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2025年注安管理科目時,“安全評價方法”這一考點,通常在每年的試卷中占據1-5分左右,雖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對整體成績至關重要。
2025年注安管理考點:安全評價方法
一、安全評價方法分類
(一)按安全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分類法
按安全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評價方法可分為定性安全評價方法和定量安全評價方法。
1. 定性安全評價方法
屬于定性安全評價方法的有安全檢查表、專家現場詢問觀察法、因素圖分析法、事故引發和發展分析、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 LEC 法)、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危險可操作性研究等。
2. 定量安全評價方法
定量安全評價方法是運用基于大量的實驗結果和廣泛的事故統計資料基礎上獲得的指標或規律(數學模型),對生產系統的工藝、設備設施、環境、人員 和管理等方面的狀況進行定量的計算,評價結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標,如事故發生的概率、事故的傷害(或破壞)范圍、定量的危險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關聯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評價給出的定量結果的類別不同,定量安全評價方法還可以分為概率風險評價法、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和危險指數評價法。
分類 | 原理 | 舉例 |
概率風險評價法 | 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發生概率 | 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事故樹分析、邏輯樹分 析、概率理論分析、馬爾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陣法、統計圖表分析法 |
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 | 對人員的傷害范圍或對物體的破壞范圍 | 液體泄漏模型、氣體泄漏模型、氣體絕熱擴散模型、池火火焰與輻射強度評價模型、火球爆炸傷害模型、爆炸沖擊波超壓傷害模型、蒸氣云爆炸超壓破壞模型、毒物泄漏擴散模型和鍋爐爆炸傷害 TNT 當量法 |
危險指數評價法 | 事故的危險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 有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蒙德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 |
(二)按安全評價的推理過程分類法
①歸納推理評價法(推結論)
是從事故原因推論結果的評價方法
②演繹推理評價法(找原因)
是從結果推論原因的評價方法
二、常用的安全評價方法(重點,每年必考)
(一)安全檢查表方法(SCA)
安全檢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簡稱SCA),事先把檢查對象加以分解,將大系統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統,以提問或打分的形式,將檢查項目列表逐項檢查,避免遺漏,這種表稱為安全檢查表,用安全檢查表進行安全檢查的方法稱為安全檢查表方法。
序號 | 檢查項目 | 檢查標準/內容 | 檢查方法 | 檢查結果 | 備注 |
1 | 消防器材 | 滅火器外觀良好;壓力正常; 滅火劑干粉無結塊 | 現場檢查 | ||
… | … | … | … | … | … |
安全檢查表是系統安全工程的一種最基礎、最簡便、廣泛應用的系統危險性評價方法。
安全檢查表在我國不僅用于查找系統中各種潛在的事故隱患,還對各檢查項目給予量化,用于進行系統安全評價。
(1)安全檢查表主要有以下優點:
① 檢查項目系統、完整,不遺漏,能保證安全檢查的質量。
② 可以根據已有的規章制度、標準、規程等,檢查執行情況,得出準確的評價。
③ 安全檢查表可采用提問的方式,有問有答,給人的印象深刻,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④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安全分析的過程,可使檢查人員對系統的認識更深刻,更便于發現危險因素。
⑤ 對不同的檢查對象、檢查目的有不同的檢查表,應用范圍廣。
(2)安全檢查表缺點:
針對不同的需要,須事先編制大量的檢查表,工作量大且安全檢查表的質量受編制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經驗影響。
(二)危險指數方法(RR)
危險指數方法(Risk Rank,RR)危險指數方法是通過對幾種工藝現狀及運行的固有屬性(以作業現場危險度、事故概率和事故嚴重度為基礎,對不同作業現場的危險性進行鑒別)進行比較計算,確定工藝危險特性、重要性,并根據評價結果,確定需要進一步評價的對象的安全評價方法。
①道化學公司的火災、爆炸危險指數法
②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的蒙德法
(三)預先危險分析方法(PHA)
預先危險分析方法是一項實現系統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設計、施工和生產前,首先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性類別、出現條件、導致事故的后果進行分析,目的是識別系統中的潛在危險,確定危險等級,防止危險發展成事故。
潛在 事故 | 危險有 害因素 | 觸發 事件 | 發生 條件 | 事故 原因 | 事故 后果 | 危險 等級 | 措施 |
… | … | … | … | … | … | … | … |
(1)預先危險分析是進一步進行危險分析的先導,是一種宏觀概略定性分析方法。
(2) 適用范圍。
預先危險分析適用于固有系統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觸新的物料、設備和設施的危險性評價。該法一般在項目的發展初期使用。當只希望進行粗略的危險和潛在事故情況分析時,也可以用預先危險分析方法對已建成的裝置進行分析。
分析步驟:①了解分析系統;②判斷系統可能出現的情況,查找危險源,分析事故的可能類型;③對確定的危險源分類,制成表;④轉化條件,研究轉變為危險狀態的觸發條件和轉變為事故的必要條件;⑤危險性分級;⑥制定對策措施。
危險性 等級 | 內涵 | 危險性 等級 | 內涵 |
Ⅰ | 安全的,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及系統損壞。 | Ⅲ | 危險的,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損壞,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
Ⅱ | 臨界的,處于事故的邊緣狀態,暫時還不至于造成人員傷亡、系統破壞或降低系統性能,但應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 Ⅳ | 災難性的,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及系統嚴重破壞的災難性事故,必須予以果斷排除并進行重點防范。 |
(四)故障假設分析方法(WI)
故障假設分析方法(What…If,WI),使用該方法時,要求人員應對工藝熟悉,通過提出一系列“如果……怎么辦?”(故障假設)的問題,來發現可能和潛在的事故隱患,從而對系統進行徹底檢查。由三個步驟組成,即分析準備、完成分析、編制結果文件。
故障假 設分析 | 后果/危險 | 建議 | 負責人 | 解決時的簽 字和日期 |
… | … | … | … | … |
(五)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HAZOP)(重點)
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方法(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簡稱HAZOP),它是一種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它的基本過程是以關鍵詞為引導,對工藝或操作的“節點”進行分析,找出過程中工藝狀態的變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對策。其側重點是工藝部分或操作步驟各種具體值。
(關鍵詞:找偏差,以及偏差的原因!)
定義:用于辨識設計缺陷、工藝過程危害及操作性問題結構化的分析方法。
本質:通過一系列會議對工藝圖紙和操作規程進行分析。
過程:分析每個工藝單元或操作步驟的節點,識別潛在的危險偏差,通過引導詞引出偏差,對偏差進行分析,采取措施。偏離=引導詞+參數
適用:設計階段、現有生產裝置的評價
關鍵詞定義表 | ||
引導詞 | 意義 | 偏差 |
空白(有無) | 完全實現不了設計或操作規定的要求 | 未發生設計上所要求的事件,如沒有物料輸入或溫度、壓力無顯示等 |
過量 | 比設計規定的標準值數量增大或提前到達 | 如溫度、壓力、流量比規定的值大 |
減量 | 比設計規定的標準值少或滯后到達 | 如溫度、壓力、流量比規定值要小, 或對原有活動(如“加熱”和“反應”)的減少 |
伴隨(多余) | 在完成規定功能的同時,伴有其他多余事件發生 | 如在物料輸送過程中同時對2個反應器供料,有3個反應器獲得物料 |
部分(局部) | 只能完成規定功能的一部分 | 如物料某種成分在輸送過程中消失或同時對幾個反應器供料,有一個或幾個沒有獲得 |
相逆(反向) | 出現與設計或操作要求相反的事件和物 | 如發生反向輸送或逆反應等 |
異常 | 出現了不相同的事和物 | 發生了異常的事或狀態,完全不能達到設計或操作標準的要求 |
(六)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方法(FMEA)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方法(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根據系統可以劃分為子系統、設備和元件的特點,按實際需要將系統進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發生的故障類型及其產生的影響,以便采取相應的對策,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的目的是辨識單一設備和系統的故障模式及每種故障模式對系統或裝置的影響。
關鍵詞:故障類型
(七)故障樹分析方法(FTA)
采用邏輯方法,將事故因果關系形象地描述為一株有方向的“ 樹”。
把系統可能發生或已發生的事故(稱為頂上事件)作為分析起點,將導致事故原因的事件按因果邏輯關系逐層列出,用樹形圖表示出來,構成一種邏輯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地分析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途徑及發生的概率,找出避免事故發生的各種方案并優選出最佳安全對策。故障樹分析方法形象、清晰,邏輯性強,它能對各種系統的危險性進行識別評價,既適用于定性分析,又能進行定量分析。
1. 事故樹的符號
(1)常見事件符號

(2)常見邏輯門符號

2. 求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因(最小割集)

最小割集為:{X1} {X2} {X3,X4}

最小割集為:{X1} {X2} {X3,X4}
故障樹定量計算
故障樹與門發生概率計算:

A1發生的概率是q1;
A2發生的概率是q2;
A1、A2同時發生;T才能發生

故障樹或門發生概率計算:

T | 發生 | 發生 | 發生 | 不發生 |
A1 | 發生 | 不發生 | 發生 | 不發生 |
A2 | 不發生 | 發生 | 發生 | 不發生 |
A1發生的概率是q1,不發生的概率為1-q1;
A2發生的概率是q2,不發生的概率為1-q2;A1、A2 任意一個發生,都將導致T發生
(八)事件樹分析方法(ETA)
事件樹分析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決策論,它是一種從原因到結果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從一個初始事件開始,交替考慮成功與失敗的兩種可能性,然后再以這兩種可能性作為新的初始事件,如此繼續分析下去,直到找到最后的結果。(好壞都分析)
事件樹分析是一種歸納邏輯樹圖,能夠看到事故發生的動態發展過程,提供事故后果。
事件樹的定量分析。由各事件發生的概率計算系統事故或故障發生的概率。
事件樹分析方法是一種圖解形式,層次清楚。可以看作故障樹分析方法的補充,可以將嚴重事故的動態發展過程全部揭示出來。
該方法的優點是:概率可以按照路徑為基礎分到節點;整個結果的范圍可以在整個樹中得到改善;事件樹從原因到結果,概念上比較容易明白。
該方法的缺點是:事件樹成長非常快,為了保持合理的大小,往往使分析必須非常粗。
(九)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JRA)
將作業條件的危險性作為因變量(D),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及危險嚴重程度(C)作為自變量,確定了它們之間的函數式。
根據實際經驗,他們給出了三個自變量的各種不同情況的分數值,采取對所評價的對象根據情況進行打分的辦法,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其危險性分數值, 再在按經驗將危險性分數值劃分的危險程度等級表或圖上,查出其危險程度。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方法。
D=L×E×C
式中 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E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十)定量風險評價方法(QRA)
定量風險評價方法(Quantity Risk Analysis,QRA), 能夠提供完全的定量的計算和評價。風險可以表征為事故發生的頻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積。
定量風險評價對這兩方面均進行評價,可以將風險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夠的信息,為業主、投資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決策依據。
速記技巧:與“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JRA)”方法的區別:少了一個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
(十一)專家評議法
專家評議法是一種吸收專家參加,根據事物的發展趨勢,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對事物進行分析、預測的方法。
專家評議法。根據一定的規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積極 的創造性思維,對具體問題共同探討、集思廣益的一種專家評價方法。
專家質疑法。該法需要進行兩次會議,第一次會議是專家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直接談論,第二次會議是專家對第一次會議提出的設想進行質疑。
經典習題
某冷庫為擴大生產,在原有液氨儲存量為3噸的基礎上,又計劃在同一廠區內280米范圍內新建儲存量為6噸的液氨制冷設備。為提高
某有色金屬冶煉企業計劃采用適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對現有火法、濕法冶煉等工藝風險進行辨識評估,下列安全評估的做法中,不適用于預先危險分析方法的是( )。
A.對擬改建的火法冶煉自動澆注機進行安全預評價
B.對萃取分離等工序定量分析泄露后果和風險排查
C.對鋁錠等成品自動轉運機器人檢修作業風險排查
D.對已建成的濕法冶金凈化裝置的風險梳理和排查
某生產三甲胺鹽酸鹽化工廠,由于一裝置突然停機而造成整條生產線停產。為了診斷故障,進行了故障樹分析(如下圖所示)。其基本事件發生的概率分別為 q1=0.03,q2=0.02,q3=0.05。該裝置突然停機(頂上事件)T發生的概率是( )。
A.0.01853
B.0.02153
C.0.01812
D.0.02147
想刷更多注安考試試題?233網校APP提供注冊安全工程師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每日一練、模考大賽、答題闖關等刷題功能,大家可通過刷題,加深鞏固,掌握要點,查漏補缺,穩步提升!【進入下載APP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