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指的是。工作地點氣溫30℃以上或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夏季室外氣溫( )以上,并有較強的輻射熱作業。
A、1℃
B、2℃
C、3℃
D、4℃
42、( )是從根本上解決毒物危害的首選辦法。
A、密閉毒源
B、通風
C、采用無毒、低毒物質代替高毒、劇毒物質
D、個體防護
43、《職業病防治法》第15條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 )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A、可行性論證階段
B、設計階段
C、施工階段
D、竣工之后
44、《職業病防治法》第17條規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A、資格認證
B、安全認證
C、衛生認證
D、資質認證
45、某種毒物的最高容許濃度<0.1mg/m3,則此種毒物為( )級毒物。
A、Ⅰ
B、Ⅱ
C、Ⅲ
D、Ⅳ
46、《有毒作業分級》標準中,將有毒作業分為:( )級。
A、0~4
B、1~4
C、1~5
D、0~3
47、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核心都是為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一個報考循環的過程,以( )的思想指導生產經營單位系統地實現其既定的目標。
A、系統安全
B、安全系統
C、本質安全
D、持續改進
48、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并保持培訓的程序,以便規范、持續的開展培訓工作,確保員工具備必需的職業安全健康( )。
A、意識
B、能力
C、意識與能力
D、知識與態度
49、生產經營單位評審和修訂目標與管理方案的依據是( )。
A、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B、生產經營單位的實際生產狀況
C、客戶的需求
D、生產經營單位領導的要求
50、( )的目的是確保生產經營單位主動評價其潛在事故與緊急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及其應急響應的需求。
A、培訓、意識及能力
B、運行控制
C、事故事件與不符合的調查
D、應急預案與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