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的方法與步驟
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指的是企業將原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按照體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補充、完善以及實施的過程。制定建立與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具體過程可參考如下6個步驟。
一、學習與培訓
培訓的對象主要分3個層次:管理層培訓、內審員培訓和全體員工的培訓。
管理層培訓主要是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內容和特點,以及建立與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培訓的目的是統一思想,在推進體系工作中給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內審員培訓是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應該根據專業的需要,通過培訓確保他們具備開展初始評審、編寫體系文件和進行審核等工作的能力。
全體員工培訓的目的是使他們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在今后工作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各項實踐。
二、初始評審
初始評審的目的是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提供基礎,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建立績效基準。
初始評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對其適用性及需遵守的內容進行確認,并對遵守情況進行調查和評價;
(2)對現有的或計劃的作業活動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
(3)確定現有措施或計劃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夠消除危害或控制風險;
(4)對所有現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規定、過程和程序等進行檢查,并評價其對管理體系要求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5)分析以往企業安全事故情況以及員工健康監護數據等相關資料,包括人員傷亡、職業病、財產損失的統計、防護記錄和趨勢分析;
(6)對現行組織機構、資源配備和職責分工等情況進行評價。
初始評審的結果應形成文件,并作為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
為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績效的持續改進,企業還應參照第二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本要素中初始評審的要求定期進行復評。
三、體系策劃
根據初始評審的結果和本企業的資源,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策劃工作主要包括:
(1)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
(2)制定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目標及其管理方案。
(3)結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進行職能分配和機構職責分工。
(4)確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結構和各層次文件清單。
(5)為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準備必要的資源。
四、文件編寫
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以適用于企業的自身管理形式對其職業健康安全管方針和目標、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關鍵崗位與職責、主要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其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內的管理方案、程序、作業指導書和其他內部文件等予以文件化的規定,以確保所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任何情況下(包括各級人員發生變動時)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運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結構,多數情況下是采用手冊、程序文件以及作業指導書的方式。
五、體系試運行
各個部門和所有人員都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開展相應的健康安全管理和活動,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試運行,以檢驗體系策劃與文件化規定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適宜性。
六、評審完善
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試運行,特別是依據績效監測和測量、審核以及管理評審的結果,檢查與確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各要素是否按照計劃安排有效運行,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使所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來源:www.exam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