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
1.B
2.B【解析】本案例中事故為較大事故。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別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省級人民政府、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以授權或者委托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3.D【解析】依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能夠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4.ABE【解析】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1)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2)善后處理費用;(3)財產損失價值。
5.ABCD
6.ABD【解析】依據《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7.ABDE
第二題
1.B
2.A【解析】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3.B
4.ABCE
5.ADE
6.ACE
7.ABC
8.CD
第三題
1.(1)特種設備:
①燃氣鍋爐1臺;
②5t橋式起重機8臺;
③叉車15輛;
④氧氣瓶、乙炔瓶。
(2)E印刷企業的特種作業有:
①電工作業;
②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③登高架設作業;
④制冷作業;
⑤企業場內機動車駕駛;
⑥起重機械作業;
⑦鍋爐作業;
⑧壓力容器作業。
2.安全檢測報告的類別:
①職業衛生建設項目預評價報告;
②職業衛生建設項目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③職業衛生建設項目現狀評價報告;
④職業衛生建設項目日常監測報告;
⑤安全現狀評價報告。
3.必須使用防爆電器的場所:原料庫;化工庫;油墨調配車間;廢料庫;柴油罐區;變配電站;柴油發動機房;燃氣鍋爐房;消防監控室。
4.隱患治理的簡要方案:
①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④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⑤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四題
1.第一起爆點的可能點火源是液壓破碎錘在擊打水泥蓋板時出現的火花與泄露到下水道內的原油接觸引發的爆炸。
2.此次事故在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①H公司發現原油泄露后沒有立即停止輸送石油;
②上報時未向消防部門、環保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
③在實施搶修管道時,沒有對周邊人員進行疏散;
④現場搶險人員沒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氣呼吸器;
⑤H公司發現原油泄露后未及時上報;
⑥沒有使用防爆工具;
⑦事故發生后主要負責人未到現場組織實施搶救。
3.事故事后處置應開展以下工作:
(1)該石油輸送管道立即停停止輸送石油。
(2)向消防部門、環保部門、公安部報警、安監部門報告。
(3)疏散影響區域附近所有人員,向上風向轉移,防止吸入接觸。
(4)按照應急預案,組織機構到位,成立現場應急指揮小組;
(5)處置人員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氣呼吸器,用防爆工具等進行堵露處理。
(6)泄露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泄露物。
(7)注意事項:
①處置過程中,杜絕一切明火;
②現場處置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
③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設備設施;
④修復完畢后,清理現場油污。
4.F公司為確保II號管道運行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②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③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④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
⑤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
⑥從業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
⑦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⑧廠房、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的要求;
⑨有職業危害防治措施,并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
⑩依法進行安全評價;
?有重大危險源監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組織或者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五題
1.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火災,起重傷害,車輛傷害,觸電,坍塌,淹溺,有害因素:噪聲,振動,粉塵,高溫。
2.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內容:
①簽定安全管理協議;②審查資質;③統一協調管理;④發包給有資質的。
3.安全對策:
①施工過程中工人應該佩戴好安全帽防止物體打擊和重物墜落;作業過程中工人涉及登高作業的應該系好安全帶,高掛抵用,安全帶完好無破損;
②采用的金屬切削工具和木工機械防護罩完好,接地良好;
③木工作業現場劃分防火區域,采用吸塵設備,并在現場根據《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配備滅火器;
④使用起重機械,挖掘機和運輸車輛人員應取得特種設備操作許可證持證上崗,使用的特種設備應狀況良好,經過定期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使用;
⑤固定及臨時電器線路及用電設備接線規范,接地良好,根據使用用途及場所使用特地電壓,并在直接上級加裝漏電保護器;
⑥作業過程中水下穿越工程時有坍塌、淹溺的危險,開鑿隧道時要固定好支撐頂網和錨桿,防止冒頂片幫和坍塌。對隧道和河道采取監控手段并進行連鎖聲光報警,當發生隧道頂端出現裂紋、滲水等危險情況,立即撤離;
⑦震動設備應進行降噪處理,設備固定螺栓加裝墊片,工作人員配發耳塞;
③可能情況下采用濕式作業,降低粉塵,并配發防塵口罩/面罩;
⑨開鑿隧道時要對隧道內進行含氧量和有毒氣體,易燃易爆氣體進行檢測。各項指標合格后,在專人監護的情況下,方可作業。進行機械通風;
⑩照明設施良好,不影響作業人員作業;
?根據危險有害因素分析評價結果制定專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器材和應急人員。
4.安全生產責任:
①建立、健全L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
②組織經理部制定304地鐵站施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和各項作業活動設備操作規程;
③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④督促、檢查施工過程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⑤組織制定并實施地鐵站施工過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⑥發生事故及時、如實報告。
5.安全施工方案的分項工程:
①基坑支護、降水工程;
②土方開挖工程;
③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
④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
⑤腳手架工程;
⑥拆除、爆破工程;
⑦其它。