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管理體系的建立
(一)預警管理體系的要素
事故的發生和發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的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事故預警管理戰略上,應針對事故特點建立事故預警管理體系。各種類型事故預警的管理過程可能不同,但預警的模式具有一致性。在構建預警管理體系時,需遵循信息論、控制論、決策論以及系統論的思想和方法,科學建立標準化的預警體系,保證預警的上下統一和協調。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一個完整的預警管理體系應由外部環境預警系統、內部管理不良的預警系統、預警信息管理系統和事故預警系統構成。各要素關系如圖6-1所示。預警管理體系中的外部環境預警系統主要由自然環境突變預警、政策法規變化預警、技術變化的預警構成。內部管理不良預警系統主要由質量管理預警、設備管理預警、人的行為活動管理預警構成。事故預警系統主要任務是當事故難以控制時,做出警告和對策措施建議,因此其業務隸屬預警管理信息系統。預警信息管理系統是集計算機技術與專家系統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化系統,它以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完成信息收集、處理、辨識、存儲和推斷等任務。來源:www.examda.com
(二)外部環境預警系統
1.自然環境突變的預警
生產活動所處的自然環境突變誘發的事故主要是自然災害以及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自然災害的損害往往是一天甚至一時之間,對它的預警只能是被動的。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往往造成環境的突變(例如環境污染、社會治安等),其導致的安全生產事故愈來愈多。對這些對象進行監測和警報是預警管理系統的基本內容之一。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國家有關政策與法規的變動,對生產管理的影響是直接的。國家對行業政策的調整、法規體系的修正和變更,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影響非常大,應經常予以監測。
3.技術變化的預警
現代安全生產一個重要標志是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依賴越來越大。例如大型復雜化工生產線,不僅涉及到各種化工技術、而且也需要有防火防爆技術、計算監測技術、辨識、診斷技術等。因而預警體系也應當關注技術創新、技術標準變動的預警。來源:www.examda.com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