)移裝鍋爐投運前;(3)鍋爐停止運行一年以上恢復運行前;(4)受壓元件經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及重新運行一年后;(5)根據上次內部檢驗結果和鍋爐運行情況,對設備安全可靠性懷疑時;(6)根據外部檢驗結果和鍋爐運行情況,對設備安全可靠性有懷疑時。
112.A【解析】液壓系統中,可能由于超載或者油缸到達終點油路仍未切斷,以及油堵塞引壓力突然升高,造成液壓系統破壞。因此系統中必須設置安全閥,用于控制系統最高力。最常用的是溢流安全閥。
113.D【解析】吊載接近或達到額定值,或起吊危險期(液態金屬、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時,運前認真檢查制動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試吊,確認沒有問題后再吊運。
114.D【解析】可燃液體首先蒸發成蒸氣,其蒸氣進行氧化分解后達到自燃點而燃燒。
115.B【解析】采用開放或半開放式式作業,利用自然通風,盡量在夏季主導風向下風側對源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