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2025年注安管理科目時,“作業現場環境安全管理”這一考點,通常在每年的試卷中占據0-6分左右,雖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對整體成績至關重要。
2025年注安管理考點:作業現場環境安全管理
一、一般作業現場環境的布設及安全管理
作業現場環境布設及安全管理的內容包括:①現場調查,了解作業環境現狀,分析生產作業過程,辨識危險及有害因素;②評價有害因素危害程度,確定整治對象; ③確定整治方案并實施,評價整治效果;④日常檢查,維護作業現場環境規范有序、無毒無害; ⑤制定長期改進計劃,不斷完善,持續提升現場作業環境的規范化。
二、危險作業現場環境的安全管理
(一)危險作業的固有特點
(1)危險作業造成的后果有較大的危害性。由于危險作業涉及的危險因素較多,并且作業過程中可能牽扯的能量較大,一旦發生事故,其后果具有較大的危害性。
(2)危險作業的事故風險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危險作業造成的后果的不可控性體現在即使采取了相關的防護措施,危險作業仍有可能對周邊環境和作業人員造成傷害,按現有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人們還不能完全控制或有效防止危險作業所帶來的風險。
(3)危險作業的危害范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危險作業的危害的不確定性體現在危險作業的風險影響范圍在某種程度上不能夠被準確地劃分,也難以有效控制,并且可能超過人們所認知的范圍。
(二)環境因素對危險作業的影響
作業現場環境因素是影響作業危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作業過程中需要重點監測、控制的因素之一 。如常規的作業在密閉空間等缺氧環境下進行則構成危險作業,具有較大的危險性,需要按照《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 8958)等標準的要求在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需要對氧含量、有毒有害氣體含量、溫濕度等環境因素進行檢測,時刻確保作業處于一個安全可控的作業環境中。在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空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
三、作業現場環境安全管理要求
安全標志
安全標志用以表達特定的安全信息,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邊框)或文字構成。
安全警示標志: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安全標志是規范作業現場,降低現場作業隱患的有力工具之一,正確設置安全標志也是營造良好的作業現場環境的必備工作。安全標志能夠通過禁止、警告,指示和提醒的方式指導工作人員安全作業、規避危險,從而達到避免事故發生的目的。
安全標志類型既要與所警示的內容相吻合,又要求設置位置要正確合理。
序號 | 標志名稱 | 配色 | 說明 | 舉例 |
1 | 禁止標志 | 紅、黑、白 | 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 (共40個) | ![]() |
2 | 警告標志 | 黃、黑 | 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共39個) | ![]() |
3 | 指令標志 | 藍、白 | 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 (共16個) | ![]() |
4 | 提示標志 | 綠、白 | 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共8個) | ![]() |
禁止標志
禁止標志是禁止人們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標志。禁止標志的幾何圖形是帶斜杠的圓環其中翻環與斜杠相連,用紅色;圖形符號用黑色,背景用白色。我國規定的禁止標志共有40個,如禁止吸煙、禁止煙火、禁止帶火種、禁止用水滅火、禁止放置易燃物、禁止堆放、禁止啟動、禁止合閘、禁止轉動等。

警告標志
警告標志是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標志。警告標志的幾何圖形是黑色的正三角形、黑色符號和黃色背景。我國規定的警告標志共有39個,如注意安全等。

指令標志
指令標志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標志。指令標志的幾何圖形是圓形,藍色背景,白色圖形符號。我國規定的指令標志共有16個,如必須戴防護眼鏡等

安全標志
提示標志是向人們提供某種信息( 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標志。提示標志的幾何圖形是方形,綠色背景,白色圖形符號及文字。提示標志共有8個,如緊急出口、避險處、應急避難場所、可動火區、擊碎板面、急救點、應急電話、緊急醫療站。

