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題
B企業為金屬加工企業,主要從事鋁合金輪轂加工制造。
B企業的鋁合金輪轂打磨車間為二層建筑,建筑面積2000m2,南北兩端各設置載重2.5t的貨梯和敞開式樓梯,一層有通向室外的鋼制推拉門2個,該車間共設有32條生產線,一、二層各16條,每條生產線設有12個工位,沿車間橫向布置,總工位數384個,相鄰工位最小間距不足1m。
打磨車間每個工位設有吸塵器,每4條生產線含有1套除塵系統,共安裝有8套除塵系統。8套除塵系統的室外風管相互連通并共用一條主排風管將粉塵排出,車間內的除塵設備、除塵管道及配電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產月”期間,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檢查組對B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檢查,發現打磨車間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部分地面和粉塵管道表面積塵厚度達2mm以上,部分員工佩戴的防塵口罩失效,個別工位旁地面發現煙蒂,部分女工長發未至于工作帽內,檢查組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批評,提醒B企業要做好員工勞動防護等各項工作。
7月2日8時,打磨車間265名員工開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職但未經培訓的員工12人。8時5分,除塵風機開啟。9時34分,1號除塵器集塵桶發生爆炸,爆炸沖擊波沿除塵管道傳播,揚起了除塵系統內和車間聚積的鋁粉,形成粉塵云,引發連續爆炸,當場造成9人死亡,事故發生后7天內,又有18名重傷人員在醫院死亡;事故發生后30天內,死亡人數32人,受傷人數195人。
事故的經濟損失包括:現場搶救、清理現場和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280萬元,設備等固定資產損失1000萬元,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2900萬元,喪葬及撫恤費用3500萬元,補助及救濟費用2100萬元,歇工工資800萬元,停產損失1800萬元,事故罰款1100萬元。
事故調查發現:該車間粉塵系統長時間未清理粉塵,鋁粉塵大量聚積。除塵系統風機開啟后,打磨產生的高溫鋁粉塵顆粒在集塵桶上方形成粉塵云。1號除塵器集塵桶銹蝕破損,雨水滲入,桶內鋁粉受潮,發生氧化放熱效應,達到了鋁粉塵的點燃溫度,引發除塵系統及車間內粉塵的系列爆炸,除塵系統未設泄爆裝置,爆炸產生的高溫氣體和燃燒物瞬間經除塵管道從各吸塵罩噴出,導致全車間幾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員直接受到爆炸沖擊。同時,B企業盲目組織生產,未建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五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員工對鋁粉塵存在的爆炸危險性沒有認知,也從未參加過應急救援演練。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16分,每題2分,1~3題為單選題,4~8題為多選題):
1.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該起事故等級屬于( )。
A.一般事故
B.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別重大事故
2.該起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為( )萬元。
A.6770
B.7770
C.9870
D.11770
E.13570
3.為吸取該事故教訓,其他涉塵企業在落實《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項規定》(安監總局令第68號)時,下列做法中與“規定”不符的是( )。
A.確保作業場所符合標準規范要求
B.按標準規范設計、安裝、使用和維護通風除塵系統
C.按規范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D.采用壓縮空氣吹掃除塵系統
E.配備鋁粉塵防水防潮設施
4.在B企業打磨車間的安全監察中,發現存在的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情形包括( )。
A.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
B.部分地面和除塵管道表面積陳2mm以上
C.部分防塵口罩失效
D.女工從事涉塵崗位工作
E.車間內有吸煙現象
5.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安監總局令第3號),B企業對新入職員工的安全培訓內容應包括( )。
A.崗位安全操作流程
B.鋁粉塵燃燒爆炸危險性
C.工傷事故申報、索賠程序
D.安全設備設施的使用和維護方法
E.事故發生時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現場緊急處置措施
6.導致該起事故發生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原因包括( )。
A.生產工藝布局不合理
B.除塵設備、除塵管道未接地
C.廠房墻體未設置泄爆口
D.作業場所人員密集
E.廠房內積塵未及時清理
7.打磨車間應設置的安全標志有( )。
8.屬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檢查組在B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時,針對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當場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B.責令排除事故隱患
C.責令打磨車間全體人員撤出
D.責令暫時停產,全面整頓
E.控制企業主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