光照條件
1、良好的光照可以減少疲勞,減少由于疲勞和心理原因造成的事故。
2、光源的種類:
天然光(陽光):利用天然光照明的技術
人工光:利用電光源等人工光源彌補作業時天然光不足的技術
對于人眼,天然采光的效果優于照明
噪聲
控制作業環境中的噪聲的方式:源頭控制、傳播途徑控制、作業人員個體防護。
噪聲引起的職業病為噪聲聾,屬于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 以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h的穩態作業環境接觸為例,噪聲的作業環境接觸限值為85dB,在非穩態接觸噪聲的作業環境中,噪聲的非穩態等效接觸限值為85dB。
溫度
高溫作業和低溫作業。《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中將高溫作業定義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其工作地點平均 WBGT指數(濕球黑球溫度)等于或大于25 ℃的作業。
《低溫作業分級》(GB/T14440)中將低溫作業定義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其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于或低于5℃的作業。
對于某些高溫作業,如金屬冶煉、燒結、熱塑,礦石干燥、飼料制粒和蒸煮等,應通過采取加強通風及合理規劃作業人員的作業時間等手段進行防護,同時廠房應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中的要求進行合理布局,保障廠房的散熱效果。
對于某些低溫作業,如潛水員水下工作,現代化工廠的低溫車間以及寒冷氣候下的野外作業,應采取加強保暖并合理規劃作業人員的作業時間等手段進行防護。
濕度
長時間在環境濕度較大的地方工作容易患職業性浸漬、糜爛,濕痹癥等疾病;在環境濕度過小的地方工作時,又有可能由于水分蒸發加快,造成皮膚干燥、鼻腔黏膜刺激等不良癥狀,從而誘發呼吸系統病癥。如紡織業煮繭、腌制業腌咸菜、家禽屠宰分割、稻田的拔秧插秧等作業均屬于高濕作業。
空氣質量
作業環境中的粉塵、有毒有害氣體不僅能夠嚴重影響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職業損傷,并且還能夠影響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如熏蒸、紡織、采煤、金屬冶煉等作業均涉及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的危害。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將各類粉塵、氨及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蒸氣均劃為職業病危害因素。
改善作業環境質量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污染源頭、加強環境通風和增強個體防護三類。
控制污染源頭主要是通過改進工藝技術等方式,使用不產生或產生污染物較少的生產工藝來控制污染物的源頭,從而從根本上降低作業環境中的污染物的濃度;加強環境通風是通過主動地將作業環境中污染物質排除的方式降低污染物濃度的方法;增強個體防護主要是通過佩戴防毒面具、口罩等防護裝備來被動地防護有毒有害物質。
三、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方法
5S管理
PDCA(戴明環)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首先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體哈特博士提出,” PDCA“是英語單詞Plan (計劃)、Do (執行)、Check (檢查)和Action (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計劃-執行-檢查- 處理”的順序不斷地進行自我檢查和完善從而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效能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持續改進的方式不斷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通過自我完善和修復的方式持續地改進系統中的不足,從而達到不斷提升質量安全管理能力的目的。

作業現場目視化管理
目視化管理就是通過安全色、標簽,標牌等方式,明確人員的資質和身份、工器具和設備設施的使用狀態,以及生產作業區域的危險狀態的一種現場安全管理方法,它具有視覺化、透明化和界限化的特點。
作業現場目視化管理包括人員目視化管理、工器具目視化管理、設備設施目視化管理和生產作業區域目視化管理。
經典習題
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是其法定義務,根據《工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 158),關于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設置臨時警示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紅色警示線設在緊鄰事故危害源周邊,將危害源與其他區域分隔開來,佩戴相應防護用具的專業人員方可進入此區域
B.藍色警示線設在清消區域的周邊,其內外分別是消毒區和潔凈區,此區域內的人員要佩戴適當的消毒用具,出入此區域的人員必須進行洗消處理
C.黃色警示線設在危害區域的周邊,其內外分別是危害區和潔凈區,此區域內的人員要佩戴適當的防護用具,出入此區域的人員必須進行洗消處理
D.綠色警示線設在救援區域的周邊,將救援人員與公眾隔離開來,患者的搶救治療、指揮機構設在此區內
某企業為規范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推行了"5S"管理。實施半年后,員工的安全意識普遍提高,現場狀況明顯改善。關于"5S"作業現場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5S"整頓就是歸類為"要"或"不要
B.定置定位就是固定作業現場的工具及設備不得移動
C."5S"素養就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D."5S"管理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想刷更多注安考試試題?233網校APP提供注冊安全工程師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每日一練、模考大賽、答題闖關等刷題功能,大家可通過刷題,加深鞏固,掌握要點,查漏補缺,穩步提升!【進入下載APP